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美食的结合:七夕巧饼制作全过程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传统与美食的结合:七夕巧饼制作全过程

传统与美食的结合:七夕巧饼制作全过程

2016-08-05

农历七月七马上就要到了,如今,这个节日因为牛郎织女的故事被浪漫地演绎为“中国的情人节”,过去的人们,是否在这一天有这样的情愫呢?在这样一个节日里,给孩子们做这一道传统的小点心,让他们记住这世代相传的民俗,感受节日里的亲情与温馨!

七夕传统点心---巧饼(巧果)

原料:面粉250克,糖25克,酵母2克,牛奶125克

工具:巧饼模(木制)

做法:

1. 将面粉,糖,酵母,混合均匀后,加入牛奶,充分揉成光滑的面团(多揉一会儿,组织更细腻),覆盖发酵;

2. 发酵至1.5倍大时,取出,再充分揉面,排出气泡,重新揉成光滑面团;

3. 将面团揉成长条形,分切成若干个小剂子;

4. 将模具内先撒满面粉,转匀再倒出多余面粉.(防粘处理);

5. 将小面剂子放入模子内,按压结实,用利刀沿模子表面平切去多余的面后,再按压结实;

6. 将模子反过来,敲案板,扣出小面坯;

7. 依次做完其他;

8. 平底锅小火加热,将生坯从边缘开始逐个摆入(稍微间隔出一点距离,防止膨胀粘连),最后放入中间位置;

9. 小火干烙至两面上色均匀即可。

温馨小提示:

1. 做巧饼为胶东"七夕"的习俗.巧饼,也叫"巧果",做好的巧果用红线穿起来,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做零食吃.平时,妈妈们可以买来这些可爱的小模具,给孩子们做些讨巧的小点心,变着法子让他们多吃一些主食。

2. 没有巧饼模,完全可以用月饼模啊,其他你有的小模具,都可以。

3.面团要多揉,可以使成品组织更细腻松软。

4. 发酵不能太大,否则会有酸味,万一发过头产生酸味,可以加少许碱面,揉进面团,揉均匀即可进行下面的操作。

妈妈们学会了吗?那就在七夕到来之际与宝贝们一起分享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与“传统与美食的结合:七夕巧饼制作全过程”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传统与美食的结合:七夕巧饼制作全过程”还看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除了分数我们应让孩子拥有什么?
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
小测试教你发现宝宝8大潜能
猜你喜欢
为什么不能过早教孩子识字(干货
这四种“坏行为”都是宝宝在变聪
三岁看大把握两到三岁宝宝的育儿
培养完美宝宝的七种教育方式
孩子玩耍也是在成长
孩子总发脾气,恭喜你,这是好事
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法
导致孩子说话晚的四大原因
孩子对色彩的选择会显现性格
如何面对幼儿的倔强脾气?
3-6岁幼儿的智力开发攻略
激发2岁宝宝好奇心的小妙招
上学有什么意义?看这位机智爸爸
孩子“3岁看老”究竟对不对?
厨房中的亲子互动锻炼BB感知
如果你是丧偶式育儿,那么这篇文
3-6岁别耽误了孩子的性别教育
7种小方法教您轻松锻炼宝宝手指
如何“刺激”幼儿的智力发育
玩具≠快乐培养正确育儿观
强化早教会让孩子变“笨”?
通过生活细节让宝宝变得更聪明
父母应让孩子享受玩的权利!
10个教育案例专治最让爹妈头疼
德国家庭的好习惯和好品质(永久
抓住9大敏感期让宝宝更聪明!
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及释义,
孩子性教育时间表(很详细,看了
误导孩子一生的20个坏习惯,真
针对宝宝血型制定早教攻略
1-2岁宝宝们的感官训练营!
打死也别让孩子跟这几种人做朋友
育儿大事别只让妈妈唱独角戏
开发幼儿右脑的八个小游戏
日本华人妈妈的十大家规,最后一
一位妈妈写给叛逆儿子的信,一定
这张家庭教育表,值得为孩子收藏
孩子的3大坏习惯,父母千万不能
宝宝的这8种行为家长如何去搞定
躺在床上就可以和娃High翻天
6个习惯会让孩子变笨甚至抑郁
把握宝宝语言爆发期引导宝宝说出
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四招见
如何纠正宝宝浪费的观念?
《欢乐颂2》:让孩子从小见世面
如何促进宝宝的语言发育
最易被忽视的三大早教误区
五种教育方法轻轻松松让你的孩子
学习钢琴可开发智力培养耐力
早期教育应注重“吃喝玩乐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