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全世界公认的宝宝最好的食物,随着人们的科学素养提高,越来越多的妈妈开始重视宝宝的母乳喂养。随着母乳性黄疸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甚至跃居为新生儿黄疸的首要原因。这让不少的妈妈对母乳喂养产生了疑惑,不少的医生对母乳性黄疸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偏差,今天小编就讲讲母乳性黄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是50多年前首次提出来的,是指发生在健康足月儿中、与母乳喂养相关的一种常见的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胆红素血症。黄疸通常发生在婴儿1~2周,有些甚至可以持续到12周,根据研究调查表明,母乳喂养的宝宝比配方奶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发生黄疸。
母乳为何会更容易引发黄疸,这个在医学上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母乳性黄疸对宝宝的健康并没有多大的伤害。
母乳性黄疸分类母乳性黄疸可以分为两类: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和迟发性母乳性黄疸。
早发性母乳性黄疸:早发性母乳性黄疸主要发生于宝宝出生的3~4d,多数情况是由母乳喂养不足引起的,通常持续1~2周,胆红素水平在205~342。
迟发性母乳性黄疸:迟发性母乳性黄疸主要发生于宝宝出生的7~10d,通常会持续6~12周。迟发性母乳性黄疸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宝宝一般生长发育都比较良好,黄疸程度一般都比较轻。
需要停掉母乳吗?一听母乳性黄疸,很多妈妈就会想着给宝宝停掉母乳,就会缓解宝宝的黄疸症状。甚至有些医生也会建议暂时先给宝宝停掉母乳,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宝宝的黄疸症状。
但这是个误区!
要完全诊断宝宝是否为母乳性黄疸目前并没有很准确的手段,只能采用排除法将引起黄疸的病理因素(比如溶血病、败血症、头颅血肿等)全部排除才能确诊。
通常医生建议的停掉母乳72小时,也仅仅是为了确诊母乳对宝宝黄疸的影响。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关于黄疸的最新指南表示,轻中度的黄疸不用停止母乳喂养,减少宝宝母乳的摄入伴随的热卡摄入不足和脱水可增加宝宝黄疸的严重程度,得不偿失。
美国儿科学会的指南同时指出,临床医生应该鼓励新妈妈每天母乳8~12次,有利于胆红素的排出,增加母乳喂养频率可减少严重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指南同时反对给未出现脱水症状的黄疸宝宝服用水和葡萄糖,意思就是葡萄糖对治黄疸根本没用,黄连水更加没用!
宝宝黄疸该怎么办要治疗宝宝的黄疸其实很简单,坚持母乳喂养是最重要的,增加母乳喂养的次数可以促进宝宝的排泄,排除体内多余的胆红素。
对于宝宝病理性的黄疸,根据医生医嘱进行蓝光治疗。很多妈妈觉得阳光中也含有蓝光,所以认为给宝宝多晒太阳有很大的帮助,其实阳光中蓝光的含量很有限,对宝宝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反而宝宝长期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中对皮肤伤害很大。
上一篇:爸妈要如何呵观察和护理黄疸宝宝
下一篇:新生儿脑水肿的病因,新生儿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