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疾病 >乙肝

乙肝

2015-03-02

乙肝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不一,分为慢性乙肝携带者、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

我国目前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8%,其中约三分之一有反复肝损害,表现为活动性的乙型肝炎或者肝硬化。随着乙肝疫苗的推广应用,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逐年下降,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仅为0.96%。

乙肝的症状有哪些

1、看大小便:孩子经常腹泻,大便不成形,颜色变浅,变得像白陶土一样;或者小便呈深黄色,看上去像浓茶水一样,有时尿液沾在衣服上,会留有黄色的痕迹等,这些都是黄疸型肝炎的早期症状。

2、看上腹部是否疼痛:孩子患有肝炎,肝脏发生肿大时,会表现出右上腹有隐痛或连续性胀痛感,疼痛感在夜间尤为严重。个别肝炎患儿会表现为脾脏肿大,并伴有脾区疼痛,常用手自觉不自觉地按抚上腹部。发现孩子有捂肚子的动作,细心的妈妈就要详细问问孩子“哪里疼”,还要亲自动手摸摸,确定疼痛的部位。

3、看面色:主要是观察孩子的面部是否发黄,特别是巩膜和结膜(白眼球)是否发黄,接着就要看是否有周身皮肤发黄等,一旦发现黄疸体征,就应及时带孩子去做相关的检查

4、看食欲:观察孩子的食欲是否正常。需要和过去进行比较,看他最近吃饭香不香,饭量是否下降了,如果一见到肉或闻到油腻味就呕吐,那就要特别当心了。

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会传染的,不过传染的几率不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方式与乙肝传播方式相同,主要都是通过血液、母婴父婴、医院性传播、性接触等途径传染,日常工作生活中,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几率极小,基本等同于健康人,所以只要平时注意些,一般是不会被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的。

乙肝病毒携带者,多指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ASC),就是指乙肝抗原、抗体检测阳性(表面抗体单项阳性除外),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

乙肝传播途径

1、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垂直传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传播。主要是在围生期和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触水平传播。

2、医源性传染: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引起感染的,这个叫医源性传播,包括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

3、输血传播:输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

4、密切生活接触传播:包括一起生活当中只要皮肤黏膜有受到损害,那就有可能被感染。

5、性传播:乙肝患者可以通过性传染,性传播也是属于体液传播的一种。另外接吻也能传播,如果口唇黏膜破损了也有这种可能性。在家庭中,夫妻间如有一人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另一方一定要接种乙肝疫苗,获得抗体;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好各项预防措施。

6、父婴传播:乙肝的父婴传播主要是孩子出生后,由于孩子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缺乏,通过生活中的密切接触,感染乙肝病毒,这种感染方式,我们称之为水平传播。这种生活密切接触的感染主要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免疫系统不健全的孩子中,因此,更应该引起注意。

乙肝能治好吗

在临床上,70%以上乙肝患者通过治疗能达到治愈标准,使病情得到改善或使病情进展的速度减慢,但乙肝被彻底治愈的几率比较小。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的治疗目的不是各种病毒标志物阴转,而是阻止肝炎向慢性化及纤维化发展。目前还没有一种“神药”消灭乙肝病毒传播,也没有规定将乙肝病毒标记转阴作为疗效标准。像病毒肝炎,特别是慢性肝炎的治疗药物虽然很多,但至今尚无一种药物能根治乙肝病毒。

查看全部

上一篇:新生儿痤疮

下一篇:新生儿复苏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与“乙肝”相关文章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手足口病怎么
宝宝咳嗽怎么办宝宝咳嗽注意什么
宝宝感冒怎么办宝宝感冒注意事项
宝宝哮喘怎么办宝宝哮喘吃什么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办宝宝肋骨外翻
看过“乙肝”还看
新生儿抽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宝宝在春季易患湿疹
新生儿惊厥
攒肚
猜你喜欢
第二次剖宫产会减少母婴危险吗
孕妇妊娠过期,不见动静怎么办
剖腹产易给母婴的身体留下隐患
准妈妈冬季分娩需做好哪些准备工
出现临盆征兆莫慌张
快分娩时出现的症状
孕妇临产前不可忽视哪些准备工作
减轻分娩恐惧心理的最佳调节方法
自然分娩的宝宝抵抗力强
对于第一胎剖腹产第二胎能否顺产
孕妇分娩57个必知的常识
人工破水时,孕产妇需注意什么呢
妈妈叙述:关于分娩前各种迹象的
剖宫产分娩的宝宝健康么
孕妇临产前要做的事项
准妈妈不要盲目选择剖腹产
水中分娩:优势和风险并存
产前胎位不正的4种类型
临盆前,胎位的重要性
造成孕产妇难产的原因及应付措施
孕妈咪们准备好迎战分娩疼痛了吗
纠正胎位不正的五种方法
准爸爸必知行李包的准备
孕晚期在家紧急分娩,该如何应对
自然分娩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第1胎剖腹产第2胎想顺产怎么办
待产时孕妇需要做什么运动
性病影响胎儿健康
靠近预产期造成难产的两大原因
关于生二胎:你会选择顺产还是剖
胎位不正的2大主要原因
准妈妈该做好哪些产前准备
分娩方式和分娩地点的选择与准备
做好准备突然临产不用怕
分娩方式不同,赋予宝贝不同的特
剖腹产生二胎顺产概率大不大?
不同分娩方式对宝宝的好处
孕妈妈为什么会主动选择剖宫产
剖腹产宝宝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避免难产的几个要点
脐带绕颈是否必须做剖宫产术
孕产妇临盆前最关心哪些问题呢
剖宫产会给宝宝带来什么后遗症
孕妈妈产前的工作有哪些
急产对宝宝和产妇的影响
分娩时正确发力母婴顺利
临盆前,准妈妈须知的分娩步骤
自然分娩对母婴有哪些好处
临产前,待产包中需要准备些什么
选择分娩方式需避免的4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