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化语VS规范语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儿化语VS规范语

儿化语VS规范语

2015-11-12

“吃饭饭”“咬饼饼”……不少家长跟宝宝说话时,会不自觉地跟随宝宝用儿化语,觉得这样才能适应宝宝的语言发展状况。也有家长觉得儿化语不利于宝宝的语言发展,因此,在给宝宝说话时多使用规范语、连接词,往往让宝宝不明所以。在给宝宝“对话”或教宝宝学习语言时,到底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最合适呢?

儿化语 PK 规范语

儿化语

规范语

定义

儿化语是宝宝喜欢说的重叠的字音,或者用象声词代替事物名称的语言形式。

标准语是指父母和年幼的宝宝说话时,用与成人说话一样的语言方式与其交流。

优点

1.有利于宝宝获得被尊重的感觉,有利于培养其自信。

2.更容易与其交流。

3.重点突出名词和动词,有利于宝宝将物体或动作和词语联系起来,对周围环境进行分化。

1.有利于宝宝的语言发展,帮助宝宝完成语法结构的学习。

2.有利于宝宝认知的发展,对其认知水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3.有于宝宝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缺点

1、用儿化语和宝宝说话,意味着宝宝必须建立两套语言符号系统,如此将拖延宝宝过渡到说完整话的时间。

2、经常说儿化语,对幼儿智力和性格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有可能会让宝宝产生交流困难等问题,及宝宝听不懂成人话语的现象。

儿化语和规范语各有利弊,避免走向两个极端。

误区1:认为宝宝只能听懂“儿话语”,或者觉得宝宝说“儿话语”很有趣,故也用同样的语言和宝宝讲话。

常常使用 “儿化语”,对幼儿的智力和性格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很可能拖延了宝宝过渡到说完整句子的时间,宝宝的潜在能力也会因长期被压抑而难以发挥。因此,妈妈在教宝宝学习语言时,不光要说“天气真热真热”,还可以说丰富多彩的语言:“天气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尽管宝宝一时可能明白不了,但这样能唤起他的联想,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发挥潜在的语言能力。

误区2:为了避免儿化语的缺陷,认为对宝宝多使用规范语言、连接词,既有助于宝宝的语言发展,又可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于是妈妈和宝宝对话永远都使用规范语言:“因为天气很好,所以我们去公园好吗?”“这几天你表现很好,但是睡觉还不乖!”殊不知,这么复杂的句子会让2岁前的宝宝听得一头雾水。对宝宝多使用规范语言、连接词,固然有助于语言发展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但这并不是绝对的,需要看宝宝的具体年龄,年龄小的宝宝还是更适合儿化语言。

宝宝语言发展的年龄特点决定在某个阶段该使用哪种语言。

宝宝在1~2岁时,常常喜欢用 “糖糖”,“蛋蛋……要”。这种现象只在宝宝1~2岁时出现。如1~1.5岁,宝宝多使用单词或简单句表达自己的想法,且为名词,如“饼饼”、“凳凳”等。宝宝在这段时期所用的语言,一般只有名词和动词。1.5~2岁,宝宝多使用简单句,表现为“名词+动词”的形式,如“狗狗跑”,“妈妈抱”等。正因为儿化语言的简单,不必考虑复杂的语法结构,这个时期成为宝宝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宝宝从2岁开始学习语法结构,即把词组织成句子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宝宝就是在2岁以后,开始学习并掌握最基本的语言应用的。

专家建议:从宝宝的语言发展过程来看,在1~2岁时,为了和宝宝的语言发展相呼应,爸爸妈妈可以用儿化语言。但是宝宝从2岁开始应该学习用比较复杂的句子表达想法,此时爸爸妈妈就最好使用比较规范的语言,给予宝宝更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鉴于儿化语不可避免的缺点,专家提倡和2岁前的宝宝说话尽量使用“儿向语”。

“儿向语”即儿童导向语言,是一种专门说给幼儿听的语言,是对宝宝语言的重复、扩充和评价,是宝宝能理解或经解释能够理解的规范的语言形式。

儿向语要求成人在了解宝宝当前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以略高于其水平的语法、语义和语言内容与其进行交谈。

儿向语是一种动态的话语,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语言能力的提高,儿向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会随之改变,而且与儿童言语发展水平相比带有“略前性”。当宝宝处于牙牙学语时,可以用电报式语句与之交谈,如宝宝说“奶”,成人可以将其扩充为“宝宝吃奶”,“宝宝想喝奶是吗”;当宝宝会说短句,如“妈妈抱”时,父母就可以扩充为“妈妈喜欢抱宝宝”,“妈妈抱宝宝出去玩”等。

儿向语言的这种“略前性”可带动儿童言语从低级向高级水平的发展,语言表达从字到词到句子,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根据“儿向语”的略前性特征,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3点:

⒈ 不能把完整语句拆散成单个词语来表达,比如,“梨,苹果,宝宝,这个,那个?”应直接使用规范的、完整的语句,如“宝宝想吃梨还是苹果?”考虑到宝宝太小可能听不懂,可以多重复几遍,尽量保证使用的句式长度或难度略高于宝宝的理解能力。

⒉ 不要模仿宝宝说话。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限的,比如他表达喝水的时候,可能会说“喝水水”。这些不规范的语言形式是宝宝语言能力尚未成熟造成的,如果妈妈在表达这些意思的时候也采用同样的方式,宝宝以为自己的表达是正确的,将会对儿化语进行强化。

⒊ 减少肢体言语表达形式,尽量使用口头言语来表达,在宝宝难以理解的时候再适当地辅以肢体动作。如宝宝说“饼饼”,你可以启发宝宝说“这是饼干,宝宝要饼干。”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与“儿化语VS规范语”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儿化语VS规范语”还看
婴儿过早教育易患自闭症
孩子爱动≠多动症
关于二胎,父母如何公平对待两个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需警惕
文静宝宝≠没有多动症是真的吗?
猜你喜欢
怎么培养男孩子的性别意识
中国的孩子早已变了,老师和家长
最好玩又益智的玩具是什么?
4个胎教基本原则准妈遵守了没
选宝宝玩具避开这些“隐形杀手”
章莹颖事件,背后真相让人深思!
让女孩用爱去感受世界
物质不能代替爱,用心爱孩子
尊重孩子的物权,接纳孩子的“自
常跟孩子“绕口令”,孩子聪明又
又是一年入园季,入园焦虑怎么破
做宝宝的知心人,这才是父母最正
做个“慢半拍”的家长也是一种智
走进宝宝神奇的游戏世界
不同时期应给宝宝不同的声音刺激
带孩子坐车出行时,这些安全情况
幼儿入学用品清单妈妈备起来
3岁前要开发宝宝的运动潜能
每天看电视超过1小时,3年后孩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审美观?
10个妙招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有时候,为了爱,你必须做个“狠
怎么跟青春期的儿子相处
怎么培养女孩的语言天赋?
怎么引导男孩正确地和异性交往
女儿在爸爸车上画画,网友直呼太
这些色彩小游戏让宝宝更聪明
幼儿园六一亲子游戏精选!
培养女孩的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宝宝爱尖叫游戏帮他“消音”
教子三十六计培养优秀好孩子
如果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
别让手机“玩坏”了你的宝宝
宝宝最益智的十种球类游戏
给孩子正确传达性教育知识,这些
胎教的方法与技巧
这篇教男人如何带孩子的好文!转
小游戏让孩子了解时间概念
培养女孩的好奇心很重要
做“好玩”父母,要有4颗心
怎么培养女孩更果断?
最好的和最不好的四句话可能会影
宝宝爱涂鸦整洁父母先别着急
适合0-6宝宝玩的纸类游戏
怎么养育女孩?
十款小游戏让宝宝心灵手巧
针线小制作能提高女孩的动手能力
准爸爸胎教三大法比妈妈更有效!
虎妈当道,不如学做一个会示弱的
家长如何给孩子进行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