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孩子心理的牢骚话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伤害孩子心理的牢骚话

伤害孩子心理的牢骚话

2015-11-12

从宝宝降临妈妈肚子里那天起,妈妈就对宝宝充满无限疼爱。然而当宝宝把妈妈弄得筋疲力尽,即使忍耐度再好的妈妈都或多或少会对宝宝出言不逊。妈妈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责骂,在宝宝心中可能会留下深深的伤痕,所以妈妈出口前一定要三思。

在日常生活中,妈妈要避免以下最常见的牢骚:

一、否定宝宝人格

“烦死了,自己去玩!”“笨!”“你怎么这么笨!”妈妈往往以大孩子的标准来衡量宝宝的行为。

妈妈带着宝宝到亲戚或邻居家玩,宝宝不愿叫“阿姨”,妈妈就会责怪说:“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用,叫一声阿姨都不会。”虽然是对别人说的,可是宝宝都听在心里。

正确方法:如果宝宝有能力而没有做好,妈妈也须耐心指导,而不是责骂。

二、影响孩子对妈妈的信赖

“我才不要你!”“把你送给别人!”“再不好好吃饭,妈妈就不要你了,把你送给别人做儿子。”这类话会让宝宝怀疑妈妈为什么不爱他。

宝宝被妈妈骂了几句,一气之下跑出家门,妈妈追到家门口,生气地对着宝宝喊:“你给我回来,不回来是吧,那以后永远不要回来了。”这类话听多了,宝宝心理会产生阴影,以后可能真的要离家出走。

正确方法:宝宝有时候是需要小小的惩罚来纠正不良习惯或错误,但妈妈的惩罚不能让宝宝对妈妈的爱产生怀疑,只要让宝宝知道他的行为是不对的就可以了。

三、吓唬宝宝,导致宝宝不安

“我告诉老师去!”宝宝对老师很敬重,更不敢像对妈妈一样对老师撒娇,妈妈喜欢利用宝宝这一害怕心理对宝宝施压。

孩子一做错事就说“叫警察叔叔把你带走”,孩子会怀疑自己是个坏孩子,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

正确方法:宝宝做错事情,妈妈应及时帮他纠正,并称赞他是个好孩子。

四、不顾宝宝的能力,提出过分的要求

“快一点!”“动作快一点,妈妈还要上班呢。”其实宝宝动作慢不是他的错,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快。

“再做好一点!”在宝宝眼里,他的作品可能已经做得最完美,可是在妈妈眼里,还是没有达到要求。

“连这个也不会!”宝宝不是天才,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做。责骂多了,宝宝会做的事情他也不敢做了。

正确方法:妈妈花时间去了解宝宝的能力,在让宝宝做之前,把事情与宝宝的能力进行对照。如果宝宝能做而不做,妈妈应进行劝导;如果超出宝宝能力,就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勉强,小心适得其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与“伤害孩子心理的牢骚话”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伤害孩子心理的牢骚话”还看
什么原因导致幼儿患抑郁症
正确的做事态度怎么培养
孩子积极向上的个性如何培养
孩子良好性格该如何培养
怎么处理孩子自私
猜你喜欢
让宝宝学会交朋友
注意:这些容易让宝宝受伤的游戏
2017早期教育:三个重点
专家:早期教育四大误区
你知道吗?家庭是早期教育的学校
改掉孩子的坏习惯
“读书”永远是最好的教育
引导家长走出早期教育误区
骗孩子的艺术
对宝宝来说游戏是一种学习方式
孩子们有自己的生存法则
2岁宝宝可以做的运动训练
早期教育对性格的培育的重要阶段
过早学习会使孩子厌学
父母在儿童早期教育中所要扮演的
让孩子要学会感恩父母
幼儿早期培养好习惯的五个规范
早期教育的四个误区
西方家庭的教育
50条0~1岁宝宝做早期教育
婴儿的科学早期教育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学说话
宝宝早期教育更重要的事学什么?
早期教育:怎么给孩子做性早教
你知道吗?早期教育不是智力开发
孩子偷窃该怎么教育?
早期教不是智力教育
强健身体,让幼儿学习游泳
早期教育该怎么做?
怎么带孩子及早教问题
早期教育:国外儿童的性教育
培养一个内心充满阳光的孩子
幼儿早期教育三个有害的教育
英语启蒙的最佳时机
家长为什么要重视早教?
早期教育在不同时期学习
别替孩子看世界
早期教育不可不知的六法则
帮助孩子消除过分依赖的心理
0-3岁的早期教育能提升婴幼儿
早期教育让3岁宝宝不叛逆
抓住早教关键期
早期教育:让孩子们学画画的好处
早期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
怎样做正确的早期教育
增强孩子自信心的四个方法
学前孩子不同阶段的性教育
增强记忆力的食物
“赢在起跑线”真的赢了吗?
在玩耍中开展的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