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解童心读懂孩子话中的“小心思”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善解童心读懂孩子话中的“小心思”

善解童心读懂孩子话中的“小心思”

2020-08-17

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的心思很难捉摸,但是其实家长平时能够细心一点,就可以从孩子的种种表现中了解孩子的想法。例如孩子的说话中就暗藏玄机。其实有时候孩子的哭闹只是引起家长注意的一种方式,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正确的引导孩子不要哭不要闹,有事情说出来,一方面培养语言表达另一方面控制情绪。

通过说话的语速来了解孩子心理

语速最直接的意思就是说话时的速度、快慢,其是最能反映心理状态的一种因素。父母如果想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就可以从他们说话的语速有没有变化中看出来。

有些孩子说话速度很快,能言善辩,有些则说话速度很慢,不急不躁,这些标志性的东西就是孩子性格的一种反映,因为一般说话快的孩子在性格上也比较直爽、活泼,而平时说话慢的孩子则性格较为内向,慢条斯理。但是,如果孩子突然改变了说话的速度,出现相反情况时,父母就要小心警惕,孩子必定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应该仔细观察,以尽早地帮助孩子。

我们这里仅从父母与孩子的谈话方式来说,当孩子的语速从平常明显缓慢时,有可能表示孩子对父母的谈话方式和表达观点有不满,以至于他们提不起积极参与的兴趣,只能是用放慢说话速度来消极对待。

当孩子与父母谈话时言谈速度比平常快时,一般会有三种可能性:孩子可能对父母的观点很有兴趣,所以引起脑部兴奋,连带语速提高;父母谈论的话题涉及孩子的短处或孩子犯的错误,孩子想用快速的言语带过这个话题;孩子就某一事件希望得到父母夸奖。

心理专家称,当孩子的内心中有不安或恐慌情绪时,他们说话的语速都会变快,因为这样可以借着快速讲述不必要的其他事情来转移话题,掩饰和排解隐藏在内心中的不安情绪,从而可以躲避父母的怀疑及询问。

所以,作为有心的父母,如果当你们发现孩子的语速与不同,甚至是相反时,一定要格外地关注孩子,因为他们心里肯定有事,或许会需要父母的劝解和帮助。

孩子说话时音调的高低变化也是其心理发生变化的明显表现。人在激动的时候,说话音调特别高,心跳加快,神经紧绷,甚至面红耳赤,无法调节心跳和呼吸,小孩子也不例外。如果孩子有什么需求没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从小声的哼哼变成大声地哭闹,这是所有父母都知道的例子,也是反映孩子音调变化的最好事例,这是他们从央求到大哭的过程,对应的心理就是从平和到急躁。

当孩子在做错事被识破后,狡辩的声音必定会升高,他们单纯地认为用大嗓门压过别人说话的声音就是胜利,他们往往不知道怎样处理自己的情绪,所以才会采取大吼大叫、反抗激辩的方式来企图掩饰过失。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作用,父母可能在教育中对孩子的方式是喋喋不休或大喊大叫,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父母就要考虑换一种教育方式了。经常对做错事的孩子高声斥责,不仅收不到效果,反而对孩子的性格成长、心理健康都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教育孩子时还是要降低声调,孩子反而会更听话。

1、低音调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感温和一些,也可使孩子逆反的心理防线有所松弛,有利于沟通。

2、低声批评孩子,不仅可以集中对方的听力,而且也可以先发制人,不让孩子运用高音调。

3、低音调可以赶走愤怒。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时光最长的老师,大人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最大,遇事急躁,不冷静,开口大声责骂的父母,一定对孩子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负面作用。早期教育

低沉平衡的声调代表理性,用这样的语调说话,容易让人接受。父母如果懂得适时压低声调,可以使孩子很快接受劝戒,而且历久不忘。身为父母,如果想了解孩子的真实心理,一味用高压手段不是明智之举,反而只会造成家庭气氛紧张,并不能对孩子有任何助益。

观察孩子的神态、动作

在孩子的言谈方式中,除了语速和音调之外,语言本身的节奏也是重要的因素。

如果孩子说话时充满自信,谈话的节奏为句与句之间比较紧凑,滔滔不绝;当孩子缺乏自信时,讲话的节奏则慢慢吞吞,伴有结巴。当孩子没有自己的主见时,他们一般会用不肯定的语气进行谈话,很容易形成模棱两可的意思。采用这种谈话方式的孩子,通常不敢承担责任,常用语为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都听您的、都行等,这需要家长的注意,引导孩子多进行自主锻炼,放手让孩子独立。

通过孩子听别人说话的方式了解其心理

我们大人之间在进行谈话时,可以通过对方听自己讲话的方式来了解其心理,对孩子也可以用这一方法。如果你是细心的父母,就可以在谈话中观察孩子的反应,采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来表达观点,并根据孩子的微妙回应来获取其心理的信息。

据相关学家研究显示,当孩子对父母的谈论话题感兴趣时,他们会表现出认真听父母讲述的状态,一般常见的姿势有坐姿前倾,视线正视;而如果孩子对于谈话话题有表现不满和厌烦之意,他们就会眼珠乱动,视线发散,身体倾斜,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所以,父母可以根据孩子说话和肢体语言来判断自己说的话孩子是否愿意听、是否听进去了,再做调整。

小编总结:孩子说话的神态、动作等都藏着他们的小心思,父母留心观察这些细节一定可以跟孩子进行更好的沟通。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与“善解童心读懂孩子话中的“小心思””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善解童心读懂孩子话中的“小心思””还看
英国再发空气污染预警建议老人小
上海车展主办方:携儿童参观车展
批判性思维:给孩子打上创新的底
孩子晚上“鼾声如雷”?莫把打呼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幼儿园迎
猜你喜欢
霍启刚带儿女给郭晶晶买花 堪称“模范爸爸”
宝宝的魔法世界,让父母更了解0—6岁宝宝
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从观察大自然开始
学龄前孩子 每次看动画片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
短视频时代 :95后宝妈抖音直播带货
16个关于生命安全的教育清单,要反复学习
宿迁一名小学老师带学生追星 教育部门已经处理
查字典小编讲述:2岁宝宝的叛逆特点和“叛逆示例”
坐不住的孩子怎么办?小编教你几招!
宝宝使用筷子可以开发智是真的吗
为什么孩子越像爸爸,夫妻关系就越好?真相很不寻常
夏天来了:顽固的湿疹,就是宝妈心里“打不死的小强”
小小的儿童鞋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足部健康
为什么有的孩子长了白头发,家长应该怎么办?
成了妈妈后,我的脾气变差了?
准妈妈预习书籍推荐:《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幼儿早期大脑潜能开发时间是什么时候
想要宝宝聪明健康 准爸准妈不要酗酒
宝宝脾胃好才能更健康 3个判断小技巧家长需掌握!
叮!孩子的“五一”假期健康提醒已上线
发展式教育的理念 培养“全脑儿童”
教育系统疫情数据 还有1例确诊病例
什么时候给孩子用枕头比较好?听听专家怎么说
你喝的酸奶是真的酸奶么?
从小给孩子玩搭积木,但为什么娃还是连简单的几何题都做不来?
一女6年间嫁2夫生4娃 ,生而不养坑了孩子
劳动与学习:劳动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健康的身心
孩子专用课桌椅不能用餐桌椅等代替餐桌
宝宝走路O型妈妈想绑腿,请先了解腿型发育和变化
父母怎样才能教育一个不操心的宝宝!
疫情期间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契机
在路上遇到老人的孩子,就问他一定要吃!思虑可怕!
一名韩国小学生机智救父 急救教育从小抓起
你到底知不知道孩子为什么顶嘴,你该怎么办?
不能接受批评就一定需要逆商培养么?
小宝宝入睡难?高手妈妈哄睡只需四步
看过电影《弱点》,我看到了母亲的修养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孩子不愿打招呼怎么办
你给孩子报兴趣班了吗?兴趣培养受益一生
温暖的爸爸为两个女儿拍的照片充满了爱,网民们反应是想骗我女儿
小宝宝第一次如何认识到自己是男还是女
如果发现孩子反应慢,可能是铅中毒了
儿童口腔溃疡,不好治还反复发作?看看这个找原因
Papi酱母亲节感慨 啥都不如当妈累
入园选择困难: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该如何选
制定中小学生脊柱健康实施规划
3岁是宝宝性格培养的关键时期,千万别忽视宝宝的心理变化
是什么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赶快看看你占几条?
小孩子8岁不换牙,正常吗?
人大代表建议 降低未成年人刑责年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