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角色扮演来提高幼儿人际能力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通过角色扮演来提高幼儿人际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来提高幼儿人际能力

2015-11-23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它为孩子提供了模仿、再现人与人关系的机会,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

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练习着社会交往的技能,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人际智能。游戏中,孩子们的行为要与所扮演的角色行为相吻合,要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从角色的角度看待问题,必须学会共同拟定和改变游戏活动的主题。为了使角色游戏成功地继续下去,他们之间就先要协商由谁担任什么角色,使用什么象征性物品及性动作;游戏中常常要改变计划,这就需要共同合作,学会从他人角度看问题,更好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同时,在游戏中还可学习如何坚持自己正当的权利、要求,怎样控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游戏规则。因此,角色游戏水平的高低能反映社会交往能力水平的高低及人际智能水平的高低。

角色扮演的好处

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角色扮演的游戏绝非简单儿戏,它可是孩子认识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

角色扮演游戏能让孩子学习换位思考,这对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都大有好处。在游戏中,孩子能在与周围人和事物的比较中逐渐认识自我,她手中的洋娃娃往往就是她自己,而她自己所扮演的就是她妈妈的角色了,儿童做游戏时喜爱扮演各种角色,它含有浓厚的戏剧性。孩子扮演的角色并不拘泥于一个人,有时在一个游戏中她甚至可以不断出演多种角色。

对于孩子来说,事实与想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角色扮演能进一步激发宝宝想像力,对右脑发展很有好处;模拟对话不仅能加深与妈妈的情感交流,还可刺激宝宝左脑的语言中枢;孩子的想象力如果能通过语言自然表达,将极大促进左右脑开发。正因为如此,角色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想像力。孩子通过模拟各种角色,会逐渐表现出所扮演角色的行为模式。如果他们经常扮演较自己年龄大的哥哥、姐姐、爸爸、妈妈等角色,自然会有更为成熟的思想和言行了。这就是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

几个角色扮演的主题推荐

一、给外公外婆打电话

宝宝喜欢打电话,我要打给外公、外婆还有外星人呢。

1、妈妈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制作一个电话本,记下宝宝想要打电话的每个对象,便于加深宝宝的记忆;

2、妈妈开始可以引导宝宝快打电话给外婆,告诉她你今天做了些什么?

3、当宝宝按下数字键,开始打电话时,妈妈可模拟外婆的角色,与宝宝即兴对话;

4、妈妈可以继续启发宝宝,还想打电话给谁啊?让宝宝自由发挥想象。

二、狼来了故事表演

给孩子读故事时,每次读完,和孩子一起把主要的情节表演出来,可以强化孩子对故事的理解、记忆和想像。比如狼来了的故事,孩子和成人分别扮演放羊的孩子和上当的大人,情节如下:

放羊娃大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大人赶快出现,手中拎着木棍,叫着:在哪里?在哪里?放羊娃哈哈大笑:你上当了!大人不满地说:怎么可以骗人呢。走开了。过了一会儿,放羊娃又叫起来:狼来了,狼来了,快来救我!大人又急急忙忙赶到:在哪里?在哪里?放羊娃又哈哈大笑:你又上当了!大人非常不满地说:你是个说谎的孩子!我再也不相信你的话了。又走开了。这时一只大灰狼真的来了,放羊娃害怕极了,大声地喊叫:狼来了,狼来了!可是没有一个帮他,不一会儿他的小羊都被狼咬死了,放羊娃伤心地哭着。

表演结束后,问问孩子放羊娃骗人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后来狼真的来了的时候,没有人帮他?教育孩子说谎骗人是不好的行为。

在与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时,表演的情节不必拘泥,可以鼓励孩子多发挥想象。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与“通过角色扮演来提高幼儿人际能力”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通过角色扮演来提高幼儿人际能力”还看
幼儿益智故事:长着外骨骼的小螃
幼儿益智小故事:小蜥蜴和他的尾
幼儿益智故事分享:小斑马的花衣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猜你喜欢
奥尔夫音乐游戏:鼓的故事
早教-父母还是宝宝要学习?
多元智能发展之人际智能
安抚胎儿应逆时针不贴肚皮
正确育儿,早期教育要“得法”
十一长假过后如何帮孩子收心
宝宝学识字顺其自然误贪多求快
中国的“隔代教育”问题
家庭暴力-将把孩子带向何处
2个游戏提升宝宝自然观察智能
婴语单词表新手爸妈都懂吗
如何让孩子在放假后收心学习
专家提醒:早期阅读的误区
在奥尔夫音乐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关于婴儿之间独有的交流方法
对孩子的抚育方式决定孩子终生
多数父母会踩的“早教误区”
提升多元通知之音乐智能(下)
孩子出生就报班费用贵过大学
多元智能:音乐智能给孩子好气质
孩子爱告状,你该怎么办?
奥尔夫音乐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园的28个方针目标管理
宝宝学习空间智能的10大妙招
给新生儿做早教的4个小方法
中国和美国教育孩子吃饭方法
教育的秘诀在于唤起孩子兴趣
婴语单词表教80后父母带孩子
知道么?爸爸才是带孩子高手!
可以让孩子打破的10条规矩
妈妈必知早教过程的4大弯路
妈妈素质影响宝宝智力发育
多元智能发展之自然智能
警惕!孩子们的早教的误区
孩子的“底线”雷区您知道么?
热衷于宝宝背唐诗的误区
幼儿教育中的三大常见误区
全职妈妈该拿工资6900堪比白
多元智能里的“音乐智能”
父母对宝宝早教理解的对与错
解读80后育儿经:穷养还是富养
宝宝的安全教育不容忽视
孩子也需要“一个人”的空间
英国保护儿童的儿童十大宣言
日本妈妈用育儿工具一个带两个
多元智能告诉你每个宝宝都有舞台
假日里宠子莫搞“黄金周”
早期教育,思维比知识更重要!
育婴师与保姆月嫂有什么不同
难于说教就请试试“暗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