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收玩具也是种快乐历程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孩子收玩具也是种快乐历程

孩子收玩具也是种快乐历程

2015-11-25

玩乐是宝宝们最重要的事情,宝宝玩耍的过程,就是最好的学习过程。因此,家长挑选玩具的时候,会仔细考虑哪些更适合宝宝;在陪宝宝玩耍的过程中,也绞尽脑汁地让宝宝更开心、学得更多;但是到了收拾玩具的时候,却总是忘了宝宝的存在。其实,收玩具也是一个不错的学习环节。

宝宝渐渐长大的过程,也是慢慢独立、走向社会的过程。宝宝能不能适应将来的生活、能不能很好地处理事情,和宝宝从小有没有自立、自理能力有很大的关系。玩过玩具后,让宝宝自己学着收拾整理,是培养宝宝独立性和责任心的良好时机。

为什么要让宝宝自己收玩具?

家长们可别小看收拾玩具这个动作,能学到的东西还真不少,收拾玩具可以让宝宝:1 学习归类;2 培养责任心,会玩也会收;3 物归原位,训练宝宝的记忆能力;4 帮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5 培养宝宝的自信心、独立性。

那么该从何时开始引导宝宝自己收玩具,在各个阶段又该注意什么重点呢?从宝宝出生起,他的面前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玩具,虽然在襁褓中的宝宝还不具备“收拾残局“的能力,但婴儿期的宝宝其实早已经把大人的行为看在眼里了,他会不断地观察大人的行为,在他会爬会走时,就能够运用双手将他之前观察到的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家长以身作则非常重要,从自律开始,让宝宝先观察,从小形成正确的观念。

不同年龄段的引导重点

教宝宝收玩具,不必强求,随着宝宝发展的脚步,顺其自然就好了。

2~3个月:预告下一步、做给宝宝看

从宝宝满月开始,家人在和他的互动中,如给宝宝玩铃铛、彩球等感官刺激玩具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帮他建立“收拾”这个观念,玩过玩具之后,告诉宝宝:“等妈妈一下,我们要先把玩具收好,再去散步。”为宝宝作下个活动的“预告”。或者和宝宝玩球时,把球散在箱子里,并亲身示范收拾的动作,把东西给归类放好,让他有等待的准备与期待的心情。虽然宝宝这个时候可能听不懂也看不懂,但这样的情景会慢慢地被宝宝记在脑海中,成为日后模仿的良好素材。

4~8个月:引导宝宝一起物归原位

宝宝在5~6个月大的时候,已经会翻身、抓握等技能,此时可以引导他将玩具放入箱子里,并加强预告下一步活动与示范收拾的概念。这时宝宝已经懂得要“等待”活动的结束(也就是物归原位),因此大人收拾的动作可以放慢,如要从“玩玩具”过度到“喂食辅食”的活动,可以先告诉宝宝:“再玩一会儿,等一下要吃点心喽!”并在心里默数30秒,时间一到,可以告诉宝宝:“我们一起把玩具收一收,要吃点心喽!”强调“我们一起”的概念,让宝宝了解自己也是收拾的参与者,然后将玩具箱放到宝宝的面前,开始收玩具,偶尔也让宝宝自己放一两件他能抓住的玩具到箱子里。收完后如约开始吃东西,这样宝宝就会知道:“收拾好玩具就能吃东西了。”慢慢养成良好的习惯。

9个月~1岁半:抛弃“干脆我自己来收”念头

9~10个月的宝宝已经会扶站,1岁以后就会走路,可以自己移动,家长更应该耐心强化之前宝宝已经了解的观念,要宝宝在游戏结束后一定要收拾玩具,把东西归放到合适的地方。这个时期考虑到宝宝的能力,大人仍是主要的收拾者,让宝宝帮帮忙就行了。尽管宝宝动作比较慢,也可能收拾得不好,家长还是要坚持陪伴指导宝宝,千万不要产生这样的念头:“等一下宝宝睡了,我再来收拾比较快。”并要试着改变家中长辈觉得“小宝宝不懂,希望妈妈自己收”的观念。

1岁半~2岁前:让宝宝参与更多

在训练宝宝自己收玩具的过程中,宝宝会慢慢发现,妈妈收拾的时候越来越少,于是他也会不想收拾。而在1岁半到2岁之间正是学习的缓冲期,应该将大人与宝宝任务的比率,渐进式地调整成宝宝参与的部分更多。

如果宝宝累了,偶尔不愿意收,可以告诉他说:“妈妈帮你,但下次就需要你自己收了哦!”如果宝宝每次都喊累,可以这样说:“妈妈也好累,我们慢慢一起收好吗?”不要用指责的口气强迫宝宝收拾。

2岁后:宝宝自己动手,家长转为提醒角色

家长在两岁前若能坚持训练宝宝,到了2岁以后,宝宝基本上能自己收拾玩具了,也会很喜欢自己抱着玩具箱,推来推去。在这个阶段,家长其实已经转换为提醒的角色,预告宝宝下一个活动是什么,时间到了叮咛宝宝要收一收,在旁边担当协助、提醒的角色就可以了。

不同时期引导原则不一样

家长要能用不同年龄宝宝能懂以及会感动的话语来教导宝宝,尽量少用物质性的诱导,让宝宝了解,他必须爱护和自己收拾好玩具,不然弄丢了就再也不能玩了。不同时期的宝宝,心理和能力的发展重点也不一样,因此引导宝宝收玩具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0~1岁:爸妈耕耘期,培养概念为主

当宝宝0~1岁时,是父母的耕耘期,可以和宝宝多说话,使用动词、名词教导宝宝认知,例如教他:“这是车子的家。”让宝宝有“固定位置”的概念。

而宝宝11个月大时,他已经开始懂得“可以”与“不可以”的概念,家长不能够“不教而罚”,更应当在适当的时候引导他“怎么做”,在宝宝任性时适时指正他“不可以”,让宝宝学会自我约束,反而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1~ 3岁:宝宝更能干,自己动手为主

1岁后是宝宝的破坏期,因为宝宝会走之后,手就空出来了。这时他的理解能力也已增强,会把东西翻出来,家长必须教育宝宝:“你有家,玩具也有家。”让他从中了解归属感的意义,并激发宝宝的同理心,让他知道:“我回家,玩具也要回家,不然在外面很可怜。”

差不多在宝宝1岁半时,家长应教宝宝掌握力气、轻柔地对待玩具,让他知道:“玩具若被随便丢,它也会痛。”家长也要示范整齐地摆放自己的物品,趁机教导宝宝排序的概念。

在1~3岁期间,就能对宝宝使用更多的形容词,让他知道该物归原位。比如说询问宝宝:“故事书的家在哪里?”“小熊不回家妈妈会着急吗?”家长说得越多,宝宝得到的启发就越多。随着认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可指引宝宝去区分、归类玩具,并自己了解物体的大小及颜色,家长要特别注意宝宝在2岁前还不会分辨危险、控制自己的欲望,为避免意外状况,必须跟紧宝宝来保护他。2岁之后,家长与宝宝的距离就可以拉远,改为采用声音响应的方式来提示和注意宝宝。

因势利导 宝宝自己收玩具

教育宝宝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因势利导,顺着宝宝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在引导宝宝学习自立时,应该在宝宝愉快、自愿的前提下进行,而不是根据自己的个人意愿和喜好,让宝宝产生被强迫的、心不甘情不愿的想法。怎样因势利导地让宝宝拥有好习惯呢?

1 掌握宝宝的心理特点

无论想培养宝宝学会哪种好习惯,掌握宝宝的心理特点,根据宝宝的兴趣爱好找准切入点,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如想让喜欢听故事的宝宝帮忙收拾玩具,可以对他说:“哎呀,天黑了,玩具妈妈做好晚饭等玩具宝宝了,我们送玩具宝宝回家吧!”对比较有主见的宝宝,可以让他自己决定这么收拾玩具,并给予肯定,这样宝宝觉得得到了尊重,会非常有“干劲”……总之,只有了解宝宝的心理,才能引导宝宝自愿动手。

2 允许宝宝自己选择

宝宝还在发展中,所以他做事情不会像大人那样有条理、有规划,似乎很“随心所欲”,家长要包容宝宝的这个习惯,如果宝宝告诉你,他想等会收拾玩具,或者并不想按你规定的地方摆放,也不要过于强求,在小细节上不要苛求。当宝宝有了自己的选择权后,他的心态也会比较放松,不用担心爸爸妈妈一直在耳边唠叨:“汽车不应该放在这个箱子里,这里是放娃娃的。”“这么还不收拾,快点去啦!”当父母给了宝宝足够的自主权时,反倒比事事订立详细的规则更好。

因势利导不仅能更好地引导宝宝,还能让宝宝保持快乐的心态,有主动收拾玩具的意愿。这样才能让宝宝在动手能力增长的同时,心理也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营造理想的收拾环境

家中的空间设计不一定都有宝宝的游戏空间,在2岁前玩具都摆放在固定位,不一定是那个房间,但是玩具的摆放要有划分的地方,例如,杂志书架旁边可以是“玩具角”,固定之后就不要去挪动,让宝宝习惯固定位置的功能。即使搬家,布置摆设也要尽量一致,在宝宝掌握空间感之前,先帮助他建立安全感。

可为宝宝准备多个玩具箱,简略地分类为:积木箱、办家家酒箱、球箱等,选择开口大的箱子较容易收拾,而透明的箱子,可让内容物一目了然,或者在箱子上剪贴图形,让宝宝知道玩具该怎么归位。告诉他:“就像你住在家里一样,玩具也有自己的家。”并了解物归原位的重要性。

引导宝宝收玩具的小窍门

如果强硬地要求宝宝把玩具收拾好,比较容易让宝宝出现抗拒的心理,而一些小窍门就能事半功倍,让宝宝觉得收拾玩具也是一种快乐的历程。

1 游戏法

把收玩具也变成一种游戏,如对宝宝说:“我们给娃娃们盖个房子吧!”然后准备一个大纸箱,稍微做一些装饰,如贴几张漂亮的卡片,画上门和窗户。每次玩过之后,告诉宝宝:“我们送娃娃们回家。”然后协助宝宝把娃娃全部放回去,让宝宝和玩具说再见。由此推进,还可以给小汽车们建个汽车场,

2 表扬法

当宝宝能够主动想到动手,就一定要及时表扬宝宝,也就是所谓的“正强化”,让宝宝有自信和成就感,继续延续好的行为。如当玩具们都收拾好后,对宝宝说:“小狗熊赶在天黑前回家了,你看它笑得多开心。”

3 惩罚法

如果宝宝总是玩过玩具就丢在一边,怎么教都不改变,也可以把玩具藏起来,等下次宝宝要玩的时候告诉他:“你上次不愿意收好,小汽车别别人开走了。”在宝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耐心地引导他。

4 允许“意外”法

如果哪天宝宝偷懒不愿意收玩具,家长也不要批评宝宝,不妨问宝宝:“宝宝以前都做得很好,今天怎么没有收拾啊?”让宝宝自己明白应该怎么做。当然,如果宝宝坚决地告诉你,他今天想让娃娃睡在沙发上而不是回到小床上,那尊重他的决定吧!

5 榜样法

爸爸妈妈是宝宝最好的老师,也是宝宝的模仿对象,因此平时家长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行为,用过的物品尽量摆放整齐,让宝宝从小接受良好的言传身教。

6 交换法

不如约定几个家庭交换玩具,这样不仅能丰富宝宝的玩具种类,也能物尽其用。这样平时就可以提醒宝宝,玩具要收拾起来放好,好好保管,这样别的小朋友才愿意交换。

结语

亲爱的家长们,别再以宝宝还小为借口,玩乐过后的残局,宝宝可以帮着一起收拾,不要让宝宝从小就当个“甩手掌柜”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与“孩子收玩具也是种快乐历程”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孩子收玩具也是种快乐历程”还看
42个方法全面提升宝宝各类智能
谈美国的双语教育(中)
提升宝宝社交能力的小窍门
重视宝宝的爬行阶段
谈美国的双语教育(下)
猜你喜欢
联想胎教,把“美”传递给胎儿
早教的五招识字方法,招招对症下
孩子的N个敏感期行为你懂几个?
适当让宝宝做家务活有利于成长
亲子共读要坚持多久?如果可以请
父母的说话语气决定家教成败
这样陪宝宝玩有益心智成长
想要孩子顺利分房睡,家长应避免
好家长,温柔对待孩子的慢成长
幼儿园总出意外娃们怎么保护自己
家庭教育重要性
孩子5岁前必学的7件事
早期教育4大误区影响宝宝智力发
孩子只喜欢玩一种玩具有问题吗?
专属爸爸和孩子的亲子游戏
适合居家玩的五种亲子游戏
让宝宝在游戏中学会分享
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
怎么给宝宝做胎教?
宝宝不愿意去幼儿园怎么办?
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要把握这三个
帮你了解亲子关系的小测试
小技巧激发宝贝的涂鸦兴趣!
想让宝宝听话,不如先听他的话
“影子爸爸”该如何回归家庭?
陪宝贝玩玩具的小技巧
如何与四岁孩子愉快相处?
无条件的爱是培养孩子道德的最佳
父母带亲孙子也要给钱吗?
爱玩“过家家”的宝宝更聪明!
父母不会沟通,可能会影响亲子关
适合学步期宝宝的益智小游戏
假期给孩子报兴趣班?这份攻略请
与宝宝沟通的小技巧
培养会玩的娃,才是高质量陪伴
孩子上兴趣班的年龄汇总,家长必
便宜玩具竟然也能开发宝宝智力
隔代教育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吗?
赢在起跑线,可是起跑线在哪儿?
如何让孩子学会正确地“玩”
亲子关系影响子孩子的一生
给孩子好的玩具,多少都带温度
给孩子讲童话故事,警惕负面价值
想要孩子更优秀,深挖孩子天赋
锻炼宝宝记忆力的6个小游戏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到底要不要上早教班?
右脑开发的16则亲子游戏
促进亲子关系的小游戏
如何培养宝宝的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