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总结新妈易犯的7个错-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月子百科 >产后注意事项 >专家总结新妈易犯的7个错

专家总结新妈易犯的7个错

2017-07-18

人人都会犯错,初为人父母更是如此。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最新载文,刊出美国多科专家总结出的新妈妈容易犯的错,为广大新妈妈支招。

1、害怕宝宝哭闹

儿科护理专家表示,很多妈妈一听到宝宝哭,就赶紧抱起来、喂奶。事实上,哭是婴儿的天性,是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数情况下,婴儿哭泣都是正常的现象。不过,如果哭泣超过1个小时无法平复,甚至伴有发烧、皮疹、呕吐、腹部肿胀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2、忽视口腔护理

牙科专家表示,很多家长觉得小宝宝无需注意口腔卫生,可一旦发现问题就为时已晚。口腔卫生习惯的确要从婴儿抓起。普莱斯纳博士特别提出以下建议:一旦宝宝出牙,立即停止床上喝牛奶,否则会增加蛀牙几率;用湿纱布擦拭宝宝的牙龈,1岁开始便可使用婴儿牙刷;确保孩子得到足够的氟化物,氟化物存在于水(一些城市自来水中添加有氟化物)中,有助预防龋齿。

3、遇事惊慌失措

心理分析专家表示,很多新父母对宝宝溢奶、呕吐等生理反应过于敏感;宝宝吃喝拉撒睡方方面面多了还是少了?诸多问题经常令新妈妈手足无措,甚至焦虑。事实上,很多担忧是多余的,因为宝宝在生活方面的“弹性”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

4、唤醒宝宝喂奶

有的妈妈担心母乳太稀,怕夜里饿着宝宝,于是会在半夜将熟睡的宝宝弄醒喂奶。其实,这完全是多余的,夜间不喂奶,母婴也完全可以踏踏实实一夜睡到天亮。

5、轻视宝宝发烧

如果感觉孩子(尤其是3月以内的婴儿)发烧,最好测一下肛门体温,如果超过38度就该立即看医生,千万不能擅自用药。

6、在宝宝面前吵架

心理学专家表示,夫妻拌嘴很正常,但激烈的争吵或吵架过于频繁也会影响后代,即便是3个月大的孩子也会感受到家庭气氛不对头,进而增加抑郁危险。

7、相信不靠谱的育儿建议

许多新妈妈感觉,育儿建议多多益善,来者不拒。事实上,“育儿建议”良莠不齐,每个人的状况也不太一样,最好多关注疾控中心或儿科学会等权威机构发布的相关建议。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与“专家总结新妈易犯的7个错”相关文章
宝宝饮食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宝宝
老祖宗留下的给宝宝把尿裹腿等方
新妈妈遭遇感冒还要继续母乳喂养
新生儿的6种情感交流方式
有损宝宝视力的八种事
看过“专家总结新妈易犯的7个错”还看
给宝宝取名小技巧
伤口发炎怎么办
剖腹产后洗头
产后瑜伽注意事项
关于宝宝新妈有几点要注意
猜你喜欢
新生婴儿鱼鳞病的原因与治疗
早期筛检发现可预防急性发病
新生儿鲜红斑痣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新生婴儿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医生解读新生宝宝黄昏哭吵综合征
新生儿的血管瘤是什么?
宝宝高热惊厥症状的急救措施
多人会认为喂母乳与黄疸有关
分娩时染钩虫出生孩子患贫血
宝宝伤食型腹泻的食疗方
新生宝宝“脑缺氧”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多动症的病因有那些
宝宝生病前的6个征兆需注意
新生宝宝胸前只有一层薄纤维
宝宝湿热型腹泻的食疗方
新生儿易患先天性疾病有哪些
新生儿咽下综合症的症状与治疗
新生儿唇裂是常见先天性畸形
婴儿咖啡斑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最常见的4种疾病
新生宝宝头部血肿是什么原因?
早产儿有明显增多的趋势
新生儿免疫系统疾病的检查方法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期发现
新生儿泪囊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克服新生儿口服药物的困难
顺产下一个重达11斤的女婴
宝宝风寒型腹泻的食疗方
新生儿患上肌无力的主要原因
新生儿常见疾病病症于防治措施
预防宝宝腹泻的措施和建议
新生儿的败血症症状表现
百日咳的发病率是多少?
新生宝宝生病父母须早预防
怎样避免新生儿先天性肺炎的发生
新生儿抽动症的3大危害
给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或其他辅食
导致新生儿弱智主因是什么
怎样治疗新生儿腹泻?
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新生儿多动症的表现、症状及治疗
宝宝脾胃气虚型腹泻的食疗方
新生儿拉肚子的常见病因是什么
惊厥患儿如何护理?
新生儿抗体水平预测中耳炎发生
新生儿红斑的原因及护理原则
婴儿拉肚子时应该怎么呵护?
只要注意新生儿口腔卫生即可
宝宝发烧拉肚子的最佳防治常识
小儿疝气治疗最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