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如何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

如何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

2014-03-21

我们都知道一个家庭的环境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更加大,父母的不幸造就了一个个单亲家庭,而他们的子女即单亲家庭孩子如何教育呢?与一般家庭不同,应该先了解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才能做好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今天查字典幼儿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分享了“如何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一、了解孩子可能表现的不良性格

1、自卑心理:在小孩子的心目中,父亲是百事通,是万能者,是世上最了不起的人。孩子们在一起时,都会夸自己的父亲如何有知识、如何有力气,甚至如何有钱。处在一个没有父亲的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没有这份优越感,自卑感便油然而生。主要表现在:情绪的忧伤,缺乏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性格孤僻,不爱交际,畏缩胆怯,做事缺乏信心。

2、猜疑心理:父母离异、家里缺乏温暖的环境,母亲又整天忙这忙那,使孩子开始怀疑:爸爸妈妈是否还爱我?小朋友会不会看不起我?心灵深处有这样的想法,会让孩子不能与别人和睦相处,在人际关系上产生种种不和谐的因素。

3、逆反心理:原来的三口之家,很快乐,很温馨,生活条件也比较优越。父母离异后,随着自卑心理及猜疑心理的产生,孩子的逆反心理也渐渐形成,一直很听话的她(或他),有时会没有理由地抗拒妈妈、小朋友的要求,产生对抗行为。

4、补偿心理:父母离异,孩子在物质上、精神上都遭受损失,这时候,孩子就会产生对其他孩子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羡慕心理,希望重新获得爸爸妈妈的关爱,希望像过去一样,重新获得良好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这就是补偿心理。

二、为孩子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

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思想认识,调整好情绪,以此来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夫妻离异大多是有无法化解的矛盾才发生的,离异虽然出现新的问题,但毕竟从更大的痛苦纠缠中解脱出来。面对新问题,要敢于正视,并逐步去解决。对孩子不应长期隐瞒离异的事实,那样反而会增添一层苦恼。瞒是瞒不住的,蒙在鼓里的孩子知道实情后反而会怨恨父母。父母的角色不可能在夫妇一方同时存在或实现。作为单亲家庭,要多为孩子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多给予孩子跟对方接触的机会,以弥补爱的缺失。

三、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

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学校,来自同学。一方面,家长要鼓励孩子在学校多交几个要好的小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度周末。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另一方面,如果有个别同学说了刺激性的话,家长不妨找那个同学聊一聊或者写一封信。诚恳的态度和有理的分析,会使孩子懂事的。还可找孩子的班主任反映一下情况,请班主任以适当的方式在班上讲清道理,造造舆论,正确地对待处于单亲家庭的孩子。

四、引导孩子感受身边的爱

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的破损而导致了教育的缺损。父母离异后,孩子很少同时得到父爱和母爱,于是她们的自卑、猜疑、补偿心理开始出现。为此,最好给孩子布置了一些任务:让他们观察父亲或母亲一天的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们就知道了父母的辛苦,也感受到了父母对她们的爱。这时,就需要鼓励孩子学会坚强,学会爱父母,做个有骨气的人。同时,要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与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孩子知道:身边爱他的人并不少。

五、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微不足道的一些小事,也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及时跟孩子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的就及时疏导。有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要进行更多的调查分析,考虑妥善的解决办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与“如何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如何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强化早教孩子会变“笨”
适合17-18个月宝宝的游戏
笑是宝宝智慧感情发展的标志
幼儿眼中的动画世界
该花多少时间来陪BB?
为你解开宝宝的记忆之谜
家务活能锻炼幼儿精细动作
家长溺爱孩子10大“典型”
与宝宝交流的神奇瞬间
性早熟造成孩子哪些伤害?
智商和情商主要取决于母亲
适合21-22个月宝宝的游戏
什么是宝宝最健脑的运动?
揭露五个育儿“伪真理”
奥巴马教子五大锦囊
别让尊重孩子变为顺从
学习德国的“善良教育”
早教早得太离谱宝宝会糊涂
19~24个月:平衡能力更加好
小宝宝迷上电脑怎么办?
妈妈,请别来打扰我!
婴儿真的无忧无虑吗
惩罚孩子要掌握的智慧
别让早期教育成为心理虐待
如何培养23个月幼儿的能力
教宝宝学走路
隔辈育儿常遇的10矛盾
让孩子成为左右脑并重的人
动起来一起来玩趣味游戏
早期教育让孩子“学”什么?
专家释疑家长的早教问题
家庭才是早教最重要的课堂
父母育儿不必太教条
哪些家庭更容易出天才宝宝
父母犯哪些错会让BB"变笨"
不要让孩子过早陷入"竞争"
美国父母育儿五原则
7种有效惩罚让宝宝更优秀
养育快乐宝宝把握10个细节
认识愤怒
你不知道的“惩罚”教育
高智商的宝宝有哪些特点?
如何让宝宝成为"万人迷"
改善BB害羞要做好六件事
看《功夫熊猫》学育儿
学会了原地跳和踢球
发展0-6岁宝宝的记忆力
玩游戏父母参与才有内涵
适合23-24个月宝宝的游戏
小游戏提高孩子模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