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对孩子的影响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2017-03-22

教育孩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既不能事事宠着、顺着,也不能够随便的呵斥与棍棒教育。如何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呢?查字典幼儿网和家长们一起探讨研究。

应对逆境的能力

乍一看,幸福人生的童年根源很容易看出来。如果你拥有良好的基因和快乐的童年,那么你长大后必然是个快乐的人;如果你这两样都没有,那么你长大后就不会快乐。

但事实并非如此。从遗传学的角度看,有许多人都打败了本身的坏基因,他们克服了自身天生的障碍,好比学习障碍、先天心律不齐或忧郁症。从生活经验的角度看,那些小时候过得很快乐的人长大后并纷歧定快乐,而小时候过得不开心的人却有可能快乐起来。

我们来看看一个叫姗特瓦尼亚的小女孩的故事吧,然后你猜猜她长大后酿成了怎样的人。

姗特瓦尼亚出生在密西西比州,不但家里贫困,她的妈妈还是一个重度的瘾君子。4 年后,她的小妹妹降临人世。又过了3 年,她的小弟弟也诞生了。当时家里已经一贫如洗,毒品在家里进进出出,妈妈总是不见踪影。

家里只有一个年老多病的奶奶照顾他们。奶奶教会姗特瓦尼亚煮饭和打扫卫生,所以在她11 岁那年,她就能独立照顾弟弟妹妹了。也是在那一年,奶奶不幸去世了,于是他们流落街头。尽管奶奶没有留下多少钱给姗特瓦尼亚,但是奶奶留下了更名贵的东西--感受。首先,姗特瓦尼亚相信本身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其次,她和弟弟妹妹相依为命,她对他们具有紧密联结的感受。

他们原本可以接受政府的帮助,各自分开到差别的寄养家庭生活,但是姗特瓦尼亚却选择了和弟弟妹妹在一起,晃荡在大街小巷中。白昼,她靠在街上和别人掷骰子角逐赚钱。晚上,他们就睡在别人家的天井或后院的狗屋里。他们用加油站或麦当劳的公共厕所,甚至在垃圾堆里翻找保暖的衣物。姗特瓦尼亚竭尽全力地照顾和掩护弟弟妹妹,不管生活多么困难他们始终在一起,因为他们是一家人。

你猜姗特瓦尼亚长大后会去哪里?统计数据也许会告诉你,姗特瓦尼亚和弟弟妹妹必定也会染上毒瘾,然后坐牢或者过着堕落不胜的生活。但是他们并不像数据显示的那样。相反,姗特瓦尼亚在2001 年6 月从布朗大学医学院顺利结业,7 月在妇产科实习。她的妹妹比来也大专结业了,弟弟还在海军服役。

姗特瓦尼亚的故事简直是一个奇迹!确实如此。你可以说这是上帝的摆设,那为什么上帝创造了姗特瓦尼亚的奇迹,而不为其他人也创造奇迹呢?答案似乎很神秘,但是有一条线索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上帝通过其他人来创造奇迹。许多人甚至包罗陌生人都真诚地资助了姗特瓦尼亚和她的弟弟妹妹。姗特瓦尼亚靠的是个人的努力,她的座右铭是接受逆境。她的坚强并非与生俱来,而是来自她的奶奶以及与她建立联结的人。这些因素都使她想去资助别人,这种感受就是我们所说的利他行为。按照范伦特的调查显示,利他行为是解决压力的最健康的方式之一,同时它与一个人的生活幸福感紧密相关。姗特瓦尼亚长大后选择当一名医生,她说:出于某种原因,上帝摆设一些人到我身边,帮我渡过难关,现在轮到我去资助别人了。

尽管我们无法对姗特瓦尼亚的生活经历感同身受,但在为她的人生故事感到震惊之余,更应该学习她的品质,并应用到我们本身的生活中去。姗特瓦尼亚教会我们,与家人紧密联结在一起的爱具有不凡的力量。奶奶的爱和弟弟妹妹的爱,让她拥有超人般的力量。每天,为了保存下去,她竭尽全力,这不但是为了本身,还为了两个完全以她为依靠的弟妹。这是她的使命,她心中充满着爱,在残酷的现实中接受考验。

姗特瓦尼亚的奶奶是一个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人。罗伯特 布鲁克斯的研究指出,从小在困难环境中长大而且有所成就的人,他们的童年都有魅力超凡的人陪伴。奶奶给予的爱促使姗特瓦尼亚发现了本身身上的潜力,而不是怨天尤人。不管姗特瓦尼亚遇到什么困难,她都坚强地承担起本身的使命。许多研究者对那些具有不凡适应力的孩子饶有兴致,布鲁克斯和萨姆 戈尔兹坦对此进行了细致的文献综述,他们发现孩子的达观性格得益于具有人格魅力的大人。这个人可以是孩子的父母、老师、亲戚、教练或是恰巧出现在孩子生命中的某个人,他把孩子从不幸中拯救出来,使孩子酿成一个有作为的人。这个人关心孩子,鼓励孩子,最终使孩子成就了奇迹。

尽管大多数孩子没有像姗特瓦尼亚那样的经历,但是所有孩子都在和困难作斗争。每个孩子都经历过沮丧和挫败,从没有被同伴邀请参加聚会的失落到亲友或父母一方去世的伤痛。紧密联结的爱既可以拯救姗特瓦尼亚和她的弟弟妹妹,也可以拯救所有家庭。无论现实多么残 酷,前方有多少险阻,我们都必需面对。

我从姗特瓦尼亚的故事中学到的不是简单的启示,更不是教训,而是一种感受。每当想起她,我就充满了希望。她可以做很多事情,所有人也可以做得到。中彩票或是好心人的帮助都无法让你重获内心的力量,你需要找到一份紧密联结的爱。当你对他人产生一种爱的联结,情感的力量就会相应地增强。

皮特冯纳吉和其他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的依恋模式后得出结论,爱的联结可以让人获得情感的力量,即使在逆境中也不例外。这被看作现代儿童心理学上最激动人心的研究,其实是将约翰鲍比(John Bowlby)在半个世纪前提出的理论发扬光大。

鲍比认为,对母亲毫无依恋的孩子会产生部分褫夺(partial deprivation)的心理,孩子通常会体现出极度需要爱、巴望复仇、犯罪或抑郁的倾向。别的,孩子还有可能产生完全褫夺 (complete deprivation)的心理,体现为无精打采、反应迟钝、发展迟缓、对真实感受缺乏感知力。

每个人都有本身的困难,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本身的措施去应对逆境,这也是快乐成人的标记之一。快乐的人不会被生活中的困难吓倒,尽管生活充满了险阻,但生活也资助人们渡过难关。因此,应对逆境是我们获得快乐的关键因素。

一个人要想拥有应对逆境的能力,他首先得在早期就形成强烈的宁静型依恋。但如果没有这种宁静型依恋,应对逆境的能力还可以从别处学到吗?许多研究给出了必定的答案。

乐观是可以习得的

应对逆境的能力一部分来自遗传,我们对此无能为力,但是大部分能力还是来自后天的学马丁 塞利格曼证明了乐观的态度(我能行、我想做)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孩子乐观的性格是影响他成年后快乐的重要因素,姗特瓦尼亚的奶奶就是一个好导师。公司主管希望找到有潜力的员工,而不是考试得高分的员工。有潜力的员工具体体现在:我能行、我想做的态度、克服困难的能力、坚持不懈的决心以及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恰恰也是快乐成人的特征。只要一遇到问题,他们就马上行动,集合所有的人力物力甚至寻求资助,他们绝不会放弃。

有一次,我拜候了菲利普 埃斯特学院(一所接收全世界九至十二年级学生的寄宿学校)的校长泰 廷格利,他给了我别的一些启示。

我可以告诉你,为了孩子将来能够成为快乐的人,看看我们学校都为孩子准备了些什么, 廷格利眼里露出狡黠的目光,仿佛知道他的话会出乎我的意料,我们教会孩子怎样失败,我们提供给孩子很多很多失败的机会。眼看他们就要失败时,我们再想方设法拉他一把。埃斯特学院是一所非常好的学校,一般人很难考入这所学校。即使好不容易考进去,若想考出好成绩,也绝非易事。优秀的学生考入埃斯特学院,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也明白这一点,因为我读书的时候就有切身体会。

1964 年,我在埃斯特学院读九年级。因为我在之前的学校是全班第一名,所以我想在新学校也能拿到同样的成绩。但事与愿违,我原以为本身所有的科目都能拿到A,结果一科也没拿到A。事实上,在九年级一整年,我都没有拿到A。

刚开始我有点儿震惊,这怎么可能!但是在我的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资助下,我和所有的同学都意识到,我们都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我慢慢学会了应对逆境,学会了如何面对失败。这是我童年时代学过的最名贵的一堂课。我明白了快乐纷歧定是拿第一名,快乐纷歧定要追求完美。这并不料味着我变得沾沾自喜,相反,我在埃斯特学院变得更加努力。同时,我也意识到,不管我多么努力,总有人比我更努力。

你必需先尝试失败,才能面对失败。无论你和家人玩大富翁游戏、在学校拿高分还是争取诺贝尔奖,你只有学会接受失败,才能获得真正的功。生命不是掷骰子,生命是一连串失败所组成的游戏。那些事业有成的快乐成人即使遭遇失败,他们也不会垂头丧气。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经历过失败,不管是在埃斯特学院还是在其他地方。最重要的是,我们即使遭遇挫折,也要鼓起勇气振作起来。应对逆境并不是成人获得快乐的唯一要素,但它却是打开永恒幸福之门的一把钥匙。

在童年时期培养应对逆境的能力有很多种方法。最好的方法是在孩子小时候建立宁静型依恋。这也是我在第4 章介绍五步循环法时,把联结放在首要位置的原因。

你可以教会孩子乐观,但你必需以身作则,时常对本身说: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许多筋疲力尽的大人都不再说这样的话了。但是这句话对孩子很管用,你越相信本身的能力,就会越容易解决问题。

并且,与其努力掩护孩子不受挫折,不如教会他们如何应对挫折。应对逆境最好的措施是面对困难,吸取教训,永不放弃。你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让他下一次做得更好,逐渐达到精通的程度。你不但要必定孩子的成绩,还要必定他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勇气和努力,正如诗人拉迪亚德 吉卜林在《如果》一诗中写的那样:

如果你遇到骄傲和挫折,

把它们当骗子看待。你可以把这两句话告诉孩子,并向孩子解释为什么骄傲和挫折是骗子。知易行难,但这也是父母和老师非常具有创意的一部分工作。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与“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还看
6种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机
家庭教育的这几个难题,你遇到过
孩子的安全意识教育该如何进行
导致孩子缺乏耐性的因素
保护孩子的视力的好方法
猜你喜欢
帮宝贝战胜成长中的恐惧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
勇敢者游戏打开BB害羞情结
父母攀比孩子长大会嫉妒
如何解开宝宝的怕生情结
如何进行幼儿期的心理教育?
如何避免造成孩子性格软弱
婴儿虽小也有复杂情感
认生是孩子不可避免的吗?
宝宝被忽略会变焦躁
测测你家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培育孩子开朗性格七项注意
从脸型解读宝贝的性格密码
给“望子成龙”思想做手术
宝宝为什么和亲爸不“亲”
“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方法
孩子的乐观态度需从小培养
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
家长绝对不能纵容孩子的几件事情
夸孩子当心夸出表扬瘾
解密宝宝的五种典型性格
吃饭催三遍就是心理虐待
父母必知幼儿心理健康知识
怎样应对闷闷不乐的孩子?
转折期是心理发展必经阶段
赞美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爱
那些以电子保姆为伴的宅童
父母如何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孩子最爱&讨厌的7类父母
启蒙教育从说“你行”开始
3岁前宝宝身心健康比智商更重要
对宝宝的心灵惩罚危害大
孩子装爱病,因为缺少爱
错误“鼓励”让孩子更自卑
这样会让亲子关系降至0°C
如何对待宝宝的坏情绪
早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及培养
孩子最害怕的100件事
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屁孩”
父母情绪失控酿孩子灰色人生
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
怎样才能拥有安全型依恋心理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坏情绪
怎样调教嫉妒心强的宝宝
心理健康专家谈孩子心理教育
五种家庭精神垃圾侵袭孩子
孩子自我探索心理的规则
心理学家解读宝宝心情密码
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
究竟是谁在左右孩子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