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粘人源于缺乏安全感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孩子粘人源于缺乏安全感

孩子粘人源于缺乏安全感

2015-11-12

“我儿子现在2岁8个月了,上幼儿园小班,特爱粘人。每次送他去幼儿园他都要哭两下才走,平时也特别粘我。男孩子这样可不好,我该怎么办?”宝宝喜欢粘着妈妈,是让很多妈妈头疼的问题。对于这些喜欢粘人的孩子,许多妈妈担心孩子会太胆小、过于依恋父母、以后不敢独立……专家表示,0~3岁的孩子适当地粘人并不是坏事,但过于粘人或完全不粘人就应警惕了。

专家分析如何区分孩子是不是粘人

孩子适度粘人属正常

“宝宝粘人是没有问题的。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安全地出来,对外界的环境感到恐惧,是正常的表现。”中国完形教育广西分支机构老师何明谦说。

那么,怎样的“粘”是正常的呢?南宁市兴华文化教育培训学校的首席讲师李铮举例说,孩子上幼儿园时,孩子与妈妈之间的亲密与分离的状态有三种表现:

第一种是适度粘人、健康的分离状况。这类孩子在入园时,面对妈妈的离开,会因舍不得而哭泣,但哭了一会儿后,能很快地融入新的环境和秩序。到了放学时间妈妈来接时,他们会因见到妈妈而非常高兴。李铮解释,这种孩子是健康的,他会在与妈妈分开时出现适度的分离焦虑,这是孩子与妈妈建立亲密关系后的正常表现。

第二种是不粘人、完全分离的状态。他们在入园时,对妈妈的离开感到无所谓,既不哭也不闹,放学后妈妈来接时,孩子再次看到妈妈也不会感到兴奋。在幼儿园期间,这类孩子对事物比较冷漠,对老师的教学也不配合。这类孩子是不正常的。“如果一个孩子在3岁左右时还不能与妈妈建立起亲密关系,他长大后能与谁建立亲密关系?”李铮说。但是,在实际中,很多家长却错误地认为这类孩子是最乖、最省心的。

最后一种是过于粘人、病态分离的状态。这类孩子在与妈妈分开时老哭个不停,甚至抱着妈妈死不放手。放学后妈妈来接时,孩子看到妈妈也并不高兴,而会埋怨妈妈把自己丢下。这类孩子,就是人们常说的喜欢粘人的孩子。他们由于出现过多的分离焦虑,而不能在幼儿园里进行日常的活动,因此也是病态的,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过于粘人家长需反思

何明谦认为,孩子出现过于粘人,并不是孩子的问题,家长更应该把焦点拉到自己的身上审视自己。

家长应该先看看自己给孩子创设的环境否是令他感到安全。这种安全并不是让妈妈为孩子准备好一切,而是要在心灵上让孩子感到安全。如果妈妈在处理事情时反应偏于敏感,如遇事时常惊慌失措,那么这种紧张的情绪和状态很容易让孩子接收到,从而也产生对环境的不信任感和紧张、焦虑的情绪。这样的孩子就比较胆小粘人。因此妈妈在应付孩子过于粘人的问题时,要先看看自己在遇事时是否能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如果不能要做出调整。

让孩子感到环境安全了,就要放开束缚,让孩子多去探索和尝试。何明谦说,孩子在几次尝试成功后,便会暗示自己是有能力做到的,然后认可自己的能力,从而逐渐树立起安全感和自信心。如果孩子去尝试了,却没达到目标,这时妈妈也不应该贬损孩子,反而更要支持。妈妈的爱是培养孩子自信最有力的保证。

另外何明谦表示,家长还应审视自己,是否平时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与孩子在一起时,只是形式上的陪伴,还是也做到了心灵上的陪伴?

专家建议

孩子爱妈妈才会爱别人

3岁前要建立亲密关系

0~3岁,尤其是1岁半至3岁之间,是培养孩子的依恋关系的敏感期。李铮说,如果一个孩子在3岁前,没有与妈妈形成健康的亲密关系,则不能很好地建立起自身的安全感,从而出现完全不能分离或过于分离两种病态的依恋关系。那么,孩子在3岁前,妈妈应该怎么做,才能与孩子建立起健康的亲密关系?

李铮认为,要让孩子建立起健康的亲密关系基础,妈妈应该在孩子3岁前全身心地呵护、照顾孩子。如果不能做到,也要保证每天有2小时陪伴、照顾孩子。“孩子在3岁前,千万不要完全丢给保姆或者爷爷奶奶带。而如果妈妈必须与孩子分离,在孩子3岁前分离最好不要超过3天,6岁前不要超过一个星期。”李铮说。如果孩子与妈妈分开的时间长了,其本来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可能会中断。而孩子与父母的亲密关系是所有亲密关系的基础,只有与妈妈的爱连接上了,才能去爱别人。

帮孩子重建安全感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以上两种病态的依恋关系,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李铮表示,对过于粘妈妈的孩子,首先妈妈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当孩子粘着你时,不要把孩子推开,也不要赶紧躲得远远的,因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

其次,妈妈要时常告诉孩子:“妈妈是爱你的,妈妈不会抛弃你。”千万别拿“妈妈不要你了”“真想把你塞回肚子里去”这些话来逗孩子或吓唬孩子,这些话只会让孩子的安全感更加流失。

再次,当妈妈离开孩子时,最好能明确而形象地告诉孩子自己什么时候会回来,比如“当这根短的时针指到4时,妈妈就回来了”,或者“宝宝每天早上睡一觉就在日历上打一个小勾,当小勾填满到20这个数字时,妈妈就回来了”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回来的承诺应该准时兑现,并且做到全家的承诺一致。如果承诺没有兑现,孩子会感到自己被骗,而逐渐丧失安全感。

最后,应该在教育之初就教导孩子要爱父母和孝顺父母,而非只关注自己的需要,让孩子懂得爱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才去爱的。在这方面,国学的经典教育可以发挥作用。如让孩子学习《弟子规》,能给孩子获得更多的力量去爱父母,让孩子因爱父母而懂得体谅、孝顺父母,而非因恐惧父母的离开而孝顺父母。最关键的是,孩子《弟子规》的学习,不是单独拿出来要求孩子做到,而是父母先做到,老师先做到,让孩子从榜样的身上去学习,所以中国的古语说得好:“言教讼,身教从”。

“而对于冷漠、完全不粘人的孩子,家长也要警惕,不能认为这样的孩子乖,让大人没负担,就认为是好的。”李铮说。对待这样的孩子,妈妈应给予更多的肢体爱抚,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对他的爱,并做到与孩子多交流,让他能在妈妈面前说出自己的心声。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与“孩子粘人源于缺乏安全感”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孩子粘人源于缺乏安全感”还看
婴儿过早教育易患自闭症
孩子爱动≠多动症
关于二胎,父母如何公平对待两个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需警惕
文静宝宝≠没有多动症是真的吗?
猜你喜欢
不同时期应给宝宝不同的声音刺激
别让手机“玩坏”了你的宝宝
孩子爱搞破坏,妈妈怎么办?
中国的孩子早已变了,老师和家长
最好玩又益智的玩具是什么?
宝宝爱涂鸦整洁父母先别着急
宝宝最益智的十种球类游戏
有时候,为了爱,你必须做个“狠
准爸爸胎教三大法比妈妈更有效!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给孩子更多的
3岁前要开发宝宝的运动潜能
小游戏让孩子了解时间概念
做“好玩”父母,要有4颗心
教子三十六计培养优秀好孩子
给男孩定的规矩越少越好
做宝宝的知心人,这才是父母最正
怎么缓解女孩的强迫症?
幼儿入学用品清单妈妈备起来
4个胎教基本原则准妈遵守了没
睡前是跟孩子沟通的黄金时间
怎么让女孩不再害羞
走进宝宝神奇的游戏世界
这篇教男人如何带孩子的好文!转
最好的和最不好的四句话可能会影
怎么让0-6岁的宝宝更乐观?
又是一年入园季,入园焦虑怎么破
女儿在爸爸车上画画,网友直呼太
常跟孩子“绕口令”,孩子聪明又
怎么养育女孩,女孩应该这样教
给孩子正确传达性教育知识,这些
让孩子觉得“我能行”培养孩子的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审美观?
宝宝爱尖叫游戏帮他“消音”
不要让成绩好坏成为奖惩孩子的唯
带孩子坐车出行时,这些安全情况
家长如何给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如果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
怎么让女孩更开朗?
幼儿园六一亲子游戏精选!
不要吝啬跟孩子说“我爱你”,
10个妙招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家长要认真对待孩子的喜怒哀乐
做个“慢半拍”的家长也是一种智
虎妈当道,不如学做一个会示弱的
章莹颖事件,背后真相让人深思!
十款小游戏让宝宝心灵手巧
胎教的方法与技巧
选宝宝玩具避开这些“隐形杀手”
每天看电视超过1小时,3年后孩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给孩子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