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总跟孩子说我生气了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千万别总跟孩子说我生气了

千万别总跟孩子说我生气了

2015-03-18

研究调查显示,如果家长常常对6岁前的孩子说“我生气了”,孩子会渐渐养成消极的负面人格,很容易产生自卑忧郁的心理,他会害怕和陌生人相处,严重的还会有自杀倾向。家长们,看到这里,你们是否也常对孩子说“我生气了”?

孩子有时候很淘气,家长这时候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再这样我就生气了”。家长心里肯定在想,孩子知道我生气了就会听话的。但是,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有心理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对于6岁以前的孩子,如果家长经常对他生气,他会渐渐养成消极的负面人格,经常觉得自卑,害怕与人交往,这种消极心理一旦长时间发展下去,很容易让孩子有自杀的想法。

建议一:试着冷静下来分析问题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先不要急着生气,首先让自己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哭闹,在了解原因之后再做定夺。孩子犯错都是有根源可循,如果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就先生气,孩子不仅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然后改正,而且还容易给他的心里造成阴影。家长这时候应该冷静下来耐心分析孩子犯错的原因,引导孩子改正错误。

建议二:分析是孩子错了还是大人的观念错了

很多时候孩子的思想和大人是不一样的,有些东西他觉得应该是这样,而在大人的世界里却是另一番模样。如果这时候你认为是孩子的错,那么很有可能你就把孩子单纯的世界给抹杀了。孩子的世界是充满想象力,虽然有时候会出现奇怪的想法,但作为父母先不要急着否定他,换个角度想想,孩子的观点何尝不是一种想象力的表现呢。

建议三:分清楚大错和小错

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犯的错误太过敏感,总想着要在孩子犯错的第一时间就纠正他,但很多时候孩子犯的错无非是些无伤大雅的小错,而很多家长都会小题大做。有时候家长应该容忍孩子犯的小错,不需要每次都去纠正他,可能在他尝到了错误做法的后果之后,他自己会觉悟过来什么才是正确的。让孩子自己领悟,这效果远远比家长的教导要来得好。

家长如果直接对孩子生气,这样很有可能就会激发孩子内心潜在的叛逆因子,这对你的教育来说是一块绊脚石。孩子都是需要大人的耐心和关心,一味的责怪只会让他心理产生阴影,耐心引导才能够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与“千万别总跟孩子说我生气了”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千万别总跟孩子说我生气了”还看
教育指导:儿童学习游泳的好处
教育指导:宝宝交朋友的3大秘诀
教育指导:教你怎么带孩子及早教
教育指导:把握婴儿敏感期
教育指导:学龄前儿童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有妙招
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意识
教孩子环保我们该这么做
培育孩子开朗性格的注意事项
如何让贪玩的孩子自觉写作业
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
任性的孩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哪些迹象能看出孩子已宠坏
教孩子克服性格软弱
正确分辨孩子行为的好坏
妙招改造宝宝的“暴脾气”
如何对付幼儿常见情绪
正确纠正宝宝的自私行为
如何应对活泼过度的宝宝
父母智斗脾气王
让孩子养成爱动脑的习惯
如何帮助宝宝摆脱妒忌心理
训练宝宝的专注力有巧招
让宝宝远离磨蹭
父母的哪些行为会使孩子反感
为什么宝宝睡觉老踢被子
这些习惯让孩子受用一生
叛逆宝宝的教育方法
三部曲培养孩子自信
如何帮孩子合理宣泄情绪
正确对待两岁孩子的占有欲
支招解决宝宝鼻子不通气
如何处理宝宝的逆反心理
是什么让宝宝自信全无
如何缓解宝宝破坏性的行为
如何缓解宝宝的心理压力
哪些言行表明宝宝受到压抑
如何巧妙应对宝宝的“贪得无厌”
婴儿心理特点有哪些
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如何巧对爱顶嘴的孩子
宝宝独立能力的培养方法
妙招巧对叛逆宝宝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注意事项
语言胎教不容忽视
孩子“人来疯”,家长怎么应对
宝宝发音不准确该怎么办
宝宝学说话的小细节
使尊重孩子成为一种习惯
如何与宝宝聊天
孩子的心理世界你需要了解
培养孩子的情商的六大要点
如何发展孩子的玩商
批评孩子时最忌讳哪些行为
巧招应对宝宝“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