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表妹带着儿子过来做客。
儿子高兴地把自己的玩具都拿出来,两个小家伙在客厅玩成一团。
看着他俩其乐融融,我们退到厨房做饭。
忽然“哇”地一声大哭,我俩赶紧冲到客厅。
3岁的小外甥一只手扯着我家娃的衣服,一只手在抢他手里的玩具。
没等我说话,表妹一个箭步上前,对着小外甥就是一巴掌:“你个小祖宗,怎么又打人,不好好玩就回家!”
小外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憋红着脸却不示弱,对着他妈又踢又打。
表妹气哼哼地对小外甥说:“我看你就是欠揍!”说着,又抬起了手。
我赶紧拦住,把小家伙搂到怀里,刚刚倔强的他,立马大哭起来:“姨妈,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想多玩会那个小汽车……”
看着小外甥在我怀里情绪渐渐平复,表妹眼眶湿润了。
她说,这孩子最近经常打人,每次还不认错,除了揍他两下,她真的没有办法,真担心他有暴力倾向。
其实表妹的担心有点多余,这个年龄的孩子打人并不是个例。
许多同龄的宝妈都发现,家里那个一向很乖的宝宝,不知为何突然举起他们的小拳头,四处惹祸。
孩子为什么爱打人?
关于孩子打人的问题,我们先不要慌张。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孩子天生有一种攻击的冲动,在婴儿期就已经具备。
其次去了解孩子打人的原因,才不会变得措手不及。
1
敏感期的到来
按照蒙台梭利理论,2-3岁孩子有几个特殊的敏感期,在这期间适当满足和理解孩子,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口手敏感期
由于身体发育,孩子可以手脚灵活运用,去探索未知事物。
但如果得不到大人理解和支持,情绪不能释放,就变得敏感,就喜欢用肢体语言表达,出现打人、摔东西等行为。
分离焦虑期
2-3的孩子即将进入幼儿园,这时候孩子和父母分离,进入陌生的环境,面对不熟悉的小朋友,感到孤独、无助、恐惧,这时候他们常会用拳头保护自己。
物权敏感期
孙瑞雪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中指出:
孩子2岁左右,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会开始产生私有意识,会特别在乎自己对物品的的所有权,并认为什么都是“我的”。
这一时期的孩子会以抢夺的方式去占有,同时也会担心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抢走。
进入物权敏感期的孩子,一旦自己的物品被他人碰触就会特别敏感。
有的宝宝会激动大哭大闹,有的甚至会做出攻击性的行为。
蒙台梭利说:敏感期教育的实质,其实是爱的教育。
无论孩子处于哪个敏感期,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要粗暴地伤害孩子。
2
孩子对外界的试探
身边2-3岁阶段的孩子,喜欢动手打人其实并不少见。
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行动可以自主,世界在他们眼里变得丰富多彩。
有时孩子在家不打人,出门和小伙伴交往时却会打人。
这是孩子想与别人交往,却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他就会用肢体语言表示友好。
但因为年龄,身体的发育原因不能好好地控制自己动作的幅度和力度,就会被人认为是打人。
还有一种是因为孩子的好奇心,他想试探一下打人会引起什么后果。
你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孩子打了小伙伴,他看到同伴哭了,他也会跟着哭起来。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孩子的攻击行为,看得比较单一,但从孩子所处的年龄来看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交往需求、认知边界的一种方式。
他们想知道自己通过什么方式表达情绪,会得到关注或者惩罚。
3
用打人的方式求关注
2-3岁的孩子,会很在乎家人的态度,当他发现自己被冷落,就会产生不安的情绪。
有的孩子性格比较要强,不喜欢妈妈夸别的孩子。为了引起妈妈的注意,他会直接攻击别的孩子。
前几天闺蜜就来求助,她家的女儿最近太霸道。
只要家里来个人,她不是哭就是趁妈妈不注意打客人一下,出去吃饭、玩的时候,如果妈妈夸了别的小朋友一句,她肯定会偷偷挠人一下。
更有一些二胎家庭,因为父母双方对老大关心不够,导致老大产生嫉妒心理,就会偷偷打老二。
其实孩子打人不是他不懂事,只是他在索爱。
4
孩子成长的环境影响
有些家庭父母喜欢吵架甚至打架,从不顾及孩子在不在场,他们看到大人解决问题使用拳头,自然也会模仿。
还有的孩子看了暴力的动画片,他们便会模仿里面的动作,其实他们只是觉得好玩,根本不明白自己在干什么。
这就要我们家长帮孩子选择健康的节目,远离暴力。
并且我们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孩子爱打人,父母怎么做?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而童年则是孩子一生最美好的时光。
我们做父母的对于孩子打架千万不能因为心急处理,让孩子伤心,错失了最佳的教育时机。
当我们的孩子举起他的小拳头,我们可以这样做:
1
控制我们的情绪,站在孩子的角度接纳他
心理学中解决冲突的的第一位,是先接纳情绪,再处理问题。
遇到孩子打人,我们首先要冷静。
孩子打人后,比起处理方式,我们处理时的态度更重要。
在孩子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我们先不要急着讲道理,可以暂时带孩子找个安静的地方,辅助孩子平缓情绪。
隔离一小会,再去询问打人的原因。
不听孩子讲明白打人原因,你永远不知道孩子为何而生气,也不会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这时,我们要告诉他:“不要着急,妈妈会慢慢听你讲的。”
先真正地去共情,再来解决问题。
去年综艺节目《不可思议的妈妈》里,演员胡可对待儿子小鱼儿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她总是第一回应“我知道”来认同小鱼儿的情绪,再坚定地告诉小鱼儿不能违反规则。
这样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建议。
2
做好移情教育,让孩子学会将心比心
科学家发现,很多习惯霸凌甚至少年犯罪的孩子,他们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特别差。被他们欺负的孩子已经很痛苦了,他们却感知不到,或者无所谓。
这就是从小欠缺了最基础的移情教育。
当弄清楚孩子打人原因,我们再来给他描述被打孩子的感受,让他知道自己“打人”对别人造成的伤害。
比如:“你这样打弟弟,他会觉得很疼,你看他都哭了。如果别人打你,是不是也会疼哭啊?”
这就是在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让他认识到打人是错误的,从而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
转移注意力,引导孩子正确释放情绪
当宝宝情绪不好,急躁不安的时候,可以试着给他听喜欢的音乐,和他一起玩有趣的游戏或者是带着他一起做运动(跳舞、拍球、打沙包等),转移孩子注意力,在玩耍中发泄负面情绪,调节自己。
4
家长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家长在孩子面前注意文明,不崇尚暴力,孩子才能以此为榜样要求自己。
一位美国儿童咨询师曾说:“最需要爱的孩子,往往会用最不可爱的方式来讨要爱。”
打人的孩子往往是孤独的。常抱抱孩子,多陪陪孩子,陪他走过成长中的每个关键期,让他知道爱比拳头更有分量!
小步在家早教,来自清华、斯坦福的精英团队,全球735万家庭的选择
上一篇:孩子从小有这个“优点”,很可能是
下一篇:女生无所谓的3种动作,是造成“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