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园体检的注意事项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孩子入园体检的注意事项

孩子入园体检的注意事项

2015-06-16

9月份,一大波的龙宝宝要进入幼儿园啦,亲爱的宝妈,你们都给宝宝找好幼儿园了么?要知道,为宝宝挑选幼儿园只是最初的一步,要想顺利进入幼儿园,那么入园体检可是必不可少的哦!下面就跟着摇篮小编全面了解一下宝宝入园体检的那些事儿吧。


入园前必须体检吗

国家规定,即将进入托幼园所生活的幼儿,在入园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来衡量该幼儿是否能过集体生活,并预防将某些传染病带入到托幼园所中;而且,入园前的健康检查还能为托幼园所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每名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以及健康状况提供重要的资料。

为什么要体检

体检的目的是预防为主,一般来说有弱视,听力不佳或者发育迟缓等问题的时候,3岁之前能够及时治疗效果最佳。所以要重视成长阶段的每一次查体,以防患于未然。很多家长对儿童定期体检不以为然,他们认为预防接种要比体检重要得多。其实,体检和预防接种对孩子来说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只有及时发现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体检不符合要求会影响入园吗

一般来讲检查结果基本不影响入园,当然心智不正常无法互动以及传染类疾病除外。具体而言,对在体检中发现的贫血、微量元素不均衡等健康问题,应在入园后给予及时矫治,或嘱咐家长带小儿去医院治疗;对未按规定程序进行预防接种的小儿,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有肝炎、眼结膜炎、结核病等传染病的小儿,暂不接收入园,等病愈经医生开证明后方允许入园;对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的小儿暂缓入园,隔离期满后方能入园。

孩子入园体检要检查哪些项目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点,所有的入园体检结果是1-3个月之内有效的(具体幼儿园不同,要求会有所不同),所以应该在宝宝入园之前的一个月做此项检查,最好是提前一个星期,这样体检报告最把握,幼儿园要求此项报告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所有小朋友的身心健康,幼儿园里面孩子多,如果有一个孩子出现问题,那么就会传染其他的小朋友,哪一个家长都不习惯自己的孩子被别人传染,所以做好自身检查才是避免传染的有效保障。

入园体检需要带着母子健康手册,一般体检需要做以下常规的项目:身高、体重、胸围、头围、腹部检查、听力、视力筛查、乙肝五项等,还会了解幼儿是否有疾病史、过敏史、家族史、传染病史。同时还有一些自费的检查,微量元素检测、骨密度检测、乙肝抗体检测等等,这个是要根据家长的意愿来选择的。

孩子入园体检的注意事项

1.体检前一天宝宝要休息好,让宝宝保持最舒适和饱满的精神状态,饮食也要清淡。

2.如果正在患病期间,则不能进行体检,可以等完全康复后再来体检。

3.体检当日早晨需要宝宝空腹,抽血完毕后给孩子补充些温水和食物。

4.对于情感比较脆弱细腻的宝宝,别忘了随身带一件他最喜欢的玩具,以缓解他的心理压力。

5.给宝宝穿宽松舒适且方便穿脱的衣服,保证温度适中,切勿穿过紧的内衣。

突发小状况的应对措施

一般来讲小孩子抽血的时候都会哭闹,有些准备和措施还是很有必要的:

1.提前告知孩子会有点痛,但是很快就会过去,不能欺骗孩子,免得落差太大让孩子难以接受,扎针的痛和被欺骗的委屈往往会让孩子哭闹得更加厉害。

2.多准备一套裤子,孩子哭闹厉害时,尤其是年龄小的宝宝会有尿裤子的现象,避免宝宝不适可以及时更换。

3.抽血前尽可能地不要让孩子接触那些哭闹反应厉害的宝宝,免得增加心理负担,导致更加难以配合。应该让孩子客观地接受,要是周围有表现好的小朋友,可以拿来适当做下榜样以鼓励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想当好宝宝。这毋庸置疑。

4.对于哭闹厉害无法配合的宝宝,不要强制,建议抱起来宽慰或者到门口看看风景分散一下恐惧感,强制往往给孩子留下阴影,导致下一次更加难以合作。

5.有的宝宝心里压抑,恐惧,但表现形式不一定是哭,有可能还很平静,这时妈妈们更不能忽略这类孩子的感受,适当地给孩子讲一个勇敢的故事,用妈妈的怀抱给他温暖和力量。

6.抽血时宝宝往往控制不住会缩胳膊,妈妈一定要把宝宝的手臂控制牢固,免得乱动让针头误伤了宝宝。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与“孩子入园体检的注意事项”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孩子入园体检的注意事项”还看
不知道怎么选择幼儿园?来看看幼
孩子放学,早接还是晚接?会影响
父母的陪伴有利于宝宝发育
幼小衔接: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进行
幼儿园开学季,幼教专家送爸妈一
猜你喜欢
注重提高孩子“体商”
BB的“爱”不可替代的小日子
婴儿感受周围环境能力表现
该不该“穷养儿子富养女”
孩子3岁前教育不要全丢给母亲
职场妈妈育儿有八“忌”
夸奖孩子的误区有哪些?
打屁股会导致孩子智商低
家庭教育父母要不要统一战线?
如何科学选择早教音乐
在BB面前“裸奔”的利与弊
中国父母的育儿误区
5个特征说明孩子被宠坏了请立即
让孩子吃苦受累的好处有哪些?
教育孩子失败的原因
孩子颈椎受伤症状
蒙台梭利的故事
父母越无私孩子就会越自私
最利孩子成长的早教有哪些?
聪明孩子为什么学习差?
孩子的屁股别乱打
教育女孩父母易犯哪些错误?
关于教育孩子的疑问
父母吵架孩子被吓出抽动症
儿童智力认识的三大误区
伊顿蒙台梭利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三个月的BB会“吃醋”
最易伤害BB智力的三个失误
论“孔融让梨我不让”对与错
美国孩子的能力是如何培养的
中国父母倾向美国子女教育方式
让1岁的宝宝疯狂爱上英语
多关注孩子用爱构筑城堡
宝宝以自我为中心不是自私
“独一代”不会育儿愁煞祖父母
中外妈妈育儿方式比较
早期教育的科学依据
BB“难养”要看气质选方法
警惕2岁孩子被双语扰乱思维
孩子撒谎可能是在发求助信号
婴儿过早加辅食影响发育
世界名人与蒙台梭利
宝宝入园,你准备好了吗?
别忽略宝宝体商培养敏感期
专家:宝宝爬行,其实没那么难
孩子上早教要防被“忽悠”
宝宝性启蒙要从0岁开始
走出小儿智力开发教育误区
“限时隔离”的教育能不能用
培养BB开朗性格注意8大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