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放假一定要写“假期作业”?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谁说放假一定要写“假期作业”?

谁说放假一定要写“假期作业”?

2016-12-21

谁说放假一定要写“假期作业”?1

假期来临的时候,就是数以千万计家长和孩子为假期作业而纠结痛苦的时候。暑假以来,我在接受媒体采访中和收到家长们的来信中,总被问到这个问题:孩子不想写假期作业怎么办?对这个问题,我一直以来所能给出的回答就是,请交给孩子自己安排,允许他们安排不好,也要允许他写不完。如果担心到学校不好交代,家长可以代写。总之就是不要让暑假作业为难孩子,避免孩子对学习产生逆反情绪,这样才有利于他新学期对学习有基本接纳的心态。

一假期还是假期吗?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假期的基本含义是排除工作的;如果在这个时间有的人还必须得工作,那就是一种非正常状态,需要领双倍工资来补偿。包括学校的教师,放假也意味着休息,为什么单单是孩子们,最需要自由和玩耍的孩子们,他们的假期却没有真正的自由和放松,必须背负一项天天都要进行的工作写作业。

这么多年,似乎很少有人思考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矛盾。我们根深蒂固地认为,学生的任何休息日都必须是有作业的,就像裤子必须有两个裤腿一样。所以,作业是那样自然而然地出现在孩子的每一天里回家有家庭作业,周末两天有更多的家庭作业,五一、十一小长假有足够多的作业,较长的寒暑假有更多的作业365天,孩子们哪里能休息一天?!

整个人类社会的假期越来越多,无数的成年人享受到了假期的舒适,近二十年,我国在假期设计方面进步非常快,到目前,大体可以和国际接轨了。但是,我们的孩子,在近二十年中,假期却被越剥夺越少。到当下,中小学生不但没有了假期,而且假期往往要被填塞进比平时更多的学习任务。除了要把学校布置的数量不小的作业完成,还要上各种补习班、才艺班、特长班等。他们的假期甚至比平时还要累。

面对孩子,人们已忘记了假期的含义。以至于假期要不要上补习班,在当下居然成了讨论不清的话题。

这其实是个简单的常识判断。我们只要想一下,全世界的学生和教师为什么都要有假期,这个设置最初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和心理基础,那么答案就出来了。假期是人为设置的,却是自然告诉人类的。

现代教育引入我国后,假期自然也被引进来了。估计在最初的假期中,老师偶尔也会给孩子布置些作业,但一定很少。大家首先知道,之所以放假,就是要孩子们过一段完全不同于学校生活的自由日子,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在接下来的新学期能正常面对新的学习生活。可惜的是,人们后来忽略了自然的用意,慢慢地把当初设置中作业这个可有可无的小细节保留下来,并在多年的演变和重复中,误以为这细节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并渐渐放大其功用,让写作业占用了太多的假期时间。

当下,在我国,假期已不是假期,中小学生的假期已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学期。

二作业之痛是孩子最痛

有人说,童年消失于上学的那一天。也有人说,人生的不幸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这些略有偏激的话在当下也是事实。家庭作业在制造中小学生的不幸中,扮演了一个极重要的角色。

孩子们一上学就掉入作业的漩涡中。他们因作业而失去玩耍的时间,因作业不断地遭遇家长和老师的训斥,因作业丧失尊严和快乐,失去自信和创造力。作业首先伤害的是孩子的学习情感,使许多孩子永远地不爱学习了;进而伤害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如果我们不虚伪,就要敢于承认这个事实:大量无聊的作业不但无益于学习,而且变得有害,绝大多数的孩子已被作业捆绑得遍体粼伤了!更要命的是,现在幼儿园也开始模仿小学这套作业机制,刚上小班的孩子,居然天天也有家庭作业。孩子们被伤害的时间提前了!

如果职员经常被老板强迫在该休息时加班,他会反抗。反抗的人多了,那么老旧的意识,乃至整个社会相关的政策及法律制度就会做出相应调整。孩子们是弱势群体,他们即使身受某种摧残,也无力去申诉和反抗。这些年,因为作业导致儿童自杀的事件发生过多少起,人们只是习惯到当事人身上问责,或归因到生命教育的缺失,很少有人想到繁重的作业本身就是最大的隐患。

害怕死是人的本能,珍惜生命其实不需要去教育。如果一个人没有痛苦到极限、害怕到极限、绝望到极限,他是不会去自杀的,孩子更是这样。作业之痛已成为孩子最痛,他们小小的肩头已不堪负重!

来找我咨询的家长,大多数是他们的孩子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有的已经处于神经病的边缘。这些孩子一般都比较大了,至少上初中或高中了。在对孩子成长状况的询问中,我几乎从所有案例中看到了一个共同的细节:从孩子一上学,这些家长就在写作业、考试成绩方面投注过多的热情,然后对孩子进行错误的管制,长期在学习问题上和孩子纠结不清,一点点伤害孩子,一步步把他们推入痛苦的深渊。家长花了很多功夫,可到头来,却惶恐地发现,他们的孩子不但学习没搞好,心理、道德方面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面对这些被永远伤害了的孩子,我在痛心之余总会想,假如没有家庭作业这个东西,孩子们受到的伤害就会小很多;中小学生自杀率及心理疾病发病率就会至少降低一半。

三作业不过是一种习惯

每个成年人都从童年中走过,请返回头想一下,真诚地回答:中小学时期,尤其小学时期天天布置的家庭作业、寒暑假作业对我们的学习真有必要吗,它让我们的学习状态更好更稳定,还是仅仅给年幼的我们添一些麻烦?

我们大体都清楚作业是怎么回事。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随便找一天,随机抽取全国各级各类中小学当天各科的作业,然后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些作业的必要性。可以肯定的是,绝大多数作业是无意义的,它们对儿童的学习少有积极意义,总体效果不是零,应是负数。

回家多写作业就可以让孩子学得更好,这不过是一种物理意义上的推断,表面上合乎逻辑,实际往往不成立。物极必反,太多的作业就是反教育的。

我曾看到一个案例,美国一位教育家做了一个试验。他选择了两所水平相当的学校做实验,一所学校按常规进行教学,即孩子们在学校只是上课和写作业,类似我国现在的学校状态;另一所学校的孩子们学习半天,活动半天。活动内容就是做手工,有木工、缝纫、烹调、养植等,没有书面作业。结果,几年后,两所学校的成绩不相上下,但后一所学校的孩子们综合能力明显高于前一所学校。

当下,似乎所有的人从内心深处都在厌恶作业。孩子在作业中痛苦挣扎,家长在对孩子作业管理中生气,教师在繁重的作业批改中劳累,整个社会在呼吁减轻学生的负担但没有人敢质疑作业存在的合理性。多年的习惯,使作业在人们眼中太过神圣,尽管很多教师和家长自己在儿时也并不喜欢写作业,但成年后,却有根深蒂固的作业崇拜情结。包括孩子们自己,当他们不想写作业时,他们根本不会想到是这作业不该写。他们只会认为是自己有问题,自己不够用功,不是好学生。

我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有篇文章是《替孩子写作业》,单是这个题目已对一些人的思维定势形成挑战。确实,我当年替女儿写作业时,有的人听说后,很有些嗤之以鼻,等着瞧我的好看。现在,有的家长即使看了整篇文章,仍然会说,虽然你说得有道理,但你女儿学习好,所以你可以替她写作业。我的孩子本来成绩不好,不写作业怎么行。

我近几年认识了几个很优秀的家长,他们的孩子都品学兼优。我们交流了一些家教经验,发现大家几乎都替孩子写过作业。我还从媒体上看到几个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孩子的报道,他们的家长在谈到对孩子的培养时,居然也提到常常替孩子写作业。所以我感叹:好的家庭教育都是相似的

并非家长替孩子写作业这个行为本身有什么教育意义,这些家长共同要做的其实是另一件事:把孩子从作业的奴役下解救出来,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孩子节约时间。大家敢于这样做,因为有共同的心理基础:实事求是。当家长们坦然地替孩子写作业时,其实已经勇敢地承认,作业不过是一种习惯,并不是必需。

四应取消家庭作业

每一种作业本身大体都没有错,错的是人们对它的态度和使用方式。正如人体生长和健康需要营养,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哪一样给得太多太满,身体相应的功能就会出问题。过剩的营养是杀手,无孔不入的作业也是隐形恶魔。

现在孩子们生活的内容极大地丰富起来,课程以外可学习的、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而且,学校课程学习本身就应该在学校完成,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延伸进家庭中,尤其对于低幼儿年龄的孩子来说。那么,家庭作业这个无聊的东西,是不是也该被弃置不用了?

在这里,我想明确地提出一个建议,这个建议不是提给家长们的,首先是提给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第一,取消小学生、初中生的家庭作业(日、周、寒暑假所有书面作业),孩子们的日常作业,要控制在在校时间可以完成的量以内;第二,绝不允许以传统的上课方式教幼儿园的孩子们学习拼音、数字计算、英语单词之类的内容,当然更不可以有书面作业;第三,高中生已比较成熟,学习状态已比较稳定,而且考虑到我国高考的特殊性,高中阶段可以布置选择性书面作业,写什么应让孩子有自主权。

最后说明的一点是,取消作业后,并不意味着学校功能在假期中的缺失,学校可以指导性地布置各类活动作业。首先是阅读。因为孩子们平时没有完整的阅读时间,假期正是阅读的好时机,学校应想办法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阅读,为学生阅读提供各种条件,如开放学校图书馆,或组织小组阅读活动。学校还可以和社区、家庭合作,开展各种活动,如社区服务、体育活动、娱乐活动等。

取消孩子们的家庭作业,不是不体恤家长们对孩子成绩的渴望,不是不顾及孩子的未来;这样的提议,恰是出于对孩子们一生发展的考虑,恰是为了使他们成长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热爱学习、能力出众的国家和民族的优秀人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与“谁说放假一定要写“假期作业”?”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谁说放假一定要写“假期作业”?”还看
宝宝智力低下的七大方法
培养宝宝艺术气息的6个好方法
5款小游戏帮助宝宝轻松识字
孩子为何学啥都三分钟热度
揭秘孩子不愿你提起的四件事
猜你喜欢
婴儿心理特点
怎样给学龄前孩子们立"规矩"
父母离家早孩子心理健康差
婴儿"偏心"怎么回事
如何培养宝宝的安全感
妙招让“叛逆”宝宝快乐转型
越出格的孩子更容易抑郁
1-3岁宝宝的人际交往特征
正确把握宝宝的依恋关键期
儿时常被体罚心理易扭曲
幼儿学乐器多大最合适?
打造快乐宝宝的八大宝典
勿以成人之心度孩子之言
如何看待孩子胆小的毛病
英国:母亲童年经历影响孩子智力
新生儿的心理卫生
开启宝宝社交能力的5个策略
如何教孩子抗拒诱惑
培养孩子的情商请别忽视六大要点
用爱和智慧唤醒封闭的孩子
如何与家里的犟孩子好好相处?
孩子性格孤僻的表现及引导
孩子太害羞怎么办?
破解宝宝的8种难搞行为
7招培养孩子乐观开朗性格
父母要谨防早教“跑偏”
孩子恋上父母的床是妈妈的错
请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
父母过度关切孩子不善交往
心理发育过程
三步骤让任性孩子变乖
孩子闹脾气父母如何应对
对待闹脾气宝宝的策略
如何帮助宝宝克服恐惧?
家长如何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
宝宝逆反心理的处理方法
婴儿情绪,家长你知道多少?
每天给孩子三个拥抱
可培养宝宝自控力的四类游戏
缓解叛逆期亲子冲突
宝宝健康心理家长须注意8个“不
家长如何矫正孩子的任性?
喜爱哭闹宝宝的心理分析
宝宝学爬行你需要知道的5个问题
孩子眼中的世界
如何对付幼儿三大常见情绪
颜色喜好可预测孩子性格
孩子怕生的主要原因
宝宝性格孤僻源自父母教养不当
宝宝六个月大可以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