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天赋?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天赋?

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天赋?

2015-12-01

5月15日美国举行了“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的颁奖典礼,虽然中国参赛学生也获得了很多奖项,但其中最重要的几项还是被美国队囊括。在这次比赛中,美国学生表现出了高水平,他们的素质和项目都明显超出其他国家的选手。让中国学生印象深刻的是,国外同学很多“无拘无束的创意”,“对科学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海外学生更敢于想象。比如关于环境方面的项目,国内学生往往会做成一个调查报告,或是一个小测试来论证观点,而国外学生已经开始关注木星,把眼光投向了太空,思维的发散和开创性都很好。

这则报导让我不禁想问: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聪慧却不“妄想”?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各种天赋?

“分数 = 人才 = 未来”是我们的教育模式,也是千万个家庭无法摆脱的牢笼。中国孩子的成长渐进式可以概括为:幼儿,灌输式怡情;少儿,填鸭式提升;青少年,题海式训练;成年,模式化人生。所以我们孩子的“试卷天赋”虽被激发出来了,却丢失了可能成就伟材的“异禀天赋”。

“残疾教育”掐断了天赋之路

以分数为准绳,以成绩为标杆,在绝大多数国家的幼儿教育中已被认为不合理并加以杜绝。我的大儿子曾在美国上过学,他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学校从无给予学生考试,即使有测试也只是评个对错,不打分数。这样的教育把重点放在了学习上而不是疲于应试上。因为,当幼童被从小引导去对付“应试”时,可怕的结果就是把他们简单地放在同一个标准下去相互比较,去培养。比如语言表达能力的发育在每个孩子身上都可能有不同的进程,那些在幼年时语言能力表现欠佳的孩子,很可能会成绩不佳,因此被安上“差生”的名号,因此对以后的学习和成长造成了障碍。

我记得曾有为美国教育家这样说过,“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 所以,越早开始考试,越早给孩子学习划小圈,就越早扼杀孩子的兴趣和天赋。

释放兴趣才是保护和拯救天赋之路

英国哲学家Herbert Spencer指出,孩子在哪方面有潜能,便会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兴趣,每一种兴趣都能对应到孩子的某种潜能;如果这份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会成为专长。

音乐天才莫扎特,一岁时就对音乐节拍特别敏感;科学家达尔文,从小就对虫虫草草有兴趣;漫画家朱德庸课业成绩门门红灯,独对画画兴趣盎然且能无师自通。对家长来说,可能只有在孩子小的时候,辨别出孩子的自然禀赋所在,并因势利导,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才能避免孩子受到“单一天赋” 教育体制的限制。所以发现兴趣,释放兴趣,培养兴趣才是保护和拯救天赋之路。

那么,孩子的兴趣又如何去发现呢?

首先,妈妈可以创造环境去引发宝宝的兴趣,与孩子一起去积极尝试各种他可能会感兴趣的活动。记得我小儿子响响3岁时特别喜欢唱歌,但带他去观看少年合唱队的课程,他又怕羞不愿加入。于是我带着他随意地参加了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意在让他自然地去发掘兴趣。于是,某一天在一个小朋友打鼓的兴趣班里,他一下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至今,他学习打鼓已有半年之久,而且已开始迷恋上了“乱弹琴”。

其次,父母可能需要仔细观察和耐心等待。聆听孩子是否会就某一主题接连不断地提出问题,是否主动地参加或观察某类活动?孩子的天赋并不是一开始就会充分表现出来,而且孩子的爱好也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所以,父母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把握住孩子的天分和特长。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心灵活跃,充满幻想,但情绪多变。居里夫人先引导她学医,效果不佳;再引导她研究镭,不感兴趣;最后,居里夫人发现了艾芙的天赋恰恰在文艺领域。正是居里夫人的细心观察和耐心等待才帮助艾芙确定了人生和事业的方向,成就了一位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和传记作家。

敢于让孩子落后一步

其实,能否让天赋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除了家庭和社会等提供良好成长环境外,孩子本身的自我判断能力、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的能力尤其重要。而我们的家长式教育环境则阻碍了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形成。

今年是大儿子进入小学最后一年了。从今年开始,学校有了考试与分数排名制度。每次当他汇报考试成绩与名次时,他总先说:“今天考得不好,第三名。”我会避开名次问题不讨论,先问他在哪缺分了?每每此时,大儿子就会很“痛心地”进行“试卷分析”。如果是一些常识性的缺憾,或是一时的记忆短路,我会提醒他补课,谨防再犯。如果是涉及到一贯性的粗心问题时,我则会非常严肃,因为一时的错误易犯易改易补,而坏习惯坏毛病则会影响一生的行事和学习态度,我决不轻易放过。再有,如是数学应用题的理解出了偏差,我会小题大做追根问底,因为理解力涉及到语文能力,逻辑思维等不同学科,已不再是单门的数学问题了。所以我的态度是,不怕孩子考试落后一步,但怕孩子失去自我发现、质疑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儿童的兴趣所在往往就是其天赋的“闪光点”。急于造就天赋的父母们,可能更多的是要学会当伯乐,并给予孩子需要的自我成长的空间和环境。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啊!

如果妈妈们在养育的过程中遇到难题或困扰,可以前往妈妈宝酷网我的专栏Ask Jane提问,我每周会选择回答问题。希望我的经验能帮到各位妈妈们!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与“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天赋?”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天赋?”还看
母亲逼4岁女儿每天拿刀做菜原因
儿童多动症的饮食调整
幼儿园宝宝冬季穿衣指南
这10个问题,一定要考考孩子!
怎样开启孩子的自闭心扉
猜你喜欢
父亲当甩手掌柜坏处多多
外国趣味早教大盘点
懒妈妈的三大育儿法宝
8个关键问题决定宝宝一生
父母应怎样保护孩子的面子
宝宝学做人永远比成才重要
4种情况下父母可以"打"孩子
你是“直升机父母”吗?
孩子错了小声教育更有效
妈妈如何读懂宝宝的手语?
你是“会”说话的家长吗?
十大容易被忽视的早教误区
爸妈是宝宝“生”出来的
我觉得做小孩真的挺难
你的爱是孩子的陷阱吗?
80后悄然流行"拼养"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爱竟是陷阱?
孩子争强好胜家长该怎么办
宝宝成长最需要的7个教育
做“虎妈”or当“猫爸”?
"拯救男孩"更要拯救教育
家长常见的教育矛盾心理
美丽烦恼:BB相貌该不该夸
容易毁掉孩子的“七大狠招”,你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生活化早教更益BB身心
不了解孩子会伤害孩子
五种妈妈伤害宝宝最深
最困扰父母的10大早教难题
该不该"穷养儿子富养女"?
当妈偷看我日记时……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六件礼物
家庭体育锻炼的三原则
学会说"反话",孩子很听话
宝宝春季出游安全8大注意
别让竞争教育伤害孩子
家长应成为早教中的主导
4大伤害别强迫孩子"分享"
别让规则在亲子间筑起心墙
爸爸怎样做孩子最好的玩伴
家长炮制早教支出省钱秘笈
亲子8招让孩子倾吐心声
5个高招解决老人带BB问题
徐国静:妈妈这样做宝宝就聪明
真正母爱是放下自己爱孩子
三岁孩子攻击性强怎么办?
怎样进行新生儿早期教育
不要将孩子“看透”
治疗孩子的“情绪低潮病”
咋培养出善表达情绪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