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优秀教师给中国家长的十条建议:
一、尽量表彰孩子。孩子具有必然的自信心,才会肯去学习。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觉到他在学习上取得了必然进步,哪怕是改正一个缺点。
二、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家长要多询问孩子比来学习了什么,掌握得如何等。
三、经常给孩子制订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可以使孩子感觉到能够做到,孩子有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孩子发挥出潜能。
四、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望。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孩子练习。
五、资助孩子树立责任心。让孩子学会洗碗、洗手帕,整理本身的床铺、用具,尽到本身的那份责任。
六、在孩子面前做楷模。
七、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教师,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教师。
八、定下家庭学习规矩,而且自始至终执行,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息习惯。
九、引导孩子善于提出问题。要培养孩子多问为什么。
十、要使孩子重视上学,尽量制止孩子缺课的情况发生。
如何培养一个有灵性的孩子:
一、模式教育,让优等生成了问题生有这样一个女孩子,读小学时,老师在上面讲课,她鄙人面玩,为了这个,不知道被老师轰出教室多少回。可她倒好,老师把她轰出教室,她就正好看蚂蚁兵戈。
别人问她为什么不听讲,她说:咳,老师讲的那点东西,有的我一看书就会了,有的上课听听就会了,可老师呢?反反复复地讲呀,反反复复地练呀,烦着呢!她当时被老师认为是问题学生
可就是这个问题学生,从北京八中以优秀的成绩结业后,远赴美国读本科,一年后又因突出的成绩脱颖而出。在全美的一个化学竞赛中名列前茅。大学结业,有7、8所知名大学发来邀请函。最后,她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读研究生。
这个事例反映了当前学校传统教育的毛病。传统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模式教育,他们忽视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对学生制定统一的目标,用同样的教材,做同样的练习,要求同样的步伐,用同样的试卷。这样就一定导致优等生吃不饱。硬逼着孩子反反复复地讲,反反复复地练,只让孩子觉得别扭而厌学,使孩子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消失殆尽,失去孩子原有的灵性,能够培养出一个高分低能的学习机器都算是不错的了。
这个女孩很幸运地进入了北京八中少年班,该学校以善于培养智力超常的儿童著称,学习环境宽松,能发挥孩子们的个性优势,使这个问题学生成为了优等生。
二、宽松环境,发挥孩子个性优势
北京八中还有一个男孩,读小学时不爱做作业,他的道理是:作业不就是让我们练习嘛,我懂了,为什么还要做? 她妈妈先去找老师商量,孩子都会了是不是可以不做,老师没有同意。后来妈妈就模仿儿子的字体天天帮着他做作业。妈妈认为:重复劳动会把孩子的创造性磨灭了。据说就是这个孩子让少儿班的老师定了条规矩:通过老师测试的孩子,可以不消做作业。
更有意味的是:这个男孩有个小表哥,小时候和他的智力差未几。小哥俩曾比过看谁爬墙的措施多,结果是不分昆季。可是表哥在做作业时常因为错写了一个字就被罚写100遍。到后来,他的精力被这种惩罚罚没了。
练习并不是越多越好的,题海战术也许短期内会使孩子得到高分,却会加重孩子的负担。孩子作业的量以应以掌握知识为目的,适本地复习以加深印象。由于学校安插的作业是以大多数同学为尺度的,因此,在孩子已掌握了知识的前提下,可充许孩子不做作业。不要欺压孩子去做那些简单重复的标题问题,那样会将孩子的学习优势当成缺陷而磨掉,导致孩子的厌学情绪。少做点标题问题可让孩子把重点放在培养学习能力上,孩子的后劲将是很大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需要有安然平静的心态,不要把分数看着唯一。
三、期望过高,让孩子苦不胜言
扬扬成绩很一般,但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便想法让孩子进了名牌中学。这个学校都是各个小学的尖子,每年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都在95%以上。初中三年,扬扬承包了所有的全校倒数第一名,最终还是没有考取抱负的高中,又留下来复读。
像扬扬这种情况大家可以想象得到他在学校的处境。进入重点学校或重点班能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固然有它的好处,但如果长期让孩子处于那种的差距很大的学习环境中,容易让孩子丧失信心。像扬扬这样的孩子如果到的是普通中学,就不会有这种懊恼了。
有一位网名叫苦心的人,他说:孩子进入中学后,每天做作业要到晚上22:30或23:00摆布,周末的时间也全用上了,可还是完不可作业。经常出现前课的单词未记完、以前的数学内容未掌握的情况。每晚搞得太晚,疲惫不胜,又影响了新的课程的消化。我说:如果他实在完不可作业,就暂时和老师联系一下,少做几题,集中精力把标题问题真正弄懂。还有人劝他离开这个学校。可他觉得,这就说明他失败了,心里难于接受。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肯正视本身孩子的差距,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只能把孩子弄得疲惫不胜。要按照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要让孩子跳起来能摘到桃子。像这位网友的孩子,应该把学习目标定在掌握基本概念上,让孩子先做相对简单点的标题问题,如练习册上的A类标题问题,在数量上也可少一点,把标题问题真正弄懂。其实基本概念就在A类标题问题中反映出来,做标题问题关键在于弄懂而不在于多,考试时基本概念题占有相当的份量。惟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前进。
四、因势利导,让孩子享受学习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因为成长环境以及自身的原因,不光水平参差不齐,学习风格也会差别,这就要求我们有灵活的教育机智,因势利导。这样,孩子才会处于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要充许孩子选择适合本身的学习方式。如有的学生喜欢通过讨论强化本身知识,也有的学生喜欢静静地独自思考。对前者我们应尽量营造一个讨论的氛围,而对后者,我们就应给他们提供一个平静的学习环境。还有的孩子喜欢通过构词法来资助记忆英语单词,而有的同学则善于通过阅读来增加词汇量。对前者我们可给孩子提供有关构词法的书籍,对后者则须提供一些水平相当而又有趣味的英文阅读材料。有的孩子喜欢做摘抄,而有的孩子却习惯反复阅读所喜爱的文章,这都能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所以对后者就纷歧定非得要求孩子去做摘抄,提供一些相应的课外书籍让孩子读同样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要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按照孩子的兴趣喜好,找准切入点,引导孩子。如有的喜欢追星,可通过给他们讲解明星们是如何成功的,以激发孩子积极上进之心;如对个性强,便宜力也相应强点的孩子,可让他们本身制定相关规定,这样,孩子觉得受到了尊重,就比力能自觉地遵守了;而对于自控能力相应较弱,却喜欢戴高帽子,也相对比力听话的孩子,则可用表彰与惩罚相结合的方式,给予适度的监督,以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
五、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能成材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刚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道路。一个学期下来,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奥托?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善的品德,也决不行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于是,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兴趣,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敏锐,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得到的评语是:非常遗憾:你在绘画艺术方面所体现的本质令人失望,将来恐怕难有造诣。面对如此鸠拙的学生,大家都认为他成材无望时,化学老师却发现他做事一丝不苟、耐性专一,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应有本质,因此建议他改学化学。瓦拉赫改学化学后,潜能被激活了,最终获得了化学诺贝尔奖。
成功专家罗宾曾说: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每个孩子都有本身的闪光点,作为家长,要有认清本身的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挖掘孩子的潜能,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每个孩子都能成材。
一个好的父母想造就一个孩子的好前程,春天提醒注意以下几点:
一:把孩子视为家庭的平等成员,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让孩子独立思考,自由选择。让孩子自由选择并不是说父母就无所作为,父母可以引导,可以资助分析,最终的选择权在孩子手里。如果孩子选择错了,她本身将承担责任,一旦意识错了,她能很快改正。如果是你帮她做的选择,即使对了,她也纷歧定会做的很好;要是错了,她会怨恨你,因为责任在你。
二:认真耐心的倾听孩子的意见,要与孩子做伴侣,家里就不克不及搞一言堂完全由家长说了算。尤其是遇到孩子有关的事情,家长必然要与孩子商议,听取孩子的意见,对的意见要接受,不合错误的意见要做出解释。当家长就家里的某件事做出决按时,也应征求孩子的意见,这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会感到本身是家里平等的一员,在以后会积极为家庭着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事情本领的完成。
三:争取理解孩子,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孩子的愿望,尊重孩子的选择,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同时也要向孩子敞开本身的胸怀,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思想,感受父母的喜怒哀乐,争取孩子的信任和理解。这不但能资助家长真正成为孩子的伴侣,并且有助于家长更好的引导孩子成长。
四:对孩子成长的过成中要用摆实事、讲道理的方法。不要轻易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发指令,要尽量引导孩子去思考。要多关心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对于问题,应通过谈话、协商,取得彼此间的沟通和理解,最后求得公正合理的答案。
五:做孩子的伴侣,并不料味着要放弃原则,迁就孩子的错误。我们强调给孩子发展兴趣喜好的自由,但并非自由放任。应该驾驭必然的标准、提出严格的要求。孩子确是错了,就不克不及任何迁就,必然要严肃指出,并做出相应的解释,以免下次重犯。如果是本身错了就敢于向孩子承认。要用本身的言行、作风给孩子做出楷模,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六:主动和孩子交流心里想法。与孩子沟通,目的是要增进相互的了解将本身的见解和要求向孩子说清楚让孩子明白父母的意思,即是沟通。其实仅仅如此是不敷的,因为那只是单向性的,目的只是让孩子了解父母,要求孩子能做到父母所期望的。这些父母是否想过:你们要求孩子听话和了解你们的意思,但你们有没有了解过孩子的想法?沟通,要求父母主动将本身的内心世界向孩子表达,同时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互相倾听,互相了解。这样,才能了解孩子心中的所思所想,而后对症下药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孩子健康成长。
最好不要对孩子说下面十句话:
1.你为什么就不克不及够象-----
孩子被对比,很可能增加他们本能的敌对情绪,甚至耿耿于怀.
应该向孩子讲清楚你的具体要求.重点放在你希望他改变的不良行为上.
2.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被话刺伤的孩子只会心生背叛,把事情弄得更糟.
要和颜悦色,耐心讲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3.你简直笨到家了
这话只能使他们的心灵受到极大伤害.有的因此产生自卑感,不求上进.
家长正面积极的鼓励和卓有成效的资助,才是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和掌握生活本事的根本方法.
4.走开,能不克不及让我平静一会儿
会使他们觉得本身是多余的人,产生无以名状的孤独感.
倘若你的确想独自呆一会儿,可以耐心向孩子解释:我很乐意与你在一起,只不外现在太忙,请原谅.
5.少罗嗦,闭嘴
孩子会认为父母对我的意见一点也不重视.长此下去,孩子会变得毫无主见,依赖性极强,把本身看成一个无足轻重的人.
6.老老实实去做,否则-----
空洞的威胁最终将损害家长的威信.孩子反而会继续本身的不良行为.瞧你怎么办.
最好措施是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偿罚手段.
7.妈妈求你了
教育最怕出现奖励不管用,惩罚不克不及使.孩子软硬不吃,但千万别说妈妈求你了.说这话就意味着父母缴械投降,孩子会从心里更加篾视你
8.我没本领
和孩子谈话时把本身的自卑感暴露无遗.绝大多数孩子的自卑感是由家长诱发的.
父母如果能坚定自信,乐观向上,那么孩子对未来也是充满信心的.
9.揍死你
当你说这话时,评释你再也拿不出什么好措施了.这是一句根本无法兑现的大话.孩子并不会因此而停止他的活动.
10.你滚吧,想去哪里去哪里
最后通牒式的话让孩子没法应对,他虽然不想离家出走,但更不想就此低头.任性的孩子可能会逞一回英雄,真的离家出走了.
应明确指出孩子的错,即使在批评的时候,也应让他感到父母的慈爱和关切 .
你的孩子,你不管谁管?
你的孩子,你不爱谁爱?
请你别忘了每天把这份礼物送给孩子们:
1.让孩子无拘无束
2.教孩子关心别人
3.发自内心地大笑
4.表彰得有技巧,鼓励孩子自信心
5.让艺术走进孩子心灵
6.微笑,让孩子懂礼貌
7.适时地让步
8.给孩子展现本身的机会
9.教孩子鉴赏他拥有的东西
10.让孩子掌握新的技能
11.教他控制本身的行为
12.教孩子懂得为本身的行为负责任
上一篇:如何培养孩子专注精神的建议
下一篇:儿童表现背后的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