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教育孩子的矛盾如何化解?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隔代教育,教育孩子的矛盾如何化解?

隔代教育,教育孩子的矛盾如何化解?

2020-08-24

中外文化的差异,在孩子教育上面有着明显的差别,是两种传承两种家庭生活习惯。西方国家的老人不认为照顾宝宝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很少会主动承担照顾宝宝的这一重任,他们认为两个家庭是独立的团体,理应各自处理生活的问题,而帮助仅存在于特殊情况,而这种现象成功的避免了教育矛盾。但在国内却不然,很多老人在情感上,也更愿意承担这项责任,而帮忙帮不好反而带来问题,成为了所谓的吃力不讨好,除了养育的精细,还有教育的分歧。

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和文化导致了当下的隔代教育:

城市化规模扩大,隔代亲带孩子同一个屋檐

由于高素质教育的普及和城市劳动力的需求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走向城市,但对于打拼中的年轻人并不能提供多一处的房产,当结婚生子后,年轻夫妇为了能与孩子朝夕相处,不能将孩子托管给长辈,从而长辈前往子女所在城市,在一个屋檐下照看孩子,老人照顾孩子占大部分时间,尤其在孩子生活习惯和性格养成方面在潜移默化的熏陶着孩子。

城市的压力,让女人更独立地从家庭中走出来

不论是城市本地还是城市外地,更多的女性都是家庭的半边天,不论是否有房贷、车贷的硬性压力,每个家庭都为更好的生活品质和教育投资而努力打拼,从孩子一出生就给孩子最好的物质基础,为了让孩子赢在起点,给孩子提供一切最好的智力开发条件,从玩具、绘本、开拓视野、增加兴趣到幼儿园等,为了让孩子未来能有更多的能力而倾尽一切力量,女性怕丢了工作,不惜在哺乳期就背奶瓶上班,有的甚至因为压力过大而没有母乳。只要有长辈帮忙照顾就会前往职场,虽然有的人请保姆,但是也是要有长辈在的条件下,帮助老人分担体力而请的保姆。

以上两点,是当下大多数家庭中长辈带孩子的主要原因,一个新时代的独立女性在育儿理念上,热衷于学习和实践新的方式方法,而长辈在带孩子除了经验更多的是对孩子的宠爱、甚至溺爱,两种方式的碰撞大多出现在婆媳之间,教育理念的冲突在二者关系中就变得不可调和,除了婆媳,还有少数的母女之间,相对婆媳来讲,更容易达成一致。

那么,这样关系下的育儿矛盾都在哪些方面呢?听几位宝妈讲述自己的内心困扰:

不去培养生活习惯,会让孩子更依赖

讲述者:一诺妈妈

观点:孩子独立好习惯应该尽早养成

我原来比较认同孩子1岁开始让他自己吃饭,哪怕用手抓也没有关系,我觉得这是一个过程,因为我实在看不惯三四岁的孩子,爷爷奶奶屁股后面追着喂饭,孩子边吃边玩,老人哄来哄去,最后孩子没吃几口,老人累的够呛。

我不希望这样的现象发生在我的孩子身上,但事与愿违,疫情期间被困在了姥姥家,老人总是嫌孩子吃的少,太瘦了,每一顿都提示不要喂了,让他自己吃,可是老人根本不理会,宁可自己不吃饭也让孩子多吃几口,两个月下来孩子确实胖了很多,还让我继续这样喂下去,我心里默默的想,回到自己的家我要让他改掉这个习惯。

可是,当我看了一个明星的访谈,回忆姥姥的一段,姥姥是对他最好的人,小时候总是变着花样的逗他喂他饭,一会让他看看窗外的小汽车顺便喂一口,一会又看到一只蝴蝶,再喂一口,现在姥姥生病了,可是他却在剧组不能探望,姥姥说让他好好拍戏,他就想一定拍好每一场让姥姥看

这让我想到自己,我认为老人的方式溺爱,对孩子不好。其实仔细想想孩子需要有那么一个人特别宠他,孩子会有自己的判断,当不在姥姥家时,他没了那个待遇,自己也会好好吃饭。其实,有些事可能妈妈太过于所谓的科学方式,却丢失了爱,因为回想自己,我也一样把老人对我的特殊待遇当成一种骄傲。

如果影响不大,或者事情并不会给带孩子产生严重不利影响,求和谐必须妥协。

伤害性的语言,担心孩子内心受伤

讲述者:1+1=4

观点:不让孩子怀疑我对她的爱

我的婆婆,带孩子最要命就是威胁。你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你不那样你妈就不要你了,你不听我的我就生气了我感觉自己小的时候,听到这样的话挺受伤的。尤其是说妈妈不要你了,很害怕。我会当场就温和认真地对孩子说:奶奶开玩笑呢,妈妈永远永远不会不要你。

有段时间,我每晚都给我闺女读一个绘本,《我永远爱你》,就是说孩子无论做了什么,即使大人会生气,但不会影响对她的爱,那本书让她好受了很多,心灵得到了安慰,放下了担心。

我认识一个孩子,两三岁一直被老人家恐吓,尿裤子尿到十几岁。对孩子说抛弃的话比宠溺还让人无法接受,挺伤心的。我认为人人都会被抛弃的语言伤害到,或多或少。孩子更加敏感,体会不到逗着玩,内心会接受不了,或者恐惧。有些天生皮糙肉厚的,打骂好像也打骂不坏;但是有些孩子天生敏感自尊心强,不打不骂,吓唬几句就会内伤。

但是老人并不会因为我的纠正,有所注意,屡次三番的吓唬孩子,不过,孩子现在对于这些话已经有了免疫力,幸好我及时补救。

如果没有更好的方法避开隔代教育的矛盾,我们可以像上面的妈妈一样,尊重老人对孩子的方式的同时坚持自己的原则,两者并行;或者通过补救的方式,去纠正给到孩子的灌输。

遇到隔代矛盾的宝妈们,如何获得内心平衡和解决问题呢?

良好的家庭氛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家里又隔代教育矛盾的宝妈们,尽可能换位思考,孩子很小的时候,自己上班,家里有老人花费时间、情感、精力、体力帮忙带娃,如果总是急于纠正家里老人,也会让老人倍感压力,如果教育矛盾升级成家庭矛盾,老人不再帮忙会造成更大的困难,所以没有必要一定要都听从自己的教育理念。为了某些育儿理念的分歧,当着孩子地面对老人家纠错,容易引起剑拔弩张的氛围,反而会给孩子带来紧张感。如果能沟通达成一致最好不过,即使仍然屡次发生,那就心平气和忍下来,一个和谐友爱的家庭氛围更加利于孩子的成长。

一起学习科学育儿,和长辈共同教育

新时代父母,为了培养一个优秀的宝宝,积极主动看育儿书和听育儿课,第一次为人父为人母,对于这份责任也要求极高,其实我们的长辈也是第一次做爷爷奶奶,对于他们来讲对孩子的喜爱胜过对孩子的教育,而我们在让他们配合我们教育子女的同时,剥夺了隔代的爱,而长辈的经验和理念是积累了大半辈子的心得,很难改变,首先我们学习到的也不一定是最科学的育儿方法,育儿方法随着时代在改变。

爱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是教育的方式可以求同,如果家长吸收到的育儿理念只用制止、纠正的方式让长辈来改无法取得效果,不如和长辈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找到优秀孩子的范本来寻找到自己的家庭育儿模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与“隔代教育,教育孩子的矛盾如何化解?”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隔代教育,教育孩子的矛盾如何化解?”还看
儿童安全行动宣言发布打造促进性
又爱又恨又无奈怎样的奥数才是它
2016健康中国举行儿童身高增
惩治幼师虐童如何出招?
香港明年将有超过四百所幼儿园提
猜你喜欢
早期教育重在培养孩子好性格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发泄情绪?
如何培养孩子容人的气量
让自己的宝宝拥有一个宽广的胸怀
宝宝如何锻炼成勇敢坚强?
十种培养宝宝健全人格的方法
宝宝生气怎么办?如何浇灭宝宝怒火
父母可别再孩子前随意说牢骚话
孩子不肯认错的心理原因分析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个性品质
养宠物的独生子女 心理更为健康
性格心理学是一门什么学科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嫉妒心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应如何改善
“黑暗童话”适合孩子吗?或会对儿童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让宝宝养成自控力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培养好性格宝宝 性格养成从零岁开始
培养宝宝幽默感的小游戏
0-3岁宝宝心理常见问题答疑
帮助孩子克服怕黑的三个方法
培养儿童健康心理的十个注意事项
如何了解孩子想法和心理?
孩子家里家外表现相差甚远的原因
父母不能放纵孩子的四件事
宝宝胆子小怎么办?如何培养勇敢宝宝
宝宝咬手指 应关注其心理变化
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说谎
婴儿长期听音乐有可能会养成孤僻性格
4-5岁孩子的情绪控制教育方法
影响孩子性格形成的2大因素
从哪些方面入手有效提高宝宝情商
宝宝小气怎么办?妈妈应及时纠正
常见的几种儿童心理问题要注意
如何让胆子小的宝宝融入集体生活
如何让孤独宝宝变合群
要开学啦!如何应对“开学恐惧症”
如何塑造孩子的健康人格?
学龄前孩子的情绪情感培养方式
如何让胆怯宝宝变勇敢
儿童有暴力倾向或因被动吸烟
幼儿心理发育的特点和表现
培养有主见宝宝的6种“改造法”
如何表扬宝宝才会不让他骄傲自大
如何培养乐观宝宝?5大技巧告诉你
学会如何接纳和处理孩子情绪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状况及问题
宝宝为什么越大越自私?如何让宝宝乐于查字典幼儿网分享
家长如何预防小孩子抑郁
推荐10种培养宝宝好性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