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教读物选择 “五步法”推荐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孩子早教读物选择 “五步法”推荐

孩子早教读物选择 “五步法”推荐

2017-11-16

电视宝宝的增多与其说是新传媒所具有的魅力,不如说是家长在早期阅读方面的不尽心。

但这似乎不完全是家长的责任,一是没经验,二是信息太多,不好选啊,那么,家长如何培养一颗火眼金睛,在鱼龙混杂的早教读物中给孩子做选择呢?基于外研社出版工作的经验和妈妈的经验,我认为五句要领可以和家长们分享。

1、 考察读物的身家背景

我国的出版机构很多,每个机构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大家知道的高等教育出版社更多的做面向大学、成人的出版业务,比如说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外语和少儿类出版就在行业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当大量产品涌现的时候,机构的品质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背书。相比起孩子的未来教育问题,权威专业在选择上降低了家长的一些难度。

2、考察读物内容是否分级

在阅读上面,尤其是在外语的阅读上,一定要分级,就是这个分级如果从外语的角度有语言的难度和规律在里面,没有分级可能会让孩子的学习有些困惑,而且分级有利于配合他课堂的学习。

同理,分级不光是外语读物所必备的,也包括母语也需要这样做。因为孩子的阅读涉及到各个领域,这个是涉及孩子认知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如果你选择的内容不当,可能会打击他阅读的热情,比如他读一本书看不懂,那他就会觉得读书就这么回事,不好玩,然后厌恶它。

3、考察内容是否做到平衡

第一个重要的平衡就是教育性和文学性的平衡,中国的出版社倾向于选一些教育性比较强、说教更多的东西。这样让孩子感觉读书不是一种享受,而成为一种负担。教育和文学性怎么平衡?你是光娱乐还是光教育?还是能够达到比较好的平衡?读物绝非仅仅为了娱乐,而是在娱乐的同时,让孩子收获一些教育上应该获得的东西。

第二个平衡我觉得是题材上的平衡,将文学的非现实故事和现实知识相平衡,举个例子来讲,比如《布奇乐乐园》中《月亮快睡觉》的故事,讲一个小孩如何和月亮一起入睡的故事,显然是偏文学性的,我们也会讲一些诸如洗洗手之类的科学、健康等现实知识,让二者达到一个平衡。

4、考察读物形式上的灵活度

玩乐和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因此一本书显得中规中矩就难以引起孩子的好奇欲。幼儿读物在形式上就可能要更多考虑文字和图片的比例关系。比如说绘本,对于小的孩子可能图画的量要比较大,绘画的风格要比较多,让他不要光去看文字,要懂得去从图片里面来明白这个故事。比如加入了一些立体的可以动手的小环节进去,孩子就会爱不释手了。

5、读物不排斥借助现代媒体来表现

媒体在发展,阅读所借助的媒介形式也在发展。所以你在给孩子选择的时候,尤其给孩子选择,你不要只选择平面的,当然这是对阅读整体的一个要求,读物可能有文字、图片、视频等相结合,甚至有一些简单的在线辅导、互动等环节,加入一些工艺让书籍变得立体、醒目,让孩子和家长可以共同完成一些游戏等等。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与“孩子早教读物选择 “五步法”推荐”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孩子早教读物选择 “五步法”推荐”还看
家长警惕谨防早教沦为圈钱幌子
中国式错误早教盲目用功争取成绩
“伪早教”父母要警惕
加强儿童情商教育让孩子成功并且
孩子被欺负怎么办教家长三招
猜你喜欢
尊重宝宝创造的童话世界
独立意识要从娃娃抓起
快速的时代,更需要“慢养”孩子
儿童孤独症早期识别
消除宝宝小脾气有方法
给孩子添点耐性
妈妈须知:婴儿也会罢奶绝食
宝宝的阅读习惯从可以竖起头起
让孩子记恨一生的6个极端态度
幼儿时期的6个情感需要
常挨打的孩子易心理变异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宝宝的性格
潘多拉效应的早教启示
训练宝宝好奇心的N种方法
如何让宝宝学会“不认生”
伤害孩子心理的牢骚话
宝宝比较内向该怎么办?
“恋物症”不能说断就断
婴儿生来就会"吃醋"
孩子不快乐,你能读懂吗?
18做法种毁掉孩子的自信
做好六件事改善宝宝害羞
幼儿的自我意识该如何培养
父母不要忽视宝宝的自我和自尊
让宝宝和家人一起就餐
“孩子还小”的观念让孩子永远长
宝宝成长过程中真正的快乐
孩子哭闹到底该不该抱?
孩子欺软怕硬怎么办
认识宝宝的情绪
解读小孩子的自我探索心理
6招培养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
母爱可改变婴儿的性格和心理
发展儿童同情心
婴幼儿也会精神抑郁
揭秘:宝宝爱打人的3大根源
怎样教会孩子善解人意
培养自控能力,不同年龄宝宝区别
美国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
宝宝缺少安全感有这些表现
妈妈,别以为我听不懂你的话
巧妙构设孩子眼中的世界
六招帮增强孩子自信心
宝宝的心理压力如何缓解
用心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
克服孩子性格软弱的好方法
告诉你孩子的七个底线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怕什么
3岁前宝宝必须纠正的性格
妈妈太强势,影响孩子性别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