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帮你找根源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帮你找根源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帮你找根源

2015-11-13

注意力不集中,就不可能好好听讲,听不好课,就没有好成绩,发展严重了,就会影响学业。如果再伴有多动、冲动,医生就会告诉家长,这孩子可能患有一种叫做“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心理疾病,可不是贪玩和淘气的天性所致。

中国孩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病率约为3%~13%,目前医学还不完全清楚发病原因,但研究者普遍认为:环境与教育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有一定影响,如早期智力开发过度、学习负担过重、环境压力过大、带养人教育方法不当等都可能导致本病。

首都儿研所心理专家王贺茹说,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是家里的焦点,一个孩子身边至少会围着4位家长。被关注度太高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当孩子做一件事时,总会有不同的家长给予不同的意见,或者当孩子在做这个家长吩咐的事时,又会有另一位家长让他做另一件事。更有甚者,对于孩子做的一件事,家长们有的会批评,有的则赞同,如此种种,都会让孩子的思维总是处于无所适从当中。

例如第一种现象,孩子做一件事家长给予不同意见,会使孩子无法对事物形成独立的概念和判断,不知道哪种说法才是对的。

而第二种现象,也就是孩子做一件事时,家长又吩咐另一件事,会使孩子的思维总是处于切换和跳跃当中,对事物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和持久,容易养成一心二用的习惯——一件事尚未做完,又去做另一件事。

第三种现象,即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不同,则造成孩子对事物的认识混乱,难以统一,最终难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除了这些,大人常常在孩子玩耍时“寓教于乐”也是不好的。因为孩子玩耍时往往是集中注意力的时候,而大人经常打扰孩子,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力分散,养成一心二用的坏习惯(相关文章请见健康时报407期12版《“寓教于乐”别太频繁》)。其实要想避免孩子出现注意力障碍,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尤其是在入小学之前,就应杜绝以上

现象的发生,不要忽略注意力集中能力和持久性的训练,让孩子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已经出现注意力障碍苗头的孩子,家长正可利用假期与孩子共处的机会,在长辈内部达成一致,尽量不在孩子做一件事时打扰他,慢慢地改变教育方式。在游戏中使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对好的行为进行强化。

孩子是凭着感觉过日子的,对他们来说,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因此,家长不要在无意中使孩子的思维茫然找不到方向,可以使用奖赏性条件反射的方法训练他们的注意力和行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帮你找根源”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帮你找根源”还看
猜你喜欢
宝宝从出生就开始学语法了?
教育孩子可以“偷偷懒”
婴儿竟是世上最暴力的人?
气质培养,让孩子优雅起来!
世界各国溺爱孩子排行榜
适合宝宝的经典音乐宝妈们收货啦
不同性情的孩子有不同带养技巧
专家:让宝宝的好奇心飞一会!
专家解密:如何看待宝宝“性早熟
剖腹产宝宝易感统失调
父母切忌居高临下的爱
喂奶方式影响孩子心理素质
十一之后宝宝不愿意去幼儿园怎么
美国孩子必须学习的礼貌礼节
输赢不在“起跑线”
有的孩子为什么不敢走路
从宝宝行为看天赋
摇小编对话夏克立:我是小公主夏
幼儿早期教育四大误区
宝宝七种天赋自测方法
一哭就抱的孩子很难带?
研究发现头大的男孩更内向
您允许孩子“虚度光阴”吗?
戳中泪点!医生儿子写作文称“连
音乐与小宝宝
专家答疑:如何培养宝宝自信心?
养育孩子切忌越俎代庖
克服害羞,让宝宝成为社交小达人
别让平板电脑伤害孩子的眼睛
婴儿的气质
家长哄宝宝的几种危险方式
专家讲堂:调皮宝宝如何管理
宠却不惯,爱却不溺
彩色环境有利孩子智力发育
什么样的家庭容易造就聪明宝宝
严格家教对孩子好还是不好?
iPad不宜做幼儿玩具
三个小故事带你认识嫉妒宝宝
3种妈妈易致孩子性格缺陷
如何避免孩子的起床气?
新生儿应付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射
那些不靠谱的育儿理念,你中了几
家长们该怎样教育孩子呢
从小缺乏母爱的孩子很可怜
别再指责轩轩——聊聊婚姻敏感期
早教几岁开始最好
宝宝也会“极度无聊”
儿童多动症的家庭心理治疗
新生宝宝不可抱着睡
“斗妈”灵感源自心灵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