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睡眠的3种姿势-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0-1岁百科 >婴儿睡眠 >新生儿睡眠的3种姿势

新生儿睡眠的3种姿势

2015-11-13

  新生儿睡眠的姿势有仰卧、俯卧、侧卧三种。

  仰卧位:

  仰卧位可以使全身肌肉放松,内脏器官免受压迫。但是仰卧时能使已经放松的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而发生呼吸困难。当宝宝吐奶时,有可能将乳汁呛入气管而引起窒息。长期仰卧,还会使枕骨平塌,睡成扁头。

  俯卧位:

  俯卧位是近年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一种婴儿睡眠姿势。采取这种姿势对内脏器官压迫较重,可以促进各脏器的活动,便于肠道内气体的排出及吐出物不容易呛气管。但是新生儿不会转头和翻身,更不能主动避开鼻前的障碍物,容易被被褥堵塞口鼻而引起窒息,口水不易下咽而造成口水外流。年轻的父母们一定要多加小心,尤其是在无人照看时要慎重采取这种姿势。

  侧卧位:

  侧卧位对内脏器官无过分的压迫,又利于肌肉的放松,万一漾奶也不至于呛入气管发生窒息,是一种比较好的睡眠姿势。但是新生儿颅骨骨质软,躺在床上时应该经常不断的改变体位,如果长时间采取一种姿势躺卧和睡眠,头偏向一侧,受压侧头颅平坦而对侧隆起,面部会发育不对称,五官不端正,以后还会造成斜视及影响牙齿的排列。还要注意,不要将耳阔压向前方,以免变形。

  一般情况下,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天取头底脚高的侧卧位,有利于排出分娩时吸入的羊水与粘液,以后可以取头及上半身稍高于下半身的睡姿。新生儿期脊柱基本是直的,头相当大,几乎与肩同宽,平卧时后脑勺和背部处在同一平面上,没有必要枕枕头,也可以用成人的毛巾折叠四折来枕(3~4厘米高)。喂奶后应采取右侧卧位,上半身稍高,有利于胃内容物的排空,还可以避免漾奶,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呼吸道阻塞造成窒息。注意体位的变换,四肢要保持自然的屈曲状态。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与“新生儿睡眠的3种姿势”相关文章
新生宝宝头三个月的睡眠质量同孕
为什么孩子睡觉前要闹觉
用好这几招让娃一觉睡到大天亮
新生儿吃奶和睡觉哪个更重要?专
金质睡眠四绝招宝宝一觉睡到大天
看过“新生儿睡眠的3种姿势”还看
新生儿白天不睡觉怎么办?
新生婴儿睡眠不好的9个真相
要新生儿舒适生活的方法
预防婴儿猝死综合征的方法
白天怎样哄小宝宝睡觉?
猜你喜欢
新妈妈产后胃痉挛疼痛的原因是什
产褥期关节痛的防治方法《下》
新妈妈月子病的治疗方法
新妈妈有效消除下肢疼痛的保养方
产后盆腔炎的主要原因及治疗方法
新妈妈预防产后肛裂的方法有哪些
新妈妈产后腹痛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产后新妈妈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新妈妈产后疼痛的主要原因及预防
产褥期新妈妈小便困难是怎么回事
新妈妈产后如何有效的预防便秘?
新妈妈产褥疾病的隐患有哪些?
新妈妈缺乳的主要原因及治疗方法
新妈妈产后出现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新妈妈产后背部疼痛的缓解方法
新妈妈产后最常见的感染有哪些?
导致产褥感染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方
新妈妈产后出现痒疹的原因及治疗
导致新妈妈子宫复旧不全的原因及
新妈妈有效预防及治疗产后风的方
产后新妈妈如何预防大出血发生?
产后新妈妈应预防的四大疾病《下
新妈妈需预防的6大月子病
产后防治新妈妈脱肛或痔疮加重的
产后新妈妈为何要及时进行开奶喂
月子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新妈妈月子期间如何预防产褥热?
新妈妈如何有效的预防产后腰痛?
产后新妈妈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产后新妈妈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导致孕产妇产后恶露的主要原因是
新妈妈腕关节麻木或隐隐作痛该怎
新妈妈产后应该如何应付月子病?
产后新妈妈为何会出现多汗的现象
产褥期新妈妈的子宫恢复与恶露
产后新妈妈应该如何预防疾病发生
新妈妈子宫脱垂的主要原因及预防
产后新妈妈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治疗产后关节酸痛的食疗和药疗法
月子病的表现症状及发病原因
产褥期关节痛的防治方法《上》
导致新妈妈关节痛的原因及防护方
新妈妈产褥期如何预防腹膜炎发生
新妈妈产后出现痒疹的原因及治疗
新妈妈月子病的表现症状是什么?
新妈妈产后健康保健的注意事项有
新妈妈产后出现痒疹的原因及治疗
新妈妈产后为何会出现手脚疼痛呢
新妈妈产后外阴干燥是怎么回事?
产妇得月子病时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