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人眼中的中国教育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一位美国人眼中的中国教育

一位美国人眼中的中国教育

2015-12-07

一位娶了中国太太的美国先生对我说:“以前,我总觉得中国人比我们聪明,现在我才知道,原来中国父母永远在逼孩子读书,他们的职责是教育出学业最优秀的子女来,甚至连孩子的暑假也不放过。”美国父母呢?他们的职责是让孩子真正享受自己的童年,去运动,去交朋友,去野游,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当然,这样的教育,也免不了使孩子变得放任自流了。”

几个嫁了美国丈夫的中国太太也跟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抱怨过这个问题,小倪太太说:“我的丈夫是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系毕业的博士生,他的写作能力可以说是美国一流的,但是,我们孩子的小学作文,连班里的中等水平都不能达到,你说这个父亲,不仅不会著急,还要劝我说等孩子长大了,就会自然写好的,再说,孩子是孩子,我是我,怎么能比呢?”可是你忘了你是他们的父亲啊?

小华太太说:“我老公从不帮助孩子做功课,但是,如果孩子出了错,他也不给孩子正确答案,他会让孩子再想想,他认为,人哪有不犯错误的,不出错,怎么提高?而且,我如果是老师,孩子学校的老师做什么?”

小菲太太说:“我丈夫见我批评儿子学习不认真,马上会替儿子讲好话,说儿子已经非常好了,只要我提起美国小学数学课怎么简单,老公即刻反驳说儿子如何比老爸聪明,儿子周末去上中文学校,具体学得怎样,他不管。他认为儿子可以牺牲周末玩的时间,已经实在了不起了。”

我家所属的地区学校, 25人的小班,每个班上至少会有一位华裔子女,全校至少会有三四十位华人父母。但是,每次学校家长会号召的义工服务,我常常是寥寥无几的华裔父母之一。也许是社会活动与学业无关,所以华人家长不需要重视。

华裔父母之间总以子女的学习成绩为荣耀。美国有一个中文月刊,其中一个栏目是刊登一位优秀的华裔学生,资料要孩子家长准备。不可思议的是,每期都会有无数位竞争者。我以为,仅仅因为孩子学业而一定要孩子见报,是与美国主流社会的价值理念有差异的。美国父母之间谈孩子的学业不多,孩子的成绩更是自家的事,别人管不著,而体育、课外活动,学科中遇到的老师的趣闻却是孩子妈妈之间言谈的主题。

我发现中国家庭教育出的孩子,很多都有两面性,在父母和老师面前是一个样,背著他们又是一个样。强烈的压抑下,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要用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宣泄。比如,在上大学前被家里管制惯了,进入大学之后,就像一只出笼的小鸟失控了。有的会大玩特玩,有的一下子没有人安排日常生活,不知如何是好。

中国教育里到底缺少什么?尽管我们一再强调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多么扎实,美国孩子的数理化有多么差劲。但是,为什么一旦进入美国社会,那些学业优异的华裔孩子,除了从事科研,做个高级打工白领,大多数都碌碌无为呢?

我想原因有许多,部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强化提高,不是永久性的,即使初期超逾别人,但是当大家都起步后,前者的优势就消失了。因为被强压后学习到的知识、思维、逻辑和推理,是被动的。

其二:中国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被支配、被指责得太多,会变得脆弱,他们最怕犯错误,最怕失败,所以为了避免错误,反而放弃了提出问题的机会,放弃了在失败中学习的过程。长大后,孩子不仅失去了创造和想象的能力,而且会变得患得患失。在当今竞争如此无情激烈的世界里,唯有强者方能出成就。

其三:中国父母不是爱孩子的真实,而是爱他们希望孩子所要成为的样子。没有给孩子一个想成为自己的空间,而是别人怎么做,孩子也要怎么做的盲从产物。兴趣对于大人和孩子同样重要,想做的事,别人不让做,他也想做,不想做的事,只会事倍功半。

其四:尊重孩子,把他看作一个平等的人,与你享受平等的说话权利,批评权利,反抗权利,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更不一定会有出息。

当然还可以列出其他方方面面的100项,话说回来,不是美国父母好,中国父母差,而是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广。彼此借鉴,有益无害,美国父母还在向中国父母学习如何管教孩子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与“一位美国人眼中的中国教育”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一位美国人眼中的中国教育”还看
认识愤怒
改善BB害羞要做好六件事
隔辈育儿常遇的10矛盾
别让尊重孩子变为顺从
看《功夫熊猫》学育儿
猜你喜欢
3岁前宝宝必须纠正的性格
顺应婴幼儿从依恋到独立的规律
发展儿童同情心
抓住儿童性教育的5个关键期
缺乏耐性孩子的特征
爱哭闹宝宝的心理解读
孩子害怕时家长怎么做
宝宝怕生妈妈该如何应对
儿童孤独症早期识别
如何让胆小的儿子变胆大?
夸奖是提升孩子自信的良言
孩子不快乐,你能读懂吗?
让爱从小充满孩子的心灵
怎样教会孩子善解人意
六招帮增强孩子自信心
尊重宝宝创造的童话世界
妈妈太强势,影响孩子性别取向!
母爱可改变婴儿的性格和心理
父母不要忽视宝宝的自我和自尊
怎样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
常挨打的孩子易心理变异
做好六件事改善宝宝害羞
快速的时代,更需要“慢养”孩子
美国人是怎么带孩子的?
婴幼儿也会精神抑郁
训练宝宝好奇心的N种方法
宝宝缺少安全感有这些表现
用心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
告诉你孩子的七个底线
培养儿童心理健康,应注意十点
孩子欺软怕硬怎么办
宝宝的心理压力如何缓解
孩子哭闹到底该不该抱?
揭秘:宝宝爱打人的3大根源
过分疼爱易引起宝宝心理障碍
美国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
宝宝5大人际交往难题
潘多拉效应的早教启示
莫忽视孩子的成长烦恼
培养自控能力,不同年龄宝宝区别
幼儿时期的6个情感需要
如何让宝宝学会“不认生”
要孩子听话,请先处理好他的情绪
“恋物症”不能说断就断
哪些声音给会给婴儿安全感
给孩子添点耐性
孩子的喜怒哀乐,家长你读懂了吗
独立意识要从娃娃抓起
依恋行为有利孩子心理健康
宝宝的阅读习惯从可以竖起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