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让人欢喜让人忧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涂鸦”让人欢喜让人忧

“涂鸦”让人欢喜让人忧

2015-11-25

孩子喜欢涂鸦,你一定感到欣喜。因为涂鸦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等,还能促进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但如果新装修的墙壁被孩子画得乱七八糟,你是否还能继续欣喜?当孩子在公共场合地随意乱画时,你有没有感到尴尬?如果孩子喜欢涂鸦,父母该怎么引导?

孩子说

我有个画家梦

上幼儿园的昆昆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课本的空白处、家里的墙壁上,都有昆昆的“杰作”。妈妈看见昆昆如此热爱画画,不禁大喜,心想好好培养孩子,以后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画家。

日本幼儿美术活动专家长坂光彦认为,幼儿美术活动的目的不在于教会幼儿画成一张画或制成一件工艺品,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应把它当作开发 智力、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涂鸦可发展孩子CQ,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能使得脑、眼、手并用,促进身心 的成长发育。

家长说

上不上绘画班是个问题

苗苗3岁半,对画画具有较高的热情,父母就给她报了一个绘画班。上了一段时间课后,父母发现苗苗不仅不积极去上课,而且回到家里再也不愿意画画了。

家长如果送孩子去上绘画兴趣班,应选择这样的:上课方式生动有趣,太知识性的方式不适合学龄前的孩子;氛围能让孩子身心真正舒展,使孩子充分发 挥创造潜力;绘画颜料应是安全环保的,不会对孩子的皮肤造成伤害……现在,社会上的绘画培训班多有免费试听课,这是了解学校和老师的绝佳机会,家长一定要 亲自带孩子去感觉,然后再做选择。

专家指引:

涂鸦也要分场合

孩子们从绘画中表现出来的天赋则是千差万别的。父母应该从孩子们的涂鸦中发现孩子的潜能,抓住时机培养。

发掘孩子的美术才能

一般说来,具有美术才能的孩子,往往早期就有显露。3~4岁时,其美术才能表现为:求知欲强、好动好问、兴趣广泛、喜爱涂涂抹抹;视觉感受和辨 别能力较强、能分辨各种颜色、线条曲直、方圆等;观察事物较全面、细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现了孩子的绘画潜能,家长应循循善诱。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从一些艺术家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来看,他们的家长都具有以下特点:较高的美术素养和良好的文化修养;重视早期美术熏陶和教育;注意孩子性格及品 德的修养;尽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寻求造诣较高的教师并注意与其配合。意大利艺术巨匠达·芬奇、拉斐尔等之所以成为绘画大师,就是与他们从 小受过良好的美术教育分不开的。

尊重孩子的“画语权”

有个孩子趁着妈妈不注意,在白白的墙上画了一个蓝色的大方块,妈妈先训斥他又弄脏了墙壁,然后指了指窗外的太阳,纠正说:“你画错了,太阳应当是红色的,是圆的。”

蓝色的方太阳,多么难得的想象力!可妈妈却用成人的思维打击了孩子的创造和发挥。很多家长不懂得孩子,总是用大人的眼光和实物的标准来评判孩子 的画。有些父母按捺不住地自己动手,迅速画出个太阳或房子,让孩子照着画。这正是大部分家长的误区所在。要知道,这种“不像”的画才是孩子对外部世界的真 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

为孩子开设“涂鸦”地

当孩子开始有了涂鸦的兴起之后,家长应当从孩子的视角看待孩子的作品,尊重孩子,爱护童心,但也不宜鼓励孩子随处乱画,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可以 在自家墙上挂一块白板,或是开辟出一片墙壁,让孩子知道有固定的地方可以让他们画画。对于孩子的作品中思维的闪光点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肯定,以建议的口吻 提出改进意见,引导孩子学习观察,多和孩子交流讨论,让孩子体验画画的乐趣。

激励孩子努力

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发挥其所拥有的优势,通过自身努力,向艺术的殿堂冲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与““涂鸦”让人欢喜让人忧”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涂鸦”让人欢喜让人忧”还看
适合1到3岁宝宝的图书
提升宝宝数学能力的方法
如何指导孩子学跳棋
适合四岁宝宝读的书
宝宝为什么不爱说话
猜你喜欢
婴儿语言训练5误区
不要忽略孩子的“傻问题”
男孩的听力不如女孩
外国人眼中“午睡”是奇葩?
婴儿真的无忧无虑吗
如何让宝宝成为"万人迷"
你不知道的“惩罚”教育
幼儿园“奇葩”作业引吐槽家长“
甜馨不舍妈妈出差大哭李小璐坦言
父母的阻止会让孩子跟损友更近
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与宝宝交流的神奇瞬间
惩罚孩子要掌握的智慧
如何让宝宝了解自己的性别?
父母批评孩子应该注意什么呢?
强化早教孩子会变“笨”
孩子到底能不能“一心二用”?
难管教不只是孩子的问题
不要让孩子过早陷入"竞争"
学习德国的“善良教育”
7种有效惩罚让宝宝更优秀
父母怎么搞定爱耍赖皮的孩子?
教育孩子千万别大声打骂
预防儿童性侵犯的错误观念
借课本教BB学拼音有无必要?
父母犯哪些错会让BB"变笨"
宝宝入园哭闹多久?
别让早期教育成为心理虐待
孩子智力的八次飞跃有哪些?
妈妈,请别来打扰我!
家长和孩子不要轻易“算帐”
多多写信给妹妹暖心解释中秋来源
隔代教育,你担心吗?
小心玩具太阳镜伤害孩子眼睛
性早熟造成孩子哪些伤害?
宝宝“把尿”知识你懂多少?
盘点全球最具争议的教育方式
笑是宝宝智慧感情发展的标志
家长溺爱孩子10大“典型”
妈妈的语气影响孩子一生
揭露五个育儿“伪真理”
哪些户外运动能使孩子增高?
宝宝总摸自己的生殖器怎么办?
养育快乐宝宝把握10个细节
控制孩子体重的错误观念
做到这7点,才能算是称职的父母
孩子不听话?可能是大人的错
美国父母育儿五原则
美好人生,规划先行
“幼小衔接”要上学前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