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第一口奶 这些知识妈妈必须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喂养 >新生儿的第一口奶 这些知识妈妈必须知道

新生儿的第一口奶 这些知识妈妈必须知道

2018-07-16

     孩子呱呱落地后,最初最需要的食物便是母乳。母乳能否成功喂养,关系着孩子的健康,也关系着妈妈们产后的护理,妈妈们必须重视和关心。那么,妈妈们要如何进行成功的母乳喂养呢?


一、“三早”喂奶: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分娩后宝宝的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是母婴之间第一次的情感交流。但由于产后几天的少乳期,使许多母亲丧失了喂养的信心。如何使妈妈们坚持母乳喂养呢?这就需要妈妈们紧紧把握好母乳喂养的“时间关”了。

妈妈们需注意:

1、产前准备。合理膳食、不偏食,平衡营养以保证孕妇的需要,维持母体正常代谢,促进胎儿和乳房的发育,为分娩和哺乳做好准备。还有,怀孕期间需进行乳房检查,发现乳头内陷或平坦时及早纠正,可经常按摩,向外牵拉乳头。

2、在出生后半小时内给予婴儿早接触、早吸吮,除母乳外不添加任何食物和饮料包括水。这样便能强化婴儿的吸吮能力,通过早吸吮刺激乳头神经末梢传入垂体前叶,促使乳腺提早分泌乳汁,提早充盈乳房,保证新生儿能吃到足够的母乳,不添加任何代乳品。

3、婴儿在出生后最初的4—6个月应完全接受母乳喂养,除有医学指征的婴儿以外。


二、哺乳姿势,怎么舒服怎么来

母亲姿势

1、体位舒适, 喂养 可采取不同姿势,重要的是让母亲心情愉快、体位舒适和全身肌肉松弛,有益于乳汁排出。

2、母婴必须紧密相贴,无论婴儿抱在哪一边,婴儿的身体与母亲身体应相贴。

3、防止婴儿鼻部受压,须保持婴儿头和颈略微伸展,以免鼻部压入弹性乳房而影响呼吸。

4、母亲手的正确姿势:应将拇指和四指分别放在乳房上、下方,托起整个乳房喂哺。避免“剪刀式”夹托乳房(除非在奶流过急,婴儿有呛溢时),那样会反向推乳腺组织,阻碍婴儿将大部分乳晕含入口内,不利于充分挤压乳窦内的乳汁。


婴儿姿势

1、正确的含接姿势,每次喂哺先将乳头触及婴儿口唇,诱发觅食反射,当婴儿口张大、舌向下的一瞬间,即将婴儿靠向母亲,使其能大口地把乳晕也吸入口内。

2、婴儿要躺舒服了,婴儿的嘴及下颌部紧贴乳房,身体紧靠母亲,注意婴儿不应该扭转头和脖子来吸乳,他们的头应该枕在母亲前臂或者肘窝里,母亲的前臂托住他们的背,手托住屁股或者腿。

3、出现典型的颌部动作,颌部肌肉缓慢而有力,伴有节律地向后做伸展运动,直至耳部。如出现两面颊向内缩的动作,说明婴儿含接姿势不正确,一旦发现宝宝的衔乳方式不对,应该用小手指伸进宝宝下唇和乳房之间,断开衔接,重新来过。


三、最好母子同室,力争做到频繁哺乳

最理想的情况是出生后妈妈和宝宝同室相处,不必依靠护士定时定点地把孩子抱过来,而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喂奶。宝宝频繁的吸吮有助于乳汁的分泌。吸吮得越勤,乳汁分泌得越旺盛。若是宝宝适应了奶嘴的轻而易举,那么对母体和宝宝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妈妈们需注意:

1、不使用奶瓶,奶嘴和安慰奶嘴,按需哺乳能保证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满足新生儿的口欲及心理需要。婴儿频繁有效的吸吮,有助于刺激泌乳素的分泌,加速产后子宫的复旧,并有效预防奶胀。

2、除有医学指征的婴儿以外,父母或者老人都应尽量不要给新生儿喝葡萄糖水,喂上奶粉,或者找其他代乳品添加物满足宝宝的胃口以及吸吮要求。

3、如新生儿脱水或低血糖必须喂一些代乳品时,一定要让宝宝先吸吮妈妈的奶头,然后再喂糖水或奶粉。可以在宝宝吮吸妈妈乳头的同时,一小袋代乳品通过一根细小的管子缓缓流入宝宝口中,而这也是为了让宝宝养成习惯——必须经过吸吮的努力,才能吃到东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与“新生儿的第一口奶 这些知识妈妈必须知道”相关文章
学会选择配方奶的几大要点帮助我
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人工喂养注意事项人工喂养方法
母乳的保质期长达12个月如何做
背奶妈妈你要背多久背奶妈妈的注
看过“新生儿的第一口奶 这些知识妈妈必须知道”还看
早产儿奶粉
宝宝感冒吃什么分阶段性调节饮食
婴儿因吸进空气而感到不适
母乳喂养的好处
喂奶姿势
猜你喜欢
宝宝常规体检项目有哪些
教你如何看懂宝宝体检的细节
宝宝成为“破坏大王”的六大理由
4大既开胃又提高宝宝免疫力的食
宝宝经常发烧应该改正7种生活习
轻松搞定宝宝看病难题的5个窍门
计划外的免疫完善宝宝抗病力
冬春季节注意宝宝被传染水痘
腹泻接种疫苗就可以了吗?
孩子打防疫针不是越多越好
最错误的家庭教育的6种方式
流感疫苗需提前两周接种
宝宝缺睡眠和运动容易生病
家教中不可忽视的13件小事
宝宝冬季常见病的如何预防
宝宝咳嗽太久千万大意不得
宝宝打预防针前吃点甜东西会比较
“愉快家教”的7个妙招
早期教育成功在于家庭教育
春季宝宝必备的“防病武器”
怎么预防宝宝冬季疾病
增强宝宝抵抗力的六种食物你知道
宝宝晒太阳要有讲究
宝宝外出旅行前应该先打疫苗
宝宝和母亲短暂分离
宝宝精神上的富养
轮状病毒疫苗有什么作用呢
秋季宝宝保健养生的六大原则
宝宝打过预防针后的注意事项
专家支招如何科学的接种疫苗
宝宝总是哭闹个不停怎么办?
怎样营造有效能的亲子互动呢
现代爸爸的育儿新主张
宝宝打免疫球蛋白没必要运动才是
怎样帮宝宝度过种苗不适期呢
最坑妈的8大育儿陷阱你知道吗
六招预防宝宝鼻出血
怎样护理刚接种疫苗的宝宝
父亲带大的孩子更聪明
宝妈必知的宝宝体检要点
小儿咳嗽祛痰比镇咳更重要噢
怎样判断宝宝视力异常呢
应该指导的免疫接种的禁忌症
研究提示家有宠物宝宝不爱生病
你宝宝的免疫升级方案
为0-3岁宝宝必做99件事你知
要不要给宝宝接种流感疫苗
教好孩子夫妻应该怎样合作
如何知道孩子打防疫针的效果
根据宝宝的身体选种二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