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宝宝体重低下的原因及防护措施(2)-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疾病 >导致宝宝体重低下的原因及防护措施(2)

导致宝宝体重低下的原因及防护措施(2)

2015-12-09

  小儿体重低下如何治疗

  注意保暖

  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困难,因此护理中对温、湿度的要求就显得很重要。早产锗衣着以轻柔软暖、简便易穿为宜,尿布也要柔软容易吸水为佳,所有衣着宜用带系结,忌用别针和钮扣。

  保温并不等于把孩子捂得严严的,在家庭早产儿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一28℃,室内相对湿度55%一65%之间,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孩子保温,但千万注意安全。婴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上、下午各测体温1次如最高体温或最低体温相差1℃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体温的稳定。当婴儿体重低于2.5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 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但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洗澡时的室内温度和水温。

  精心喂养

  目前各界较重视,一般主张早喂养,使其生理体重下降时间缩短,或程度减轻,低血糖率发生减少,血胆红素浓度相对减少。一般生后6~12小时开始喂糖水,24小时开始喂乳,体重过低或一般情况较差者,如曾发生紫绀、呼吸困难或手术产者,可适当推迟喂养,静脉补液。

  哺喂方法:按早产儿成熟情况不同而异,对出生体重较重的、吮吸反射良好的,可直接哺乳,反之用滴管或胃管喂养。

  摄入量随早产儿出生体重及成熟程度而定,可参考早产儿摄入量计算公式。

  出生10天内早产儿每日哺乳量(ml)=(婴儿出生实足天数+10)体重(克/100)10天后每日哺乳量(ml)=1/5-1/4体重(克)以上摄入量为最大摄入量,如早产儿不能吃完,可将剩余部分由静脉补充,以保证蛋白质、热卡和水分的供给。

  喂奶间隔时间:可根据奶方和体重安排,一般体重1000克以下者,每小时喂一次;1001~1500克者,每1.5小时喂一次;1501~2000克,每2小时喂一次;2001~2500克,每3小时一次,或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与“导致宝宝体重低下的原因及防护措施(2)”相关文章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手足口病怎么
宝宝咳嗽怎么办宝宝咳嗽注意什么
宝宝感冒怎么办宝宝感冒注意事项
宝宝哮喘怎么办宝宝哮喘吃什么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办宝宝肋骨外翻
看过“导致宝宝体重低下的原因及防护措施(2)”还看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发烧怎么办
新生儿腹泻怎么办
早产儿脑瘫表现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猜你喜欢
想有好牙,就要从保护乳牙开始
孕妇水肿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如何预防产后风湿产后风湿有哪些
帮宝宝挑选牙刷有讲究
乳牙龋齿别等到换牙牙齿色斑与龋
关于产前必知小常识准妈妈收好
引发产后抑郁症的6大原因
月子期间最全食谱产妇不能吃什么
哪些原因引起的产后脱发?
宝宝大便异常的几种情况
宝宝乳牙的作用伤害宝宝乳牙的坏
孕前保养子宫的方法有哪些
宝宝乳牙被蛀完会引发三个后果
最常见的早孕反应有哪些
宝宝拉肚子有泡沫如何护理
孕期保健知识大全孕妈妈必收
如何选择宝宝牙刷宝宝牙刷的日常
0-6个月龄宝宝的喂养指南家长
宝宝大便有泡沫怎么办
导致新妈产后性欲衰退的4大因素
孕晚期孕妇洗头发需要注意什么
如何用彩色卡片来胎教
妊娠反应吃这些食物可缓解
产妇失眠怎么办安眠食谱推荐
产后新妈妈长“副乳”是怎么回事
宝贝乳牙护理的科学方法
产后如何让奶水多起来五大方法帮
5招轻松治疗孕妈妈腹泻
盘点这些是产后常见妇科的疾病
宝宝拉肚子有泡沫是怎么回事
月子食谱香菇萝卜汤怎么做
孕妇左侧位睡对胎儿的好处​
产后预防痔疮的方法有哪些
产后月子病有哪些症状你知道吗
产后月经不规律的预防治疗法
伤害幼儿乳牙的坏习惯
别让碳酸饮料毁了宝宝的乳牙
孕妇睡姿怎么样才正确
1岁宝宝大便臭的原因如何消除孩
准妈妈必知剖腹产的后遗症有哪些
10招让剖腹产妈妈快速恢复
宝宝大便带血可能的原因
治疗小儿哮喘的推拿方法
不同职业准妈妈的月子食谱
教你怎样正确抚摸胎教孕妈妈收藏
产后有效治疗乳腺炎的方法
新生儿宝宝便便几次算正常
恒牙胚先天缺失会导致缺牙
孕妈妈洗澡时需注意这5个事项
产褥期间月经迟迟不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