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直升机父母”吗?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你是“直升机父母”吗?

你是“直升机父母”吗?

2015-12-09

今天,你也许只是帮孩子准备幼儿园的作业,替他向新伙伴作自我介绍,那么明天也许就轮到你帮孩子投递求职简历,陪他参加面试

对孩子无所不管,随时在孩子上空盘旋,介入孩子的一切,当孩子有需要时立即给予补给,在孩子即将遇到困难时马上降落,为孩子解围无处不在,时刻准备着挺身而出的父母被称作“直升机父母”。 也许你对这样的“冠名”并不认同,觉得自己对孩子已经放手很多,然而“直升机父母”在家里、游戏场所随处可见——

场景1:“妈妈来啦”

——过度保护

3岁的晨晨在小区绿地跟小伙伴玩得正欢,他们准备向通往滑梯的铁架子进攻,比晨晨大一岁的伙伴,身手比较矫健。晨晨模仿着小哥哥的样子往上爬,可是爬到一半不敢再往上爬了,他又想往下爬,可是脚不知道往哪放。就在这进退两难时,妈妈出现了,一把把晨晨抱了下来:“妈妈来啦,你比哥哥小,这个你还不能爬。”一听到妈妈这么说,晨晨哇哇大哭起来

分析: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当他不小心摔倒了,会抬头看看大人的反应,如果大人反应比较平静,他会自己爬起来;如果大人大力渲染,过度紧张,孩子就越感觉痛,哭得越发厉害。孩子的哭,好像是哭给大人看的。“过度保护”传递给孩子的负面信息是:摔倒是件很严重、很痛苦的事,是自己不能坦然面对的。随着孩子的成长,这样的想法渐渐刻进了他的脑袋里,以后每当面对稍微高一点的铁架子便不敢动弹,只是因为怕摔跤。而更糟糕的是,他无时无刻不处在妈妈的保护下,所以他不知道如何向别人寻求帮助。

教育提示: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孩子的安全是父母的首要责任,但过度保护往往会束缚孩子的手脚,剥夺孩子自己判断的机会。在这个案例中,妈妈把晨晨抱下来这个行为没有错,错在抱的时机。妈妈应该等一等,给晨晨留下自己判断的时间,小脚往哪踩比较合适,如果他发现自己真的下不来,他会回头望向妈妈或者呼唤妈妈。这时妈妈再出现就对了,同时鼓励、肯定晨晨这一次的探索,约定下一次再来试试,看看能爬多高。这样,晨晨才会在攀爬活动中“吃一堑长一智”。

场景二:“没有带展示作业,都是你不好”

——包办

小然妈妈是个勤劳的人,孩子的事总是安排得井井有条,能替孩子做的从不让孩子动手。每天晚上都会把小然的小书包收拾好,看看彩笔带了没,再确认一下幼儿园布置的作业放进去没。而5岁小然,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有一天,小然从幼儿园回来,撅着小嘴,跟妈妈大发脾气:“展示作业没有带,被老师批评了,都是你不好”她还赌气不吃饭。妈妈也觉得很内疚,好像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

再比如,6岁的大辉,本来要和同学们一起代表幼儿园参加合唱比赛,可是临到参加比赛的前一天,大辉退缩了,哭着要妈妈打电话给老师。妈妈看着大辉嗓子都快哭哑了,只好出面帮大辉解围,“好的好的,咱们不去了,妈妈给老师打电话”,结果后来去幼儿园,大辉才知道同学们得奖了,回来又气鼓鼓的,怪妈妈没有带他去。

分析:两个孩子和妈妈出现的是同一个问题,本应由孩子负的责任反倒落在妈妈身上。坦率地说,收拾书包这样简单的事,应该让孩子自己做,更何况小然已经5岁了。不仅要教会小然自己收拾书包,更要让小然明白这是自己应该负责的事情。没有带作业是小然的错,可连妈妈也觉得是自己的错,这才是出了大问题。

再说到大辉,“打电话给老师说自己不去”,是大辉自己的事,结果妈妈替代大辉去面对,去承担责任。妈妈可以替代孩子做事,却不能替代孩子做人,不能替代孩子成长。我们不赞成家长逼孩子参加活动,去拿奖、争名次,但不代表可以无原则地放弃。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但也容易向孩子妥协,纵容孩子,这是“直升机父母”的典型特征。

教育提示:许多事情就是这样,父母凡事替孩子想得周全、管得周全,孩子就会什么都想不到,到头来缺少自我管理的能力,也没有自己承担责任的意识。孩子力所能及的事父母少些包办,放手交给孩子,把责任还给孩子。孩子做得不好也没关系,父母只需给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导,孩子尝试的机会多了,就能逐渐做好。

同时你不仅要教会孩子自己系鞋带、穿衣服、盛饭、洗碗,还要让孩子自己向别人说对不起、谢谢。给孩子机会去体验“我做的决定,我就要负责”,获得动手能力,建立自信心,品尝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失落

场景三:“以后咱们不跟他玩了”

——干涉

4岁的明明和东东常在一起玩。有一天明明拿着爸爸新买的遥控车到楼下玩,东东非常喜欢,“开”了一圈车后还想玩。明明不肯,想从东东手里夺回遥控器,东东就是不撒手,两人扭在了一起。这时明明妈妈跑过来,冲着东东说:“遥控车是明明的,已经给你玩了一次了,你别抢了,你真不懂礼貌。明明听我的,以后咱们不跟他玩了”说完,妈妈就把明明拽走了。

分析:小伙伴在一起玩,发生争执往往不可避免,在孩子心目中也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往往过去了也就忘记了。明明妈妈用成年人的思维不恰当地干涉了孩子们的争执,把简单的事情变复杂了;而且所下的判断给孩子之间的正常交往设置了一堵墙,反而容易使孩子产生社交恐惧。

教育提示:孩子在与伙伴交往中发生冲突时,父母大可不必过于焦虑,更不该急于干涉,甚至代替孩子作决定。要善于观察问题的症结所在,站在孩子的立场帮孩子寻找和解的办法,比如:“东东有什么好玩的玩具让明明玩吗?”或许两个孩子都能获得满足。要切记只是给孩子必要的提示,最终解决的办法还是由孩子自己讨论、自己选择,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与小伙伴交往。

结语

“直升机父母”的要害是对孩子权利的剥夺。结果是扼杀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弱化了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生存、发展的动力和能力。真的爱孩子,就别做“直升机父母”。把在日常生活中自我管理、承担责任、体验成功、尝试失败的权利还给孩子吧!在孩子的人生舞台上,他们才是主角。收起你不停转动的螺旋桨,不仅是自身的解脱,更是对孩子权利的尊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与“你是“直升机父母”吗?”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你是“直升机父母”吗?”还看
棍棒教育和赏识教育二选一
你知道吗?孩子一生中的“黄金八
这几件事不做好,又耽误孩子一年
孩子偶遇电视亲热镜头你会怎样做
导致孩子说话晚的四大原因
猜你喜欢
强化早教会让孩子变“笨”?
孩子性教育时间表(很详细,看了
抓住9大敏感期让宝宝更聪明!
打死也别让孩子跟这几种人做朋友
孩子偶遇电视亲热镜头你会怎样做
学习钢琴可开发智力培养耐力
孩子对色彩的选择会显现性格
孩子这5个小举动,竟是高智商的
7种小方法教您轻松锻炼宝宝手指
育儿大事别只让妈妈唱独角戏
这几件事不做好,又耽误孩子一年
如何培养孩子画画的兴趣
早期教育应注重“吃喝玩乐睡”
通过生活细节让宝宝变得更聪明
如何促进宝宝的语言发育
为什么不能过早教孩子识字(干货
如何面对幼儿的倔强脾气?
玩具≠快乐培养正确育儿观
日本华人妈妈的十大家规,最后一
这四种“坏行为”都是宝宝在变聪
一位妈妈写给叛逆儿子的信,一定
培养完美宝宝的七种教育方式
《欢乐颂2》:让孩子从小见世面
上学有什么意义?看这位机智爸爸
激发2岁宝宝好奇心的小妙招
父母应让孩子享受玩的权利!
3-6岁别耽误了孩子的性别教育
这张家庭教育表,值得为孩子收藏
三岁看大把握两到三岁宝宝的育儿
德国家庭的好习惯和好品质(永久
误导孩子一生的20个坏习惯,真
针对宝宝血型制定早教攻略
孩子的3大坏习惯,父母千万不能
10个教育案例专治最让爹妈头疼
你知道吗?孕妇情绪影响,危害胎
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及释义,
1-2岁宝宝们的感官训练营!
躺在床上就可以和娃High翻天
孩子总发脾气,恭喜你,这是好事
把握宝宝语言爆发期引导宝宝说出
如何纠正宝宝浪费的观念?
如果你是丧偶式育儿,那么这篇文
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法
6个习惯会让孩子变笨甚至抑郁
厨房中的亲子互动锻炼BB感知
宝宝的这8种行为家长如何去搞定
最易被忽视的三大早教误区
导致孩子说话晚的四大原因
五种教育方法轻轻松松让你的孩子
孩子“3岁看老”究竟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