感知运动阶段-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生理现象 >感知运动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2016-05-19

儿童智力发展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左右)

自出生至2岁左右,是智力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在此阶段的初期即新生儿时期,婴 儿所能做的只是为数不多的反射性动作。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感觉运动接触,即通过他加以客体的行动和这些行动所产生的结果来认识世界。也就是说婴儿仅靠感觉和知觉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这一阶段的婴儿形成了动作格式的认知结构。 皮亚杰将感知运动阶段根据不同特点再分为六个分阶段。从刚出生时婴儿仅有的诸如吸吮、哭叫、视听等反射性动作开始,随着大脑及机体的成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到此阶段结束时,婴儿渐渐形成了随意有组织的活动。

下面简介六个分阶段:

1、 第一分阶段(反射练习期,出生~一月)

婴儿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环境,这些无条件反射是遗传决定的,主要有吸 吮反射、吞咽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及哭叫、视听等动作。通过反复地练习,这些先天的反射得到发展和协调,发展与协调意味着同化与顺应的作用。皮亚杰详细观察了婴儿吸吮动作的发展,发现吸吮反射动作的变化和发展。例如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又同时给予奶瓶喂养,可以发现婴儿吸吮橡皮奶头时的口腔运动截然不同于吸吮母新乳头的口腔运动。由于吸吮橡皮奶头较省力,婴儿会出现拒绝母乳喂养的现象,或是吸母乳时较为烦躁。在推广母乳喂养过程应避免给婴儿吸橡皮奶头可能正是这一原因。从中也可以看出婴儿在适应环境中的智力增长:他愿吸省力的奶瓶而不愿吸费力的母乳。

2、 第二分阶段(习惯动作和知觉形成时期1~41有)

在先天反射动作的基础上,通过机体的整合作用,婴儿渐将个别的动作联结起来,形 成一些新的习惯。例如婴儿偶然有了一个新动作,便一再重复。如吸吮手指、手不断抓握与放开、寻找声源、用目光追随运动的物体或人等等。行为的重复和模式化表明动作正在同化作用中,并开始形成动作的结构,反射运动在向智慧行动过渡。由于行为并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由当前直接感性刺激来决定,所以还不能算作智慧行动。但是婴儿在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过程中,顺应作用也已发生,表现为动作不完全是简单的反射动作。

3、 第三分阶段(有目的动作逐步形成时期,41月~9月)

从41月开始,婴儿在视觉与 抓握动作之间形成了协调,以后儿童经常用手触摸、摆弄周围的物体,这样一来,婴儿的活动便不再限于主体本身,而开始涉及对物体的影响,物体受到影响后又反过来进一步引起主体对它的动作,这样就通过动作与动作结果造成的影响使主体对客体发生了循环联系,最后渐渐使动作(手段)与动作结果(目的)产生分化,出现了为达到某一目的的而行使的动作。例如一个多彩的响铃,响铃摇动发出声响引起婴儿目光寻找或追踪。这样的活动重复数次后,婴儿就会主动地用手去抓或是用脚去踢挂在摇蓝上的响铃。显然可以看出,婴儿已从偶然地无目的摇动玩具过渡到了有目的地反复摇动玩具,智慧动作开始萌芽。但这一阶段目的与手段的分化尚不完全、不明确。

4、 第四分阶段(手段与目的分化协调期,9~11、12)

这一时期又称图式之间协调期。婴儿动作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一些 动作格式(图式)被当作目的,另一些动作格式则被当做手段使用。如儿童拉成人的手,把手移向他自己够不着的玩具方向,或者要成人揭开盖着玩具的布。这表明儿童在作出这些动作之前已有取得物体(玩具)的意向。随着这类动作的增多,儿童运用各动作格式之间的配合更加灵活,并能运用不同的动作格式来对付遇到的新事物,就象以后能运用概念来了解事物一样,婴儿用抓、推、敲、打等多种动作来认识事物。表现出对新的环境的适应。儿童的行动开始符合智慧活动的要求。不过这阶段婴儿只会运用同化格式中已有的动作格式,还不会创造或发现新的动作顺应世界。

5、 第六分阶段(智慧综合时期,18~24月)

这个时期儿童除了用身体和外部动作来寻找新方法之外,还能开始想出新方法, 即在头脑中有内部联合方式解决新问题,例如把儿童玩的链条放在火柴盒内,如果盒子打开不大,链条能看得见却无法用手拿出,儿童于是便会把盒子翻来覆去看,或用手指伸进缝道去拿,如手指也伸不进去,这时他便会停止动作,眼睛看着盒子,嘴巴一张一合做了好几次这样的动作之后突然他用手拉开盒子口取得了链条。在这个动作中,儿童的一张一合的动作表明儿童在头脑里用内化了的动作模仿火柴盒被拉开的情形,只是他的表象能力还差,必须借助外部的动作来表示。这个拉开火柴盒的动作是儿童想出来的。当然儿童此前看过父母类似的动作,而正是这种运用表象模仿别人做过的行为来解决眼前的问题,标志着儿童智力已从感知运动阶段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6、 第五分阶段(感知动作智慧时期,12~18月)

这一时期的婴儿,皮亚杰发现,能以一种试验的方式发现新方法达到目的。当儿童偶 然地发现某一感兴趣的动作结果时,他将不只是重复以往的动作,而是试图在重复中作出一些改变,通过尝试错误,第一次有目的地通过调节来解决新问题。例如婴儿想得到放在床上枕头上的一个玩具,他伸出手去抓却够不着,想求助爸爸妈妈可又不在身边,他继续用手去抓,偶然地他抓住了枕头,拉枕头过程中带动了玩具,于是婴儿通过偶然地抓拉枕头得到了玩具。以后婴儿再看见放在枕头上的玩具,就会熟练地先拉枕头再取玩具。这是智慧动作的一大进步。但儿童不是自己想出这样的办法,他的发现是来源于偶然的动作中。

感知运动阶段,儿童智慧的成长突出地表现在三方面:

(1)逐渐形成物体永久性(不是守恒)的意识,这与婴儿语言及记忆的发展有关,物体永久性具体表现现在:当一个物体(如爸爸妈妈、玩具)在他面前时,婴儿知道不这个人或物,而当这个物体不在眼前时,他能认识到此物尽管当前摸不着、看不见也听不到,但仍然是存在的。爸爸妈妈离开了,但婴儿相信他们还会出现,被大人藏起的玩具还在什么地方,翻开毡子,打开抽屉,还应可找到。这标志着稳定性客体的认知格式已经形成。近年的研究表明,儿童形成母亲永久性的意识较早,并与母婴依恋有关。

(2)出现了因果性认识的萌芽,这与物体永久性意识的建立及空间一时间组织的水平密不可分。儿童最初的因果性认识产生于自己的动作与动作结果的分化,然后扩及客体之间的运动关系。当儿童能运用一系列协调的动作实现某个目的(如拉枕头取玩具)时,就意味着因果性认识已经产生了。

(3)在稳定性客体永久性认知格式建立的同时,儿童的空间一时间组织也达到一定水平。因为儿童在寻找物体时,他必须在空间上定位来找到它。又由于这种定位总是遵循一定的顺序发生的,故儿童又同时建构了时间的连续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与“感知运动阶段”相关文章
新生儿正确抱姿新生儿能否竖着抱
宝宝天生是“吃货”其实都是原始
在新生儿眼里你是个什么东西
宝宝出生长速快4周有哪些新变化
无数个令父母激动的婴儿成长瞬间
看过“感知运动阶段”还看
测量新生儿的主要指标
聪明的新生儿是这样的
新生儿窒息影响智力
新生儿视力
新生儿正常生理现象
猜你喜欢
哪些因素可助孕妇自然分娩
防蚊产品有毒如何给宝宝防蚊
胖乎乎的孩子越来越瘦是怎么回事
如何选用婴儿夜间专用纸尿裤
剖腹产后有恶露吗产后恶露多久干
产后腰酸背痛要注意五个行为习惯
女性分娩要注意分娩后如何饮食
产妇乳汁不通食谱:赤豆鲤鱼汤
哺乳期妈妈食谱:枸杞炖羊肉
22个月大婴儿因抽屉柜倒塌死亡
产后瘦身的方法做足这六点
孕期多吃这食物宝宝更聪明
新生儿哭闹不睡觉该怎么办
各省市陪产假多少天
产后丰胸四大技巧新妈赶紧学起来
缓解孕吐的8个好方法
宝宝分床睡的3个关键期
产后如何保证奶水冲足催奶方法要
人流产假多少天流产后有产假吗
哺乳期可以做无痛人流吗
分享治疗产后风湿的三个有效方法
改善产妇腰酸食谱:腰果炒虾仁
孕妇能吃皮蛋吗孕妇吃皮蛋是影响
新生儿尿布疹的有效预防方法
纸尿裤怎么穿更好宝宝使用纸尿裤
孕妈生宝宝前必知的重要事情
产后恢复食谱:乌鸡小枣枸杞汤
自制简易纸尿裤的方法纸尿裤型号
婴幼儿适合穿什么类型的裤子
产后母乳不足的原因有效的治疗方
1岁宝宝咬手机充电线嘴唇被电伤
哺乳期能吃避孕药吗哺乳期避孕措
宝宝吞食异物急救攻略
孕妈妈运动要注意哪些事项
孕期口干舌燥竟然是这原因
剖腹产真的不疼吗产前需要做哪些
哺乳期食谱:清炖鲇鱼
哺乳期妈妈能吸烟吗女性吸烟的危
8招让爸爸变身故事大王
新妈妈必不可少的N件神器
孕早期**流血孕妇该如何应对
哺乳期乳少食谱:鲢鱼小米粥
产后塑身产品有用吗塑身效果更好
产后妈妈如何预防乳腺炎
教你如何缓解顺产来的疼痛
水中分娩因人而异水中分娩真的好
分娩当天要摄取优质蛋白分娩妈妈
产后催奶四款催奶汤可以帮助你
孕期到底能不能戴首饰文章里找答
哺乳期健身食谱:小米龙眼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