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育儿“忠告”不要听-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0-1岁百科 >婴儿护理 >这些育儿“忠告”不要听

这些育儿“忠告”不要听

2016-08-23

或许你已经注意到,一旦谈话的内容转向宝宝,就会听到来自其他妈妈的大量意见和建议。过多的建议会让你无所适从?显然,对那些经验你并不需要一一听从。

这些育儿“忠告”不要听1

1.宝宝迟早也会过敏的错!遗传是造成过敏体质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遗传自然会对过敏体质有一定的影响,通常父母其中一方为过敏体质,宝宝有30%的机会被遗传;如果夫妻都为过敏体质,就大约有80%的几率会生下过敏宝宝。但是,父母不该武断地认为,那些导致自己过敏的源头也会令宝宝过敏。同样,即使父母从没有发生过敏的历史,也还是有可能生下过敏体质的宝宝。在过敏问题上,遗传并不完全决定命运。不过,对于有过敏家族史的宝宝,喂养及护理方式上多加小心则是没错的。

2.经常按摩淋巴,可以帮宝宝提高免疫力。这个说法貌似流传度还挺广的,你一定也很熟悉。但遗憾的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医,都没有涉及淋巴的概念。中医范畴的排毒,指的是人体内的毒素通过出汗、呕吐和大小便三种方式排出体外,从没有按摩淋巴的说法,按摩淋巴能提升免疫力的说法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不过,我们建议妈妈可以通过中医按摩来增强宝宝的免疫力,比如捏积,宝宝俯趴在床上,后背露出来,妈妈的两只手拇指在上,其余四指在下,拿捏起宝宝后背的皮肤,从尾骨处的长强穴(俗话说的屁股根)开始沿着脊柱向上直到大椎穴(低头时颈部最突出的地方),每天反复做几次。捏积可推动全身气血的运行,增进食欲,调节情绪,同时还可以增强人体抵御邪气的能力,从而帮助宝宝提高免疫力。

3.宝宝不爱吃饭的时候,要想法设法把吃的塞进去。饥饿感是每一个宝宝天生就具有的最基本的本能之一,因此吃饱肚子也是他们本能会做到的最基本的活动之一。进食是宝宝的首要任务,什么时候吃、吃多少,都应该由宝宝说了算。精神健全的宝宝不会饿着自己。

妈妈可以把握宝宝的进食种类以保证膳食均衡,每大类的食物可以经常替换,让宝宝有机会尝试更多不同的食物。具体到吃多少,则要观察宝宝的表现,由宝宝“做主”。让宝宝能够自己体会“饱”与“饿”的感觉,根据自己的需要,逐渐形成较为规律的进食习惯。据估计,进食正常的健康宝宝,每餐和每天的进食量可能有20%~40%的变化。当宝宝闭嘴扭头表示拒绝时,接受宝宝的意愿,千万不要勉强宝宝进食。

4.粗粮营养好,宝宝吃粗粮当然越多越好。错!粗粮没有经过精加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及丰富的膳食纤维,营养价值远高于精白米和精白面。但是,儿童吃粗粮也要节制,理由有三:首先,粗粮粗糙,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来说,消化吸收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非常考验宝宝胃肠道的功能。其次,粗粮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如果宝宝摄入过多,会使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受阻,从而影响宝宝的免疫功能。还有一点是,有些宝宝吃粗粮后会出现一过性腹胀和排气,给宝宝带来身体的不适。因此,不建议给宝宝吃太多粗粮,要保每日粗粮不超过主食总量的1/4。同时为了避免伤害宝宝娇弱的肠胃,在添加初期应采取粗粮和细粮搭配烹饪、粗粮细做的方法,来让宝宝适应并爱上粗粮。

5.一整天没有大便,宝宝一定是便秘了。在排便问题上,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特有的规律。有的宝宝可能每餐后都排便,也有的宝宝可能几天不排便,这些都可能是正常的,就像我们大人一样。在宝宝排便的问题上,父母们可能觉得要按照某个频率才是正常的,比如一天一次或两天一次。一旦这个规律被打破,父母们就会感到担忧。但事实上,父母们应该记住,规律并不等于频繁。只要宝宝没有感到排便困难,且精神状态良好,就并不需要特别担心。

这些育儿“忠告”不要听2

6.宝宝都3岁了还穿着纸尿裤,真是“羞羞”。错!何时开始如厕训练并不是以年龄为界限,而是要看孩子的生理行为发育是否已经为此做好准备,其实没有严格的年龄界限。不少父母看到与自己宝宝年龄相当的其他宝宝早就脱掉了纸尿裤,心里总是着急不已。做父母的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想要加快这一进程,比如经济因素或者日托需要,但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学会控制大小便,只有宝宝自己心里最清楚。一般来说,大多数宝宝2岁左右开始进行如厕训练,但也有些宝宝可能要到4岁才能准备好。

如厕训练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如同宝宝学会走路、跑跳一样,请遵循宝宝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要盲目与其他宝宝比较。

7.自费疫苗一点儿不重要,就别给宝宝接种了。接种疫苗预防疾病的观点现在已经深入人心,家长都知道应该带宝宝按时到医院接种疫苗。可是,不少家长重视的往往是免费疫苗,对自费疫苗就不会一视同仁,甚至认为打不打都无所谓。选择不给宝宝接种自费疫苗,虽然一方面是出于费用和安全性的考虑,但更多是重视程度不够。实际上,有一些疫苗虽然没有被列入国家免疫规划,但是,它们同样重要,同样可以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家长在计划免疫的基础上自费选择更多种类的疫苗。比如,宝宝1岁以内时最怕肺炎球菌引起的疾病,所以6个月后开始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是对他很好的保护。另外,在宝宝进入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前,给他接种水痘疫苗和甲肝疫苗,可以很好地预防幼儿园内的交叉感染,避免陷入一入园就生病的怪圈。

8.维生素C特别神奇,可以帮助宝宝预防感冒。错!生活中,迷信维生素C预防和治疗感冒说法的人其实不在少数。而在这之前也有不少专家提出了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的说法。但是,最新的一系列研究表明,没有证据证明服用维生素C制剂可以预防疾病。除非让宝宝坚持每天补充维生素C制剂至少200毫升,才可能在感冒时起到一定的缩短病程和减轻疾病症状的作用。但是,给6岁以下的宝宝服用如此大剂量的维生素C制剂,儿科医生认为是弊大于利的。

那么,宝宝何时需要补充维生素C制剂呢?正常情况下,每日奶类、新鲜果蔬所提供的维生素C的量,足以满足宝宝需求。只有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贫血、伤口愈合差、反复牙龈出血、免疫力低下、反复感染、腹泻、纳食差等情况时,才有可能需要通过维生素C制剂来补充,且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宜的剂型补充。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与“这些育儿“忠告”不要听”相关文章
为什么新生婴儿一定要哭不哭打屁
新生儿白天不睡觉怎么办宝宝白天
奶瓶的保质期是多久奶瓶多久更换
如何给婴儿选购贴身衣物?
新生儿很多“异常”不是病
看过“这些育儿“忠告”不要听”还看
婴儿溢奶原因和症状
宝宝发烧物理降温
八个月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新生儿打喷嚏
宝宝可以用加湿器吗
猜你喜欢
怀个孕就一定要忍受男人出轨吗?
宝宝冬天脸红的3个主要原因
孕妇为什么喜欢吃酸孕妇吃酸是男
冬季宝宝穿衣原则文章里找方法
新生宝宝指甲太尖一招帮宝宝剪指
胎心率150以上是女孩吗胎心率
产后这四个小动作瘦瘦瘦不是梦
产后42天查这些新妈妈必知
有利于小孩脑部发育的营养物质
请关注一下男孩的小睾丸
孕产妇都应该准备哪些东西
孕妇能吃杏鲍菇吗孕妇吃杏鲍菇的
哺乳期怎么服用蒲公英通乳?
分享剖宫产全过程及恢复情况
孕妇吃喝水的注意事项
宝宝玩玩具时爸爸妈妈别破坏他的
孕妈安全吃野菜的小贴士
宝宝长冻疮痒又痛怎么办
冬季宝宝穿衣室内室外各不同
怀孕期间妈妈多吃这个宝宝眼睛大
给宝宝掌握穿衣服的度有这么两个
宝宝拉肚子时的错误护理方法
顺产后的妈妈们应该注意事项
准妈妈必看宝宝性别不用查一步便
宝宝洗澡前的准备
赶紧收藏孩子生病前会发出这些信
孕38周胎死腹中孩子发出求救信
孕期自己纠正乳头内陷的方法
孕妇吃猪油有什么好处?
孕妇吃抗生素的注意事项
宝宝洗澡放了这个全身起红点
准妈妈去医院生孩子的时候都要带
破水了害怕吗?产科医生教你这样
孕妇牛奶你是怎样选择的呢?
3岁以下小儿不宜服用复方甘草片
想生男孩应掌握性交的深浅
这些零食适合孕妈妈食用
小儿发热的中医外治法
新生儿喂养法则妈妈你知道多少
八个月宝宝如何早教呢?
如何判断早产儿脑瘫
孕妇可以吃花生酱吗花生酱有哪些
孕前补叶酸的5个要诀
孕妇不能吃的食物生豆类
孕妇多吃鱼降低胎儿早产率
怎样让宝宝过一个暖和的冬季
宝宝冬天脸红擦什么面霜好
高龄产妇为生二胎产后大出血
樟脑丸对孕妇有害吗?
什么是产后恶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