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宝宝轻松看病5窍门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带宝宝轻松看病5窍门

带宝宝轻松看病5窍门

2015-12-03

孩子明明烧了两三天,医生为什么还说不要紧?要不要换家医院去看看?是不是挂个专家号?输液会不会让孩子好得快一些?去看病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宝宝总是很恐惧医生,该怎么解决哭闹问题?……太多的问题,都是爸爸妈妈们带孩子看病时产生的疑惑。其实只要掌握这些窍门就能让你和宝宝快乐就诊,宝宝早日恢复健康。

带孩子看病过程中,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

遇到孩子突然生病,38%的人会不假思索马上带孩子去医院。

84%的人走出医院的大门之后,才想起来很多应该问医生的问题还没有问。

63%的人在孩子的一次病程中,去过2~3家医院或看过2~3个医生,不但频繁换医院,还频繁换药。

44%的人不关注医生开了什么药,搬回家才发现许多药家里就有。

38%的人以为孩子的病不轻,但医生却说没事。

20%的人回到家里就忘记了药该怎么吃,孩子该怎么护理……

孩子明明烧了两三天,医生为什么还说不要紧?要不要换家医院去看看?是不是挂个专家号?输液会不会让孩子好得快一些?去看病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宝宝总是很恐惧医生,该怎么解决哭闹问题?……太多的问题,都是爸爸妈妈们带孩子看病时产生的疑惑。其实只要掌握这些窍门就能让你和宝宝快乐就诊,宝宝早日恢复健康。

窍门1:分析病情决定就诊时间

CASE:一个妈妈抱怨,说孩子深夜突然发烧到38℃,儿童医院的急诊却人山人海,足足等待了3个小时才看上病,等返回家中时天已经快亮了。这一夜孩子又累又饿又烦躁,反而加重了病情。这位妈妈也直后悔:还不如先给孩子退烧,让孩子好好睡一觉,早上起来再去看病呢!

问题:什么状况下孩子需要马上去医院?

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也是许多疾病发生过程中一个最常见的症状。不是说宝宝有点发烧就必须上医院,宝宝的体温本来就比成人稍高,还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热。所以当宝宝体温不太高时不必急着上医院,多喝白开水、物理降温、加强护理就可以了。只要宝宝精神好,就可在家观察。如果发热同时伴有呕吐、腹泻、咳嗽、气喘等,应及时就诊。孩子患急重症时,会有一些特殊表现,如嗜睡、拒绝吃奶、拒绝喝水,或者一喝水就呛。更严重的如抽搐、昏迷、口吐白沫,这些症状出现时,上医院就是刻不容缓的事了。

窍门2:照顾好生病宝宝的心理

CASE:东东天生胆小,怕见生人。这天东东得了肺炎,被爸爸火速送往医院,又是验血又是输液。之后的几天东东只要一看到白大褂就吓得哭了。爸爸说东东一点也不勇敢,还告诉东东输液一点也不疼,再哭就不是男子汉。可是东东不但没有变得勇敢起来,反而哭得更委屈了。

问题: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就医过程中的恐惧情绪呢?

很多家长带孩子看病,都是二话不说,抱着孩子就走。到了医院,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身体的不适,让病中的小宝宝对医院充满了负面印象。更何况在这里,宝宝要遭受验血、输液等种种身体痛苦,小小的心灵难免抗拒和恐惧。家长应该理解孩子的心理,不要用“打针一点也不疼”的假话来骗宝宝,而是应该告诉孩子“打针有点疼,但会让宝宝的病变好”,这样的话才更容易让孩子接受。要借看病的机会教给孩子如何面对疾病,克服恐惧,让孩子理解治疗和疾病的因果关系,这样孩子才能接受疼痛。家长要有耐心,要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勇敢面对各种检查和治疗。当孩子恐惧和哭闹时,家长应该帮孩子消解恐惧,而不是大声呵斥或吓唬孩子。

窍门3:充分信任医生

CASE:西西感冒发烧了,医生却只给开了几样简单的药。吃了药,西西的病到了晚上不但没好转,反而好像更重了。“这个医生不行!”爸爸妈妈马上带着西西又到了另一家医院,给西西输了液。

问题:治病越快,医术就越高明吗?

宝宝生病,家长比谁都急,往往会在短时期内辗转多家医院,频繁换医生诊断,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选用多种药品。专家认为,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因为每种治疗都不是立竿见影的,明显的疗效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用贵药、多用药也是年轻父母普遍存在的问题。父母们担心孩子病好得太慢,还会给医生压力,导致医生不得不用大剂量,用猛药。实际上,对医生欠缺信任,一点小病就反复求诊,只能给病期宝宝带来更大的负担,在父母的压力下,医生也往往更容易采取过度治疗的方案。其实,任何疾病都有一定的病程,父母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保持平和的心态。

窍门4:清晰准确描述病情

CASE:妞妞拉肚子了,问诊时医生问:“什么时候开始拉的?”妈妈说:“那天我出差回来就有点拉。”“发烧吗?”“平时头不热,睡醒觉额头似乎有点热。”“一天拉几次?”“每次打开纸尿裤都能看见已经拉了。”“母乳喂养还是混合喂养?”“我已经上班了,每天都在挤奶……”

问题:如何正确有效地向医生描述宝宝的病情?

孩子往往自己不会叙述病情,要由家长诉说。在临床上可以见到有的家长叙述病情干脆利落,有的则拖泥带水,也有的家长一问三不知。其实,医生要了解的主要是这些疾病从发病至就诊时的全部过程,包括主要的症状、发病的时间、部位、程度、伴随的症状等。对于主要症状,家长应尽量说得准确,例如“腹痛1小时”“咳嗽1周”等。在病人很多、医生很忙的情况下,要求家长叙述病情既要详尽又要简练,比如医生问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发烧,只需回答关键的一句话“昨天晚上开始发烧的”就可以了。家长除了要向医生介绍孩子的主要病情之外,还要介绍孩子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食欲、大小便等。如果几位家长一起带孩子看病,最好由一位最了解病情的家长向医生叙述病情,千万不要七嘴八舌。如果孩子是慢性病或复诊时,病情、检查结果和用药情况,要尽量带病历本或底方,以避免重复检查。

窍门5:取药时核清药单,看清剂量

拿处方笺及领药时,别忘了核对药单、药袋上的姓名、年龄、性别、药物种类、药物数量及使用方法等之正确性。如果药袋或药品没有任何标示时,应询问医师并请其将药名贴于药品上。而喂小朋友吃药前,也应详读药品说明书或药袋上之用法、用量。小朋友如果目前正在服一些药物,却因不适再度就诊时,应先咨询目前服用的药品。为慎重起见,也可向社区其他药师咨询有关药量、药性重复、是否错开时间等事项。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与“带宝宝轻松看病5窍门”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带宝宝轻松看病5窍门”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内向孩子的打开方式是理解
培养宝宝独立意识的6大技巧
宝宝最不愿做的16件事
教会宝宝跳舞的三大妙招
教宝宝唱儿歌的方法
哪些防骗的知识是家长必须要教会
六大有损宝宝智力的因素
教你6个方法提升宝宝空间智
13个培养聪明宝宝的细节,须注
孩子这4个部位千万不能打
千万不要这样逗宝宝开心
婴儿智力成长的8大飞跃期,你造
隔代教育的双赢之法?
教导宝宝懂礼貌的小窍门
八大方法塑造高情商宝宝
促进宝宝肢体运动的方法
5大妙招锻炼宝宝语言能力
打造乐观宝宝10个妙招
如何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
教育宝宝应当注意的6个错误规矩
宝宝游泳知识大全
平息孩子愤怒的5大妙招
促进宝宝智力的四大交流方式
开发宝宝的智商情商的四大法宝
父亲对女儿成长有什么影响
培养有独立意识宝宝的六个法则
宝宝的逆向思维从小培养
让宝宝口齿伶俐的8大方案
开发宝宝智力有什么原则?
训练婴幼儿记忆力的注意事项
给宝宝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宝宝的启蒙教育
7个简单方法提高宝宝逻辑能力
宝宝为什么哭?6大原因解析
十大方法教你强化宝宝记忆力
适合三岁前宝宝右脑开发的游戏
喂奶三大“神器”
有哪些沟通方式不利于宝宝健康成
这些玩具开启婴幼儿智力
三种早教心理误区,需谨慎
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该怎样培养和
哪些错误是儿童用药最容易犯?
提高孩子的记忆力的10大妙招
宝宝发怒该如何处理
宝宝哭声语言表达了什么,你知道
细数那些不靠谱的教育孩子方式
怎样做能搞好引导孩子的求知欲?
有助于宝宝的智能的5种运动
哪些类型的妈妈最讨宝宝喜欢
宝宝爬行运动该怎么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