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肚-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疾病 >攒肚

攒肚

2015-03-02

什么叫攒肚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宝宝2—3天,甚至4—5天不排大便也没有痛苦表现,排出的大便仍然是黄色软便,没有硬结,量也不是特别多,这种现象称为攒肚。

这是因为宝宝满月前后至两个月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消化能力的提高,能对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剩下的残渣并不多,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所以宝宝排便的次数也会有所减少。

同时也说明妈妈的母乳质量相当好,营养均衡,宝宝的消化能力又很好,才导致宝宝的肠蠕动不充分(因为太好吸收了,不用充分蠕动),致使出现“攒肚”的现象。

如何辨别攒肚与便秘

攒肚的宝宝虽然几天才排便一次,但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黄色软便,这就是攒肚与便秘的区别的关键之所在。二者的其他区别可表现在排便时无痛苦表现,排出的大便量不多、无硬结等。

便秘是指孩子的大便次数和性状发生了改变。便秘不仅仅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更重要的是指大便硬结、干燥、排出困难。有时粪便坚硬擦伤了肠粘膜还会在粪便外粘有血丝或黏液,大而硬的粪块还会造成肛裂、肛门疼痛,使孩子食欲减退、腹胀、左下腹可触及粪块,这一点和攒肚是截然不同的。

宝宝攒肚怎么办

宝宝出现攒肚现象,虽然是母乳喂养的正常大便,妈妈不用过于着急。但有研究提示,此时的母乳量对宝宝来说刚够或略有不足,因此也应调整到理想的大便次数,就是每天1—2次。以更好的保证婴儿期的快速新陈代谢需求和抓住时机培养小宝宝良好排便习惯,做到有效预防日后的便秘发生。这时爸妈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1、定时把大便。因攒肚现象一般在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所以在此时训练孩子定时大便(如每天早、晚把大便)让孩子很早就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

(1)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2)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帮助宝宝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3、适当多喝水。对于胖宝宝的攒肚出现,可以每天在两次奶之间喂一些白开水或菜水、果水,待到满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就可以彻底解决这种大便状况了;

4、增加奶量。如果孩子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是因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么可以及时给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宝宝已经4个多月了,还可以添加一点大米汤,就能较好的改善大便的状况;

5、刺激肛门排便。每天两次在宝宝吃奶后20—30分钟左右,用油质外用药(如金霉素软膏)涂在宝宝肛门口,垫上软纸,轻轻推按肛门,慢慢做10次。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用消毒棉签蘸上植物油,轻轻伸到宝宝肛门口处,也可引起直肠的排便。

查看全部

上一篇:宝宝闹肚子

下一篇:母乳性腹泻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与“攒肚”相关文章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手足口病怎么
宝宝咳嗽怎么办宝宝咳嗽注意什么
宝宝感冒怎么办宝宝感冒注意事项
宝宝哮喘怎么办宝宝哮喘吃什么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办宝宝肋骨外翻
看过“攒肚”还看
狼人综合症
新生儿脑水肿
新生儿湿疹
新生儿肺炎,需加强护理和监护哦
宝宝在春季易患湿疹
猜你喜欢
不对最爱的宝贝发脾气
育儿日记:涉过撒谎的河
解读孩子哭声,关注心理健康
使孩子聪明的8条秘诀
妈妈,我的床下有鬼!
父母别揭穿BB的“小秘密”
北美华人父母教育心得:摆对做父
给儿子倾城的爱
感恩父母
教您如何面对宝宝的第一次
如何选购儿童餐具
家教帮女儿改缺点
和亲友谈子女要看场合
和方言作斗争
孩子为什么如此残忍
新好爸爸“囊中书”
孩子生病狮子开口顺了孩子惹来妻
斯特娜夫人的教育方法
父母心得:谁给鱼儿洗澡了
家长:用关爱化解“问题”
甘萍:女儿让我梦想成真
五个支点撑起儿子完美人生
隔代抚养宝宝惯成小霸王
孩子们所想,家长知多少?
育儿心得
布置婴儿房“四要四不要”
快乐女主播幸福新妈咪
我给了孩子太多压力
孩子,你也是最棒的
鼓励与耐心“改造”胆小孩子
如何看待孩子的“破坏”行为
爸爸,我打死一条大蛇
一声斥责,可能毁掉一位天才科学
育儿日记
你是怎样面对孩子烦恼的
人见人爱的点点故事
孩子的自信加油站
允许儿子捡破烂
你的手里握着我的好奇心
顺其自然的智慧妈妈
父母心得:逻辑狗之反思
妈妈心语:生命里的成长
养小白兔的意外收获
如何选择好的图画书
不要低估孩子的学习能力
请放下你的拳头
张学友:天王级好爸爸
父母心得:女儿今天上学啦
卡尔·威特的育子经验
两至三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