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开心宝宝 莫成“心理孤儿”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做开心宝宝 莫成“心理孤儿”

做开心宝宝 莫成“心理孤儿”

2015-11-1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外在的物质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密切,但心灵的沟通却相应减少,心理疾病患病率有增无减,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不容乐观。眼下的中小学生背负着沉重的考试压力,与外界的接触很少,交往的范围狭窄,精神世界日渐封闭,心理问题十分严重。“心理孤儿”现象便是其中的一种。所谓“心理孤儿”是指学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在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集体氛围,怯于交往、难于融入社会生活的特征。“心理孤儿”实际是一种心理不健全的现象。

“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

目前,中小学生的家长大多是“文革”时期成长起来的,对家庭教育科学不甚了了,对待子女的教育方法也大都沿袭长辈的传统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得。这样的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往往走两个极端:一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节衣缩食为子女竭力提供物质条件,把子女逼进书房题海;二是重养不重教,重肌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如此,忽视了子女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需求,孩子的心理教育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有的父母为了工作事业,无暇顾及孩子,要么把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要么雇保姆照看,自己很少安排时间与子女在一起沟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使子女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使自己的子女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封闭的世界。

另外,问题家庭给子女带来的心理问题也相当严重。据中国家庭调查,家庭不完整,或是父母离异,或是家庭经济负担重,父母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子女,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更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视等不健康心理。

再则,现在家庭居住条件普遍改善了,中小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休息。但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缩小了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范围,与同龄人的交往大大地减少。许多心理学家做过实验,结果表明孩子的天性是合群的。当他们与大人在一起的时候,多少是拘谨的,不能达到无所不言、无所不为的“自由”境界,而一旦与同龄或基本上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那种高兴劲头是成人难以理解的。而孩子长期独处,又会使他们的气质受到损害,养成一种胆怯、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理。

减少“心理孤儿”现象的对策

作为父母要了解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心理知识,并按照他们的生理、心理规律来处理事情。要反对“棍棒型”、“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倡导“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家长不仅是孩子慈爱的父母,循循善诱的导师,志同道合的同志,而且是真诚的朋友。据调查分析,中小学生喜欢“朋友式”的父母亲,而不喜欢“牧师式”、“师徒式”的父母亲。家长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子女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放学路上少接送,让子女与其他小朋友结伴而行;周末和节假日让子女邀请小伙伴来家玩,鼓励子女利用空闲时间与同学小伙伴进行电话交流。通过串门,扩大交往的范围,学会与各种人交往的经验,消除一个人独处的寂寞。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子女是父母的天职。父母绝不能因个人的情感、是非问题而置自己的子女于不顾。经常争吵的父母要学会理智,忙于应酬的应尽可能早点回家,经济不宽裕的也尽量不要牺牲养育孩子的时间去挣钱。即使是分道扬镳的也要计划好育子的方案,方可说声“再见”。

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应多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了解自己子女的思想脉搏,多安排一些时间给孩子。可以琴棋书画,可以种花、吟诗、听音乐、集邮、旅游、登山。

另外,学校应与家庭形成合力,建立“家校联系薄”,聘请心理辅导老师,建立“心理咨询室”,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构建“学生心理档案”,把学生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情绪意志、个性品质一一记载下来,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与“做开心宝宝 莫成“心理孤儿””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做开心宝宝 莫成“心理孤儿””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你一定要告诉宝宝的保命童谣
2岁孩子喂酒变痴呆千万别这样逗
“零岁教育”?究竟教宝宝什么才
食物的华丽转身超实用早教玩具
虎妈猫爸——你该不该看孩子的日
虎妈猫爸?适合宝宝才是最好哒
会识色的宝宝更聪明?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育留白
6个法宝激发宝宝学跳舞的兴趣
80后爸爸妈妈必须知道的童谣
男童午睡死拿什么保证孩子的安全
宝宝生日怎么过才有意义?
帮孩子选择合适的英文书
各国的幼儿园学什么?
活玩具VS死玩具你会为宝宝选玩
误导孩子的坏习惯幸亏早看到
名模张亮:好爸爸背后的故事
我该怎样用奶瓶给宝宝喂奶?
培养宝宝自主能力的大招
提升宝宝智力要做好这9件事
5个月宝宝适合玩什么玩具
剧说:虎妈猫爸——你写的汉字拿
早教:BB抠门—自我意识敏感期
画画对宝宝的作用超出你的想想
亲子阅读≠陪读三大误区要注意
教给宝宝人身安全的儿歌
因材施教你的宝宝适合学啥
“炫富”始于幼儿园如何给宝宝正
就是这么任性!——秩序敏感期
这样轻松教会孩子游泳
幼儿才艺的浮云和神马?
教给宝宝认颜色的正确顺序
“躲猫猫”不止是游戏这么简单
二宝爸妈不得不知道的事
史上最接地气的亲子互动
三方面胎教有助于胎儿大脑发育
宝宝总是“画地图”不可轻视
原来不是每一个国家的儿童节都是
胎教跟随宝宝的生长脚步
妈妈必知:1岁宝宝可以学的25
促进3岁宝宝大运动能力的小游戏
想要培养优秀宝宝3岁前请这样做
是谁“偷走”了孕妈的健康
虎妈or猫爸?帮你破解幼儿教育
清华教授称能否上清华核心在智商
孕妈咪的胎教“法宝”
父母的境界,你在第几层?
营养胎教培养宝宝健康饮食习惯
6件事千万别让孩子学太早
宝宝最爱听的儿童歌曲—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