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父母要懂得这三件事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聪明的父母要懂得这三件事

聪明的父母要懂得这三件事

2015-08-05

对孩子的教育是父母的一项重任,其身正,有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做好父母的前提。

智慧的父母一般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

1、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的基础,甚至胜过教育。父母与孩子关系的好坏,决定着教育的难易及成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主要在于“定位”

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庇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处理和孩子的沟通,与孩子保持健康良好的关系。孩子想要做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这需要父母的支持和鼓舞。对他们来说,坚持下去的勇气,往往来源于父母对他们的信任。

首先,学会倾听。有时你并不同意孩子天真的想法,但你应该尊重他们,让他们把话说完。很多事物在孩子生活中显得很重要。当你对他们的行动给予认可的时候,他们会感觉到你的支持。许多时候,并不需要做父母的说多少话,需要的只是静静地倾听,然后适度地点拨。

其次,做事有规可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们有些行为出乎你的意料,那可能是你平时没有跟他们说清楚,对他们的行为没有一个基本的规范。作为父母,你应该对孩子的行为做出正确的指导,一旦你的孩子行为不当,你就应该耐心地教育他们,但不能硬邦邦地责备他们。

另外,父母不要轻易替孩子做这做那。如收拾书包,应要求孩子在前一天晚上就将书包整理好;给孩子提供分门别类放东西的地方,而不是帮孩子把东西都放好,引导孩子快乐的分类整理自己的东西。

当孩子年龄稍大一些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计划,把每天要做的事写下来,放在显眼的地方,帮助孩子记住事情。

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的竞技场上,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无法替换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气力,即“拉拉队”的气力。

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恰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面对失败,在困难面前做孩子的朋友。

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熟悉自己才能击败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熟悉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作为父母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做” 而不是“说”。

你的孩子需要你在每一天生活中做出榜样。你不仅应该为人正派、上进,更要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孩子,以自己的行为告诉他应该怎样为人处事。如果你做错了事情,你应该向孩子道歉,这是维护父母形象的最好办法。

孩子可能会做错一些事情,这时作为家长的你一定要和孩子在一起,共同分担压力,弥补过失。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进步,认识自我,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势”,转而和父母沟通。

人们常说: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好比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是人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2、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播种行动,收货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行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假如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断送孩子的未来。大量事实证实,习惯是一种顽强的气力,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通过习惯培养锻造品格

教育如同海上行船,必需按准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淹没的危险。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通常很难落实到详细的操做上来。研究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老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高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锻造。

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低出发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反馈,勤矫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有的孩子总是丢三落四,看起来是小毛病,作为家长要让孩子因为自己粗心大意而吃些苦头。例如:孩子已出门走到半路想起将什么东西忘在家里了,家长不要替他去取,让孩子自己回去取,即使是迟到,都要让孩子记住这个教训。

也可以用过度纠正的方法巩固孩子的良好行为。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记忆能力。在孩子小的时候,从日常生活中微小细节上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比如:和父母一同出门前,让孩子帮助父母检查要带的东西;上幼儿园前从头到脚检查自己,看看还缺什么东西没带;当孩子忘记了某件事情,不要马上提醒他,让自己回忆等。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与“聪明的父母要懂得这三件事”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聪明的父母要懂得这三件事”还看
娘娘孙俪谈二胎养育经等等小花个
孩子早教一定要知道木桶效应
这些中国式早教不合理你做了多少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猜你喜欢
正确应对孩子五种无理行为
对付宝宝哭闹以“静”制动
给宝宝一个机会去失败
适合宝宝社交和人格发育游戏
如何纠正宝宝的奢侈浪费习惯
孩子的脸型与性格的关系
学习教育任性宝宝的几大秘诀
孩子喜欢重复地丢东西怎么回事?
应如何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
警惕家庭战火“烧”了孩子
延时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
爱打人的孩子如何“修理”
爱“破坏”不是宝宝的错
孩子咬指甲家长大意不得
正确对待“爱淘气”的宝宝
宝宝如厕训练要选准时机
美国家长这样培养孩子幽默感
家长的不良行为“示范”影响孩子
会给宝宝带来的有哪些恐惧行为
面对宝宝恐惧做个智慧妈妈
怎样让宝宝快速识别色彩
宝宝自控力小课堂
父母该说与不该说的四句话
家长溺爱孩子十类可怕后果
爱捣乱是宝宝好奇心的表现
小宝宝必备的六种黄金性格
什么情况下会让宝宝产生焦虑行为
培养宝宝的好习惯方法问与答
怎样了解宝宝的听力
怎样预防宝宝乳牙被蛀?
妈妈注意!宝宝会是你的翻版
宝宝视力下降竟是手机惹祸
8习惯影响BB智力发展
宝宝玩小鸡鸡:行为解析+行为策
父亲暴躁会让新生儿常哭闹
关于宝宝睡眠7种错误说法
孩子的七种异常举止需警惕
父母眼中的“坏行为”如何引导
解决宝宝入睡的“四大难”
扼杀孩子创造力的14种言行
宝宝“人之初,本自私”?
警惕孩子的七种异常举止
宝宝睡觉黑白颠倒怎样纠正
解决宝宝不爱吃饭的法宝
正确刺激BB听觉获最佳发展
听到孩子说脏话该怎么办?
解读宝宝的面部表情
宝宝令人头疼的8大行为是否要制
分阶段培养孩子幽默感的小招数
变脸游戏帮宝宝戒除乱扔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