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健康“秋补”-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1-3岁百科 >幼儿喂养 >一起来,健康“秋补”

一起来,健康“秋补”

2015-11-12

  入秋以后,气候逐渐转凉,秋高气爽,空气干燥。古人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秋季适当进补,不仅能够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而且也能为抵御寒冬侵袭奠定物质基础。

  酷热夏季,由于频繁进食冷饮、凉菜以及冰冻食品,人们的脾胃功能普遍减弱,进入秋季后“秋补”成为必然选择。秋季进补时,首先要给消化系统一个调整适应期,可先补食一些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禽蛋、山药、红枣、莲藕、莲子等,用以调节脾胃功能。此外,药食兼优的芡实、菱角、板栗也是调理脾胃的最佳食物,这些食物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补中益气、开胃健脾、生津止渴、固肾养精的功效。而新鲜蔬菜、水果是补充水分的重要食物来源,同样应该多吃。

  一起来,健康“秋补”1

  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是人体进补的最佳时节,但进补方式恰当与否直接与健康相关,从饮食角度来看,合理进补应该这样做:

  1 秋季饮食要“少辛增酸”

  中医认为,辛入肺,适量辛味食物可助肺气。秋天少量食用辛味食物有利于通利肺气,克制肝气,防止肝气过盛。但对于“肺燥”,尤其是已经出现口鼻干燥、咽喉干痒,甚至干咳少痰的人而言,就不宜再食用辛辣食物。另一方面,由于酸味食物能增强肝脏功能,“增酸”能抵御过盛肺气的侵入,减轻“肺燥”。因此,在秋季进补时,要“少辛增酸”,少吃一些辛味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适当多吃一些酸味水果,如山楂、柚子、葡萄等。

  2 秋季养阴以滋润为主

  秋季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但随着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气温降低,湿度减小。此时,饮食调养应以清淡、滋润为主,适量多喝开水、淡茶、豆浆、牛奶等以及时补充水分,早晨饮用淡盐水,晚上饮用蜂蜜水,不仅能够补充水分,而且可以润肠通便;多吃芝麻、糯米、蜂蜜、荸荠、葡萄、萝卜、梨、柿、莲子、百合、菠萝、香蕉、银耳等柔润食物,这些食物能够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

  3 秋季进补需注重平衡

  “药补”与“食补”是秋补的两大选择,选择药补还是食补关键在于对体质的辨认,尽管进入秋季后,人体代谢能力下降,体力消耗减少,此时进补,药物易被吸收和蕴蓄,从而发挥较大功效。但单纯强调某一种进补方式的独特作用并无实际意义,因人因时而异才是“秋补”的关键。

  忌无病乱补:无病乱补,不仅无益于健康,而且会对身体造成无谓的伤害。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乱用鹿茸会损伤阴血,并导致阳亢。

  忌虚实不分:中医认为“虚者补之,实则泻之”。“体虚”是进补的基本前提,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体虚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身体偏寒或偏热较明显的人,可适当选择有偏热或偏寒属性的食物来调节自身阴阳平衡。偏寒者畏寒喜热,口淡涎多,小便清长,应温补,可多吃牛肉、羊肉、黄鳝、红枣、桂圆、荔枝以及葱、姜等辛辣食物。偏热者,口干、口苦、大便干结、舌质红,应多吃些梨、生藕、芹菜、百合、绿豆、黄瓜、甲鱼等寒凉食物,有清火作用。

  忌多多益善:任何食物或药物食用过量都会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食欲不振,甚至鼻衄;过量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忌凡补必肉:动物性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营养价值高,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若久食多食,往往会给胃肠道造成负担,而且人体消化肉类食物的过程中产生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酸性代谢产物,往往是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的致病因素之一。

  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传统中医认为“药食同源”,食物也有“四气五味”,尽管相对于药物,食物的药理作用相对较弱,但如果以保健为目的,食物应是首要选择。而且食物进补取材方便,食用时只要对症选用,不仅效果明显,而且不会出现副作用。如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

  忌重“进”轻“出”: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倡进补的同时,应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面对进补期间发生的便秘等问题,不能完全依靠药物解决,长期服用泻药只能加重胃肠功能紊乱,降低肠蠕动能力,从而进一步加重便秘。缓解便秘不仅要注意饮食调理,更要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忌恒“补”不变:进补时,有人喜欢按照自己的口味进食某一类食物,多年积累逐渐形成了“偏食”“嗜食”的不良习惯,这对健康极为不利。实际上,无论是药物还是食物,绝大部分既有保健作用,又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都会影响体内营养平衡。尤其是对于老年人而言,由于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进补时需要全面、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季节,对药物和食物的选择也应有所不同。进补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适时、适量调整是十分必要的,切忌恒补不变,一补到底。

  忌越贵越补:评价进补食物价值高低的关键不在价格而在营养,以传统名贵食物燕窝、海参等为例,这些食物价格高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生长环境、产量、采摘难度、保存方法等决定的,其营养价值未必与价格成正比。从营养角度来看,这些昂贵补品的营养成分都可以从普通食物中找到,比如在蛋白质补充方面,可以用鸡蛋来代替海参、用银耳代替燕窝;在补充胶原蛋白时,可以用猪蹄代替鱼翅等。这就意味着,食物的选择并非“越贵越好”。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与“一起来,健康“秋补””相关文章
1岁以上的宝宝喝鲜牛奶好还是配
宝宝元旦吃什么食物好小孩元旦饮
小孩补钙补多少宝宝补钙吃什么好
小儿便秘吃什么好缓解小儿便秘的
​简易方便的宝宝素食食谱推荐
看过“一起来,健康“秋补””还看
别烦恼!让孩子吃饭有方法
宝宝秋季饮食要用心
母乳喂养常见问题大全
12~18个月宝宝第4阶段辅食
1岁宝宝吃什么好
猜你喜欢
自己分娩,没那么可怕
哺乳期新妈妈怎样对自己的乳房进
产后针灸减肥常见的禁忌事项是什
分娩时晚剪脐带对婴儿健康更有利
奶粉过度宣传“挤压”母乳喂养
新生儿出生后的护理及保健常识《
剖腹产女性要如何减肥效果最佳
夏季坐月子不要“闷”得太严实
新妈妈产后减肥不可听信哪些谣言
药物流产后注意事项及调养方法
产后怎样才能让剖腹产瘢痕长好
孕妈妈为了保持身材不吃晚饭大错
产后护理常识产后最容易疼痛的部
新妈产后恢复过程中不宜犯的错误
产后新妈妈睡眠不好将会给身体带
有利于新妈妈产后瘦肚子的八种运
英研究发现妇女分娩后多受病症困
专家:如何选择产科医院
三种零食帮助产妇疗养身体
新生儿出生后的护理及保健常识《
产后减肥不用愁八种方法来解忧
富人超生用高科技借腹生子
补习分娩重要时刻一览表
剖腹产手术后要注意
女性流产后的五个注意事项
妇女产后如何来改善健忘的记忆呢
做好运动帮你顺产
生育一胎与二胎,产假待遇有什么
不利于新妈产后身体恢复的6个小
喝花茶,减肥也可以很轻松哟
富人超生用高科技借腹生子(2)
产后妈妈出现哪些现象属于正常的
富人超生六种方式
改善新妈妈心理和情绪健康成为优
产后不断提高运动能力,可增强减
产后如何快速减肥恢复魔鬼曲线呢
哺乳期新妈妈可以尝试的运动减肥
产后恢复护理需避开哪些误区呢
为新妈妈归纳出的食物瘦身法则
产后减肥,不宜做这些傻事
新生儿出生后的护理及保健常识《
孩子出生了宝宝户口怎么办
产后哺乳,该如何避免乳房下垂的
新生儿出生后的护理及保健常识《
产后如何让子宫得到更好恢复的时
新妈妈夏季坐月子吹空调要注意这
奶水不足有法可通
“金猪潮”引发资源失衡
春季婴儿房装修有太多规则
新妈如何赶走产后肚子上留下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