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孩子一生的坏习惯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毁孩子一生的坏习惯

毁孩子一生的坏习惯

2015-11-25

如何满足孩子的需求,关键不是孩子要什么,而是父母给什么。

父母回应孩子的需求有很多种办法,有些父母通常使用简单粗暴法,简单到有求必应。一般老人带孩子,因隔辈亲,怕孩子受委屈或不高兴,总是立刻满足孩子的欲望,“要星星,马上给”。

这样做的结果,眼前拿钱给孩子买来了快乐,但在孩子的大脑里却留下两大隐患:

第一,勾出孩子的消费欲望,拿钱买快乐,以为有钱可以买来想要的一切。

第二,塑封了孩子的大脑,欲望上来不加思考,缺少耐心和自控力,做事没有节制,一切要求立等可取。

在孩子眼里,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新鲜的,都想拥有和品尝,对物质的欲望,必栽在贪上。孩子的每个愿望和贪心,在对外发出信号,伸出手说我想要时,也在接受来自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回应的信号。所以,见啥要啥不是单纯的购物需要,而是大脑接受、储存、输出信息的工作过程,大脑通过接受信息刺激大脑神经元的连接,并构建信息系统。

所以说,父母回应和满足孩子需求的方法,不但决定着孩子日后的行为,也决定着孩子的命运。“见啥要啥”是孩子的自然需求,而“要啥给啥”则是父母缺少理性,放任孩子欲望,自动放弃教育机遇的错误行为。遗憾的是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更不知道这种错误日后给孩子带来哪些危害。

改变劝说的方式和态度

孩子的欲望有时出于本能,比如饿了,见到吃的就想要;有时出于好奇,凡是没见过的东西都想尝试或拥有,不管父母口袋里有没有钱。

雨奇2岁时我带她去商店买东西,她睁大眼睛看着货架上的食品,一边用小手指着,一边不停地点着各种食物要买。

人以食为天,对于2岁的孩子,吃就是天,所以,孩子出门时眼睛总喜欢盯着吃的,而且特别贪婪。如何应对孩子缺少理性的贪婪需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父母动脑子认真想出各种对策。

“雨奇,那些食品你都吃过了,妈妈今天给你买没吃过的。”我深思熟虑后想出了这一招。

没想到,雨奇挣脱了我的怀抱,突然蹲下身,看着传统玻璃售货柜里的东西,很兴奋地告诉我:“妈妈,这些东西我都没有吃过呀!”

原来,小孩子并不好糊弄,为了吃到嘴,大脑异常灵活,你有上策,她有对策。而且出招既快又绝,让我一时不好接招。

“是吗?原来你都没有吃过呀?”我故作镇静地来一句。

“真的,都没吃过。”

“那好吧,我们今天先买一样吃。”我的话刚出口,她的嘴巴就撅起来了。

“吃饭要一口一口吃对吗?”

她点点头。

“好吃的东西要一样一样的吃对吗?”

她又点了点头。

“那好,今天只买一样吃的,你自己选吧。”

她的眼睛像扫描机一样在货柜里扫来扫去,最后,选了一包果冻。

这时旁边的年轻妈妈对我说:“你家孩子真懂事,听劝。”然后,瞟一眼手里领着的小男孩,“这个死犟,不给买,不回家。”

从那以后,每次去商店,我都有意观察孩子的购物心理和父母的态度。发现为什么有的孩子听劝,有的孩子不听劝?关键不是孩子的欲望多强烈,而是父母的劝说方式和态度。

有个妈妈领着儿子进商店,孩子就喊,我要5个“战斗人”。妈妈很随便地说:“什么战斗人,买那个有啥用。”

“我就要战斗人,我要当大将军布阵。”

“当什么大将军,考了双百再说。”

“今天不买就不回家。”小男孩生气地说,然后,蹲在地上怎么拉也不起来。

他妈妈拧不过,气哼哼地说:“跟你爸一样,想一出是一出,买买买!”

如果家长不是顺着孩子的意愿去引导,而是否定孩子的需求和愿望,无意中把孩子推到对立面,激怒孩子,迫使孩子与父母对着干。最后,面对孩子强硬的对抗,父母不得不妥协,其结果,强化了孩子的欲望和对抗父母的能力。即使2岁的孩子,喜欢一样东西,并想得到它,那种内在的冲动定会像脱缰的野马,想拉住并不容易。所以,父母不要小看孩子购物时的欲望,更不要草率地妥协或粗暴地回绝。

孩子总是随性要东西,每种需求都是率性而为。父母是由着孩子的性子来,还是帮助孩子管理情绪,这件事看似与“智、情、财”三商无关,但却影响“智、情、财”三商的早期发展。

不要让坏习惯毁了孩子一生

中国有句古话“惯子如杀子”。

什么算是惯子呢?

孩子要啥给啥。要星星,不给月亮。

为什么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会害了孩子呢?

如果小时候“要星星,不给月亮”,父母有求必应,孩子的每个需求都能及时得到满足,各种欲望不管是否合理,从没有遭过阻止,孩子的需求总是一路绿灯,在家里从没有经历过挫败,看似应有尽有,顺风顺水,但走出家门就变成坏事,不但事事不顺,还一路坎坷。即使有高学历、高智商也挡不住接踵而至的挫败感。

我采访过23名家庭条件优越,在校学习好,人聪明又长得漂亮的成人,但他们都称自己走向社会发展不顺,屡屡受挫。有的出现心理人格障碍,有的甚至无法正常工作。深入采访后发现,他们相同的境遇来自童年父母对他们相似的态度:“要星星,不给月亮”。

有一个留美研究生,父亲是外交官,小时候,因为长得漂亮又聪明倍受宠爱,她要星星,父亲从不给月亮。去美国留学,因在高速公路驾车超速,被警察抓住后,大骂警察,撒野式地往警察脸上吐痰,被罚做15天义工,她不去,让丈夫替她去接受惩罚。

跟房东打架,砸房东家具,房东叫来警察,要拘留她,她把丈夫推到前面替她受罚。打遍美国后回香港,由骄横任性升级为狂躁暴戾,无法和人相处,多次被单位开除。

但欲望升级,想要啥必须得到,美国香港都不买她的帐,她把目标转向家庭,对丈夫孩子和公婆,以及生身父母发飙。

逼得70岁父亲跪地求求饶,求她别再闹了。父亲被她气死之前,弥留之际说出了句真话:“都是我把你害了,小时候,你要星星,我不给月亮,现在,我走了,你要星星没人给你,就连月亮也没有了。”

类似的例子,今天比比皆是。网上天天曝光富二代,官二代犯罪故事都是钱惹的祸,早期没有节制的消费,表面看来是挥霍钱,其实,是父母在戕害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大脑致残。当孩子认为钱能买来一切,发现只要自己开口,就会要啥有啥,这种想法会屏蔽孩子的心灵,致使脑瘫,脑瘫不是生理上的,而是自控力和专注力的丧失。小时候过度地挥霍钱,过早地满足各种不合理欲望,埋下的几乎都是罪恶的种子,将制造一个又一个的悲剧。

两年前,媒体曾纰漏某官二代,开着卡迪拉克,载着两个裸体美女在高速路上飙车,因车速太快撞上护栏致死。

小时候,他干什么,父母都依着他的性来,他要星星,父母从不给月亮。他的恶作剧,无理要求父母不但满面笑容,还赞赏他有创意。

官二代6岁那年,有朋友去他家做客,他妈妈给客人和他爸爸沏了两杯茶,他从屋里走出来,在爸爸的茶杯子里吐了两口痰,然后,当着客人的面,指着爸爸的鼻子命令:“你喝,你给我喝下去!”

他爸爸一面笑着说:“你真有创意,一面端起儿子吐痰的茶杯乐呵呵地喝起来。”

二十多年后,他自酿的悲剧,再一次证明中国的那句古话:惯子如杀子。

孩子任性、霸道、不讲理或无理取闹,6岁之前会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要钱买东西,钱一旦满足过欲望,欲望尝到钱带来的甜头,欲望就会升级。如果孩子见啥要啥,父母要啥给啥,自然相安无事,或两相愉悦,如果父母不给,孩子会使性子,甚至发脾气,摔东西,严重的会躺地上打滚哭闹。

被娇宠的孩子有控制欲,喜欢以蛮横的方式控制父母,证明自己有能力,这是孩子逞能势强,向成人挑衅的一种表现,而这些行为常常被年轻的父母视为儿戏,认为孩子小,不懂事,等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为什么很多人长大了不但儿时的毛病没改,反而变本加厉,最后,彻底栽在童年的坏习惯上呢?

人的思维和情绪也有轨道和惯性,早期孩子的欲望和需求,如果及时得到满足,便自然形成接受、处理、输出信息的思维的轨道,如果多次以同样的方式得到满足,便形成习惯。这种习惯会一生携带着,好的习惯会成就孩子幸福的人生,而坏的习惯将毁了孩子的一生。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与“毁孩子一生的坏习惯”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毁孩子一生的坏习惯”还看
提升孩子记忆能力的三大方法
让孩子们学画画的六大好处
100首让孩子聪明又伶俐的绕口
幼儿学数学的好处
小孩早期智力开发心得归纳
猜你喜欢
金韵蓉:怎样做成功的母亲
新妈妈如何应对宝宝的第一次?
小孩抑郁症有哪些症状呢?
选择玩具要因人而异
为儿子写的加湿器研究报告
不要随便给宝宝戴“小偷”的帽子
宝宝1岁了,该教他什么?
6种适合不同时期宝宝的手指游戏
跟着音乐,动起来
当心玩具损害宝宝的听力
做一个讲故事的妈妈更酷
妈咪和宝贝一块来游戏
宝宝“玩具启蒙”6个步骤
怎样与暴力妈妈交涉
5大措施培养孩子艺术潜能
玩玩具能暗示宝宝的性格
什么才能让孩子感到幸福
5岁孩子玩的游戏
咋让BB交到更多的朋友
怎样改变宝宝“窝里横”的坏习惯
不要盲目阻止宝宝上窜下跳
0岁开启亲子阅读
当代小艺术家闪亮登场!
敏感期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识字卡片,多多益善
阅读,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孩子为什么过分的“乖”?
宝宝最爱的4种床上游戏
笑包含宝宝的健康以及智慧
益智游戏在家开心玩
《塞满故事的幸福童年》简介(图
为什么我的宝宝胆子小?
经典玩具的N种创新玩法
儿童玩具,不是多多益善
新生儿玩具注重色形音
老人帮带小孩的10提醒
1~2岁宝宝的音乐游戏
对待孩子绘画十大忌
大自然教给宝宝的智能(图)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阅读
心理健康发育从新生儿开始
五个方面,父母投入越早越好
14岁初中男生不愿与母亲分床睡
适合幼儿的音乐活动
4种珍贵的宝宝天然玩具
童谣:老鹰抓小鸡
孩子开口说话晚怎么办?
宝宝需要足够的抚摸
怎样帮孩子养成独立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