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正确早教: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专家谈正确早教: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专家谈正确早教: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2017-04-11

更多的早教与育儿趣事和育儿宝典尽在查字典幼儿网,大家快来关注吧。

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拥有美好的未来。如今,对幼儿的早教已经成为不少年轻父母关注的焦点,而相伴出现的早教机构也一直火热。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在我市早教机构,一节45分钟的早教课程,收费50多元至500元不等。对此,有人认为为了孩子花点钱很值得;也有人质疑这么小的孩子听得进去啥?家长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早教?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市相关专业人士和家长,一起听听关于早教的那些事。

个案

送4个月宝宝上早教班,丈夫婆婆很不解

刚开始我老婆说要带宝宝去上早教班,我其实不太赞成,一是觉得孩子那么小,能听得懂什么;二是觉得为什么要浪费这个钱,一套课程下来要一万多块钱。但妻子坚持要去,我也就不说啥了。29岁姜先生的宝宝现在4个月,他告诉记者,妻子之所以要带宝宝上早教班,是因为她认为早教课程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拓宽交际圈,让孩子多认识些朋友。

她认为,现在的小区跟以前不一样,很多人一回家关起门谁也不认识谁,顶多是点头之交。孩子不像我们小时候住在大院有一堆玩伴,她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孩子多认识一些同龄人。姜先生说,但他母亲并不这么认为,母亲觉得早教班里传授的知识,完全可以由老人家传授经验;另一方面,小宝宝这么小,怎么可能一个星期上一节课就认识到朋友了?与其花钱去早教,不如多留些时间带孩子到公园走走。

调查

受访者中,认为孩子应该上早教的占近六成

星期六一早,市民林女士早早收拾好东西,带着1岁多的宝宝到家附近上早教班。单位同事的孩子大部分都有上早教班,既然大家都觉得该上这种班,所以她也早早给孩子报名了。其实我也不知道早教有没有意义,但是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上,我的孩子也不能落后。现在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嘛!林女士的观点,也是不少妈妈的心声。

采访时,记者看到一对年轻父母正在一家早教机构门口看介绍。他们表示,之前一直是自己在家对孩子进行早教训练的,但听朋友说孩子上了早教班后,行为习惯好了很多,便来了解了解。我们其实一直在犹豫,因为不知道孩子能在早教班学到什么。但是如果真的有用,孩子在这也开心,还是会考虑报名的。爸爸张先生说。

您对早教怎么看?在此次调查走访的近30名受访者中,认为应该上早教的家长占了近六成。在这些家长中,有些是抱着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前来报名的,有些是抱着想让孩子多认识些朋友而来,也难免有因为别的家长报名了,我也决定报名的跟风心理。

采访中,也有不少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快乐就行,报不报早教班无所谓。我儿子马上念幼儿园了,我从未给孩子报过任何班,并未感觉我的孩子比别人差多少,只希望孩子有个无压力的快乐童年。一位受访市民说。

还有部分家长认为,偶尔带孩子到早教机构上几节课就行了,平时还是想自己在家里为孩子进行早期教育。

一节课45分钟,收费50多元至500元不等

近年来,从写字楼到商场,从街道到社区,大大小小的早教机构已经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一节45分钟的早教课程,收费50多元至500元不等。游戏班、艺术班、音乐班、亲子班几乎班班都颇受家长欢迎。日前,记者走进我市3家早教机构看到,针对不同月龄、年龄的幼儿设置了不同的区域,如娱乐区、触觉区、音乐区、墙绘区等。在课程设置上也有感觉统合训练、国学课程、户外课程等。

300元一节45分钟的课程,有点贵了。早期幼儿教育比大学教育还要难许多,所以在价格上相对要高些,但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您可以选择我们的套餐服务。我市一家早教中心推出了套餐服务,购买的课程越多优惠越大,一位工作人员正给家长推荐。

市民吴女士的孩子2岁4个月了,在市区一家早教机构上早教课已有4个月时间。为了不错过孩子的任何一个成长期,她一次性花了1.4万元给孩子报了一年的课程,课程里包括游戏课、音乐课和绘画课。按照一年96节课来算,每节课课时45分钟,相当于一分钟2.5元。据了解,早教中心的课程需要1~2名家长陪同,陪同的人员可以是母亲、父亲或隔代亲属等人。

家长多从费用环境口碑等作出选择

在众多早教机构当中,哪家才算好的?家长如何挑选呢?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早教机构运用的教材并没有统一,不同的机构在教育理念上会有一些不一样。在师资力量方面,各家早教机构招聘老师都有自己的标准。一家早教机构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机构的师资人员一般都是大专以上水平,有幼师资格证;有的教师则是有经验的过来人。对于早教教师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教师资格证要求,一般具有正规的幼师资格证即可,我们招聘后会将老师派到总部进行培训学习。另一家早教机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那么,哪家早教机构才算好?大多受访家长表示,对于判断标准比较模糊,因为从资质和宣传上比较难判断,所以一般只能根据费用、环境、口碑和体验后的感觉来选择。

老师观点:

教家长保持良好亲子关系,让宝妈一起成长

那么,什么是早期教育呢?据介绍,早期教育的内容是以宝宝的运动、语言、认知、思维、交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逻辑思维等最最基础的知识,通过游戏、玩具等操作来完成。

有研究显示,在孩子3岁以前,大脑会有显著的发育,已经形成一定的思维和反应模式。对父母们这意味着,在这个时间段里,如果家长用好的方法引导,可以把握宝宝潜能开发的黄金时间,帮助孩子更好地建立自信心和安全感。市区一家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护理师欧秀朵认为,带宝宝上早教的目的在于让早期教育融入到儿童和妈妈的生活方式之中,让早期教育成为儿童生活的一种环境,以环境的力量去推动儿童的才智与全面素质的培养。她建议,宝宝3个月开始,家长就可以带宝宝进行早教了。

欧秀朵介绍,幼儿教育的引导是根据不同月龄、年龄发育的阶段和特点来设定的,比如在幼儿3至6个月时,主要以被动运动为主,家长该如何通过一些刺激帮助宝宝发动他们的体能?6个月开始,宝宝需要添加辅食了,该如何逐步添加辅食增加营养?如何让宝宝练习爬行?1岁左右,宝宝差不多学讲话了,该如何刺激语言的发育等等。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家长单纯通过书本或一些APP软件,很难有针对性地发现和引导孩子。

在平时的早教课程中,我们更多是从心理、行为、营养、育儿知识等方面去教妈妈怎么学习、怎么互动,教会家长如何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宝宝和妈妈一起成长。她介绍,另外,经历了早期教育的孩子更能够适应群体生活,为幼儿教育过渡。早期教育不是要求宝宝上了之后就达到什么水平,而是让孩子的适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成长过程中有更好的发展。

家长观点:

应有好心态,不要求孩子一定变成怎样

市民陈女士认为,谁也不是天生就懂得怎么教孩子,如果别人有好的方法,去听听又何妨。孩子上早教,就给孩子多一点选择机会。有的人会说:我们以前也没怎么样,现在还不是挺好的。但因为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在陈女士看来,每一个宝贝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在家就能提供给孩子安全舒适的环境,每天有大把的时间陪着孩子,隔三差五带着孩子出去走走,那么去不去早教都不重要,因为已经具备了给孩子一个幸福美好童年的条件。如果在创造条件上能力有限,决定去早教中心试试看的话,那也要保持好的心态,不要纠结孩子去了会变成怎么样,否则就失去原本的意义。

专家观点:

要尊崇早教理念,家庭早教更重要

据报道,广东医科大学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林志雄在接受相关采访时表示,根据他多年的观察,发现大部分父母虽提前意识到早教的概念,但实际上并没有尊崇早教的理念。比如一些父母,只管每次带孩子去上课,一周一两次,陪着上课就算完成了早教任务,就期待孩子能真的得到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升。但实际上,效果微乎其微,究其原因不是早教班的问题,而是父母忽略了早教班和家庭早教的衔接关系:一方面,孩子在早教学校学习的内容需要家长在生活中给与必要的重复和强化,这是由孩子的认知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早教的教学理念也需要父母在生活中给与贯彻,以统一的标准让孩子接受持续的教育,而非学一套,回家就变成另一套,这样的双轨早教成效可想而知。

此外,很多父母在一起谈论孩子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相互比较,即使有时候表面附和,内心也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一旦听到人家同龄的孩子会了什么,或者自己的孩子这方面能力缺乏,家长就立刻急于求成地希望早教班帮助孩子 拔苗助长。这种行为忽视孩子心理压力,对孩子的自信心也将产生心理危害,而正确的早教方式是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面对早教有哪些误区?

1、把宝宝当病号照顾

现在在不少家庭中,宝宝从一出生就是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相关调查发现,80%以上的家庭认为婴儿是脆弱的小生命,要异常细致地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欧秀朵介绍,事实上,这样的心态很容易陷入把宝宝当成病号照顾的误区。相反,当宝宝还是胎儿时就拥有抵抗力和潜在能力。

一些妈妈帮孩子打理完了所有事情,玩具就放在孩子手边,什么都准备得好好的,这样不但对孩子没好处,反而会阻碍孩子健康成长。欧秀朵说,曾经遇到一个案例,一位妈妈担心地上脏,不让孩子爬,玩具也全部围着孩子放,结果宝宝一直不会爬行。后来当学会走路后,这个宝宝特别容易摔跤,而且每次摔跤都不会用手撑着,基本都是鼻子着地。这个例子就是典型过度保护的结果,婴儿学习爬行至走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婴儿爬行对平衡感有一定帮助,而因为家长的过度保护,孩子没得到好的刺激,错过了这个阶段,多少是有影响的。她介绍,婴儿对环境的要求不是单一的,除了照顾外,还需要交流和运动,甚至是某种程度的冒险,以此来发觉身体内的 成长能量和能力。如果家长把宝宝当做病号照顾,他们身体内的能力会渐渐丧失,大脑思维也会变得有依赖性。

2、过度依赖早教班

在早教课上,学习的是方式方法,需要家长根据孩子自己的特点把这些方法带到生活中,多关注孩子,多陪伴孩子。有不少家长一来就会问:你们能保证孩子多久开口讲话?我的孩子上了这些课多久能爬?欧秀朵说,很多家长都走入了一个误区,过分期待上早教后孩子要达到怎样的状态。曾经一位家长反映,她就是希望孩子懂一些基本的礼貌才来上早教的,为什么孩子上了这么久早教课了,还是不会与人打招呼?老师则回复她,那您每次看到校长时有打招呼吗?为什么都是默默走过去的?欧秀朵表示,教育是需要言传身教的,不能依赖别人,家长切勿有花了多少钱就能达到怎样效果的想法。

早期教育是随时随地的。欧秀朵建议,家长最好每天都抽出半小时以上的时间,放下手机、放下工作,专心地陪孩子玩。

3、总盼望孩子是神童

如今,不乏这样的现象,家长早早为孩子设计了美好的未来,如考入好大学、做个钢琴家、成为名人等等。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超常,最好是神童。欧秀朵说,根据他们平日做的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测试,大部分幼儿都是正常,极少有智力超群的。如果家长一定要给正常孩子定一个超常标准,其结果就是拔苗助长。人生每个发展阶段随时都有不同的起跑点,重要的是让孩子准备好每一阶段所需要的本领去完成这一阶段的目标。给孩子目标定位太高,会让孩子失去动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与“专家谈正确早教: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专家谈正确早教: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还看
哪些防骗的知识是家长必须要教会
孩子这4个部位千万不能打
哪些错误是儿童用药最容易犯?
喂奶三大“神器”
千万不要这样逗宝宝开心
猜你喜欢
孩子的劳动热情如何培养?
有什么技巧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怎么培养耳聪目明的宝宝?
5个方法提高幼儿记忆力
如何培养孩子动手能力
智力开发最佳时间是婴儿时期
轻松训练宝宝的思维能力的三大妙
让孩子爱上运动的方法
双语教育,可丰富宝宝的成长过程
满足孩子需求的6个居家用品
让宝宝变得更聪明的十一个妙招
哪些防骗的知识是家长必须要教会
促进宝宝大脑发育的三大妙招
11个小细节让宝宝更聪明的
儿童换牙期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五大要点
提高孩子逻辑能力的7个细节
1~6岁宝宝智力如何开发能事半
爸爸妈妈如何正确应对孩子敏感期
宝宝右脑开发的方法
孩子的正常爱好和兴趣该如何培养
早教意义是什么?
四个宝宝语言学习的必经步骤
孩子掌握技能的秘诀就是正确的练
七种方法让宝宝学会思考和想象
锻炼孩子左右脑的益智游戏
孩子这4个部位千万不能打
智力开发是早期教育的重点
是什么因素影响宝宝的智力?
孩子自主思维的正确引导方法
科技的进步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全方位开发婴儿智力
生活中能提高孩子逻辑智能的那些
哪些错误是儿童用药最容易犯?
宝宝不宜过早开发智力
有助于宝宝智力开发的10种小玩
激发孩子想象力8大妙招
该如何提升孩子记忆力
培养孩子的EQ的方法
家长对小儿咳嗽认知的误区
是什么影响着孩子创造力
宝宝智力开发的五个黄金时期
如何使孩子坚持去学艺术?
如何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
让宝宝越变越聪明的8大方法
教你八条诀窍开发宝宝智能
提升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
宝宝记忆力提升有妙招
10大策略让宝宝智力发育
婴儿游泳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