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回忆本身的童年时,通常会想起两种情况:一是快乐的时刻,想起那些爱本身的人或者获得胜利的精彩瞬间;二是那些艰难的时刻,总是充满了烦懑与挫败感。希斯赞特米哈伊、塞利格曼、范伦特和其他研究者指出,快乐的成人依赖两样重要的技能:应对逆境的能力和创造永恒快乐的能力。这些技能不是天生就具备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应对逆境的能力
乍一看,幸福人生的童年根源很容易看出来。如果你拥有良好的基因和快乐的童年,那么你长大后必然是个快乐的人;如果你这两样都没有,那么你长大后就不会快乐。
但事实并非如此。从遗传学的角度看,有许多人都打败了本身的坏基因,他们克服了自身天生的障碍,好比学习障碍、先天心律不齐或忧郁症。从生活经验的角度看,那些小时候过得很快乐的人长大后并纷歧定快乐,而小时候过得不开心的人却有可能快乐起来。
我们来看看一个叫姗特瓦尼亚的小女孩的故事吧,然后你猜猜她长大后酿成了怎样的人。
姗特瓦尼亚出生在密西西比州,不但家里贫困,她的妈妈还是一个重度的瘾君子。4 年后,她的小妹妹降临人世。又过了3 年,她的小弟弟也诞生了。当时家里已经一贫如洗,毒品在家里进进出出,妈妈总是不见踪影。
家里只有一个年老多病的奶奶照顾他们。奶奶教会姗特瓦尼亚煮饭和打扫卫生,所以在她11 岁那年,她就能独立照顾弟弟妹妹了。也是在那一年,奶奶不幸去世了,于是他们流落街头。尽管奶奶没有留下多少钱给姗特瓦尼亚,但是奶奶留下了更名贵的东西--感受。首先,姗特瓦尼亚相信本身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其次,她和弟弟妹妹相依为命,她对他们具有紧密联结的感受。
他们原本可以接受政府的帮助,各自分开到差别的寄养家庭生活,但是姗特瓦尼亚却选择了和弟弟妹妹在一起,晃荡在大街小巷中。白昼,她靠在街上和别人掷骰子角逐赚钱。晚上,他们就睡在别人家的天井或后院的狗屋里。他们用加油站或麦当劳的公共厕所,甚至在垃圾堆里翻找保暖的衣物。姗特瓦尼亚竭尽全力地照顾和掩护弟弟妹妹,不管生活多么困难他们始终在一起,因为他们是一家人。
你猜姗特瓦尼亚长大后会去哪里?统计数据也许会告诉你,姗特瓦尼亚和弟弟妹妹必定也会染上毒瘾,然后坐牢或者过着堕落不胜的生活。但是他们并不像数据显示的那样。相反,姗特瓦尼亚在2001 年6 月从布朗大学医学院顺利结业,7 月在妇产科实习。她的妹妹比来也大专结业了,弟弟还在海军服役。
姗特瓦尼亚的故事简直是一个奇迹!确实如此。你可以说这是上帝的摆设,那为什么上帝创造了姗特瓦尼亚的奇迹,而不为其他人也创造奇迹呢?答案似乎很神秘,但是有一条线索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上帝通过其他人来创造奇迹。许多人甚至包罗陌生人都真诚地资助了姗特瓦尼亚和她的弟弟妹妹。姗特瓦尼亚靠的是个人的努力,她的座右铭是接受逆境。她的坚强并非与生俱来,而是来自她的奶奶以及与她建立联结的人。这些因素都使她想去资助别人,这种感受就是我们所说的利他行为。按照范伦特的调查显示,利他行为是解决压力的最健康的方式之一,同时它与一个人的生活幸福感紧密相关。姗特瓦尼亚长大后选择当一名医生,她说:出于某种原因,上帝摆设一些人到我身边,帮我渡过难关,现在轮到我去资助别人了。
尽管我们无法对姗特瓦尼亚的生活经历感同身受,但在为她的人生故事感到震惊之余,更应该学习她的品质,并应用到我们本身的生活中去。姗特瓦尼亚教会我们,与家人紧密联结在一起的爱具有不凡的力量。奶奶的爱和弟弟妹妹的爱,让她拥有超人般的力量。每天,为了保存下去,她竭尽全力,这不但是为了本身,还为了两个完全以她为依靠的弟妹。这是她的使命,她心中充满着爱,在残酷的现实中接受考验。
姗特瓦尼亚的奶奶是一个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人。罗伯特 布鲁克斯的研究指出,从小在困难环境中长大而且有所成就的人,他们的童年都有魅力超凡的人陪伴。奶奶给予的爱促使姗特瓦尼亚发现了本身身上的潜力,而不是怨天尤人。不管姗特瓦尼亚遇到什么困难,她都坚强地承担起本身的使命。许多研究者对那些具有不凡适应力的孩子饶有兴致,布鲁克斯和萨姆 戈尔兹坦对此进行了细致的文献综述,他们发现孩子的达观性格得益于具有人格魅力的大人。这个人可以是孩子的父母、老师、亲戚、教练或是恰巧出现在孩子生命中的某个人,他把孩子从不幸中拯救出来,使孩子酿成一个有作为的人。这个人关心孩子,鼓励孩子,最终使孩子成就了奇迹。
尽管大多数孩子没有像姗特瓦尼亚那样的经历,但是所有孩子都在和困难作斗争。每个孩子都经历过沮丧和挫败,从没有被同伴邀请参加聚会的失落到亲友或父母一方去世的伤痛。紧密联结的爱既可以拯救姗特瓦尼亚和她的弟弟妹妹,也可以拯救所有家庭。无论现实多么残 酷,前方有多少险阻,我们都必需面对。
我从姗特瓦尼亚的故事中学到的不是简单的启示,更不是教训,而是一种感受。每当想起她,我就充满了希望。她可以做很多事情,所有人也可以做得到。中彩票或是好心人的帮助都无法让你重获内心的力量,你需要找到一份紧密联结的爱。当你对他人产生一种爱的联结,情感的力量就会相应地增强。
皮特冯纳吉和其他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的依恋模式后得出结论,爱的联结可以让人获得情感的力量,即使在逆境中也不例外。这被看作现代儿童心理学上最激动人心的研究,其实是将约翰鲍比(John Bowlby)在半个世纪前提出的理论发扬光大。
鲍比认为,对母亲毫无依恋的孩子会产生部分褫夺(partial deprivation)的心理,孩子通常会体现出极度需要爱、巴望复仇、犯罪或抑郁的倾向。别的,孩子还有可能产生完全褫夺 (complete deprivation)的心理,体现为无精打采、反应迟钝、发展迟缓、对真实感受缺乏感知力。
每个人都有本身的困难,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本身的措施去应对逆境,这也是快乐成人的标记之一。快乐的人不会被生活中的困难吓倒,尽管生活充满了险阻,但生活也资助人们渡过难关。因此,应对逆境是我们获得快乐的关键因素。
一个人要想拥有应对逆境的能力,他首先得在早期就形成强烈的宁静型依恋。但如果没有这种宁静型依恋,应对逆境的能力还可以从别处学到吗?许多研究给出了必定的答案。
乐观是可以习得的
应对逆境的能力一部分来自遗传,我们对此无能为力,但是大部分能力还是来自后天的学马丁 塞利格曼证明了乐观的态度(我能行、我想做)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孩子乐观的性格是影响他成年后快乐的重要因素,姗特瓦尼亚的奶奶就是一个好导师。公司主管希望找到有潜力的员工,而不是考试得高分的员工。有潜力的员工具体体现在:我能行、我想做的态度、克服困难的能力、坚持不懈的决心以及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恰恰也是快乐成人的特征。只要一遇到问题,他们就马上行动,集合所有的人力物力甚至寻求资助,他们绝不会放弃。
有一次,我拜候了菲利普 埃斯特学院(一所接收全世界九至十二年级学生的寄宿学校)的校长泰 廷格利,他给了我别的一些启示。
我可以告诉你,为了孩子将来能够成为快乐的人,看看我们学校都为孩子准备了些什么, 廷格利眼里露出狡黠的目光,仿佛知道他的话会出乎我的意料,我们教会孩子怎样失败,我们提供给孩子很多很多失败的机会。眼看他们就要失败时,我们再想方设法拉他一把。埃斯特学院是一所非常好的学校,一般人很难考入这所学校。即使好不容易考进去,若想考出好成绩,也绝非易事。优秀的学生考入埃斯特学院,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也明白这一点,因为我读书的时候就有切身体会。
1964 年,我在埃斯特学院读九年级。因为我在之前的学校是全班第一名,所以我想在新学校也能拿到同样的成绩。但事与愿违,我原以为本身所有的科目都能拿到A,结果一科也没拿到A。事实上,在九年级一整年,我都没有拿到A。
刚开始我有点儿震惊,这怎么可能!但是在我的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资助下,我和所有的同学都意识到,我们都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我慢慢学会了应对逆境,学会了如何面对失败。这是我童年时代学过的最名贵的一堂课。我明白了快乐纷歧定是拿第一名,快乐纷歧定要追求完美。这并不料味着我变得沾沾自喜,相反,我在埃斯特学院变得更加努力。同时,我也意识到,不管我多么努力,总有人比我更努力。
你必需先尝试失败,才能面对失败。无论你和家人玩大富翁游戏、在学校拿高分还是争取诺贝尔奖,你只有学会接受失败,才能获得真正的功。生命不是掷骰子,生命是一连串失败所组成的游戏。那些事业有成的快乐成人即使遭遇失败,他们也不会垂头丧气。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经历过失败,不管是在埃斯特学院还是在其他地方。最重要的是,我们即使遭遇挫折,也要鼓起勇气振作起来。应对逆境并不是成人获得快乐的唯一要素,但它却是打开永恒幸福之门的一把钥匙。
在童年时期培养应对逆境的能力有很多种方法。最好的方法是在孩子小时候建立宁静型依恋。这也是我在第4 章介绍五步循环法时,把联结放在首要位置的原因。
你可以教会孩子乐观,但你必需以身作则,时常对本身说: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许多筋疲力尽的大人都不再说这样的话了。但是这句话对孩子很管用,你越相信本身的能力,就会越容易解决问题。
并且,与其努力掩护孩子不受挫折,不如教会他们如何应对挫折。应对逆境最好的措施是面对困难,吸取教训,永不放弃。你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让他下一次做得更好,逐渐达到精通的程度。你不但要必定孩子的成绩,还要必定他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勇气和努力,正如诗人拉迪亚德 吉卜林在《如果》一诗中写的那样:
如果你遇到骄傲和挫折,
把它们当骗子看待。你可以把这两句话告诉孩子,并向孩子解释为什么骄傲和挫折是骗子。知易行难,但这也是父母和老师非常具有创意的一部分工作。
上一篇:让孩子失去自信的原因
下一篇:你知道吗?七大秘诀让孩子爱吃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