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BB抠门—自我意识敏感期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早教:BB抠门—自我意识敏感期

早教:BB抠门—自我意识敏感期

2015-05-18

鹏鹏到了2岁多,忽然变得抠门起来,什么东西都说是“我的”“不给你”,鹏鹏妈心里嘀咕:真不知道这孩子性格随谁,难道真的是家有“小气鬼”么?别烦恼,其实这是宝宝自我意识敏感期来临了。

【现象描述】

宝宝的几乎每个家长都有这样的一个烦恼,在宝宝2岁左右的时候,忽然变得“很不听话”,大人说什么TA都会说“不”!而且,忽然变得很抠门,什么东西都会说“这是我的,不给你吃”;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也拒绝别的小朋友玩自己的玩具,吃自己的东西,如果家长强行把玩具分给其他小朋友,就会大哭不止,搞得场面十分尴尬。部分家长这是孩子叛逆和自私的表现,于是严加管教和禁止,殊不知这样破坏了孩子的自我意识,不利于孩子独立。

【解读】

自我意识的敏感期一般在孩子一岁半到3岁之间出现,因为个性差异或早或晚。

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到来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强调“我的”、爱说“不”,同时伴随“打人”。

孩子强调“我的”,是因为TA们发现了,我是我,你是你,大家是不同的。包括说“不”,TA们通过说“不”,来体现自我的意志。甚至“打人”,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打”,知识表示不同意、不喜欢的一种态度。

这些行为,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独立于他人的快乐,体验到自我意志表达的乐趣。正是这种自我意识的发现,会帮助孩子拥有自我,成长为意志坚定而独立的个体。诚如孙瑞雪所说“将来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的力量是否强大,这个强大的能力首先来源于自我意识的敏感期。”

【支招】

孩子当孩子的自我意识敏感期到来,拒绝将“我的”东西和别人分享时,家长不要以为这是自私的表现,没必要从道德的层面对孩子进行批判和管教,更不能责备他们,强迫孩子分享,或者给孩子贴上“小气鬼”的标签。

让孩子学会分享的前提是让他首先体验到拥有。当建议孩子和别人分享玩具的时候,要加上“他玩一会就会还给你”,或者用别的玩具和孩子进行交换,但要经过孩子的允许。一般孩子5岁左右会乐于主动和别人分享。

当孩子热衷于说“不”的时候,只是在通过语言来体验“我”与他人分离的快乐,家长们不必过分较真,也没必要强调纠正,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用和他强调分辩,过一段时间孩子自然就会过去了。这个时期应尽可能尊重孩子的选择,满足孩子的需要,有些孩子还乐于重复,当你一遍一遍满足TA的需求的时候,自信心也就此萌发了。

Tips:生活中,尤其是一些老人,总是喜欢以此为乐趣,作势要吃孩子的东西,当孩子不给的时候,就会说“真小气”,孩子真的给了,又会说“我不吃,你吃吧”。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困惑,家长碰到这种情况可以解释说“奶奶跟你闹着玩呢,不会吃你的。”

【支招】

刘德雨:描述两岁左右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宝宝,在英语里有个著名的短语叫“TerribleTwo”,即“可怕的两岁”。宝宝在这个阶段似乎不再像之前那么乖巧可爱,变得“蛮横”、“小气”了。但家长可千万别这样给孩子贴标签,事实上,这是宝宝在成长的表现。

两岁左右的孩子终于具备了完整的自我意识,作为一个人第一次真正地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ta最想做的就是——体验,这时候宝宝对自主的意识和自我的物权都非常敏感,通过强调自身的权利来体验作为个体所具有的力量。而身为家长的您,需要和宝宝一起成长——开始尊重宝宝的自主权与物权。例如,如果宝宝不愿意将自己的某个玩具和别的小朋友分享时,千万不要强迫ta。否则宝宝会认为“物权”是不存在的,当ta去抢别的宝宝的玩具时,一定会不得手誓不罢休。

而适当的管教仍然是必要的,尊重不等于放纵。而为了平衡尊重与管教,您跟宝宝对话时一定要坚守原则并注意方法。例如,给宝宝提供选择时,所有的选项一定是您都可以接受的“真选择”。比如您决定宝宝今晚一定要洗澡,就不要问“今晚洗澡好不好”,这对宝宝而言,ta的选择权并没有得到尊重,作为替代,您可以问:“今晚吃饭前洗澡还是吃饭后洗澡呀?”另外,在您决定不给宝宝选择权的事情上一定要恪守原则,不要因为宝宝的哭闹而改变决定,但同时需要接纳宝宝的感受,对宝宝表示理解ta的哭闹的情绪,并给一个爱的抱抱吧。

总之,只要坚持原则、保持尊重、具备耐心,不久就会看到您的宝宝跨过“可怕的两岁”(TerribleTwo),来到“美妙的三岁”(WonderfulThree)。

【早教方案】

自己的事情 自己做

妈妈可以挑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宝宝自己去做,从而满足宝宝自我意识的需求,培养自理能力,增强自信心。

比如教宝宝穿鞋、扫地等等。妈妈要首先耐心讲解示范具体的操作步骤,然后让宝宝自己完成。

【角色扮演】

处于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孩子热衷于角色扮演,家长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和孩子进行相应角色扮演的游戏。

比如可以按照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分角色扮演,也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进行再现。

【早教关键词】:自我意识敏感期(1.5-3岁)

自我意识敏感期是孩子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是孩子未来构建人格最早期的映射,因为孩子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他的内心是不是很强大,都源于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形成。家长所能做的,是关注孩子敏感期的出现,并给与孩子有准备的环境,保护好孩子的敏感期,完成敏感期应该完成的发展,从而释放出孩子内在的生命动力,为未来人格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与“早教:BB抠门—自我意识敏感期”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早教:BB抠门—自我意识敏感期”还看
你知道吗?坏孩子骂出来
怎样的早期教育对宝宝好?
早期教育:玩与学习的完美结合
早期教育:职场妈妈怎么做?
你知道吗?早期教育的八个误区
猜你喜欢
孩子使用电脑要正确积极引导
游戏开发宝宝智力
让孩子快来学习的方法
8大关键让孩子认识自我
父母怒火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孩子的暴力倾向来源
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养料
从小培养快乐的孩子
8大战术解决孩子的任性
孩子常见的行为心理分析
一定要告诉孩子的大道理
怎样培养好的少儿口才
怎样才是正确的爱孩子?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乐观外向孩子的培养
让孩子能够自律的学习方法
孩子也要懂得责任的承担
玩游戏培养好兴趣
家庭对孩子独立性培养
父母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外国培养有灵性的孩子的建议
不同年龄段的管教孩子方法
帮着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孩身高体重标准,你的孩子达标
对孩子的说话方式
对独生子女的正确教育
孩子学习不好,父母责任一大半
儿童滑板车的教育
孩子专注精神培养的建议
玩起来的早教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认错
科学的满足孩子的愿望
这些行为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教育孩子的来良方
伤害孩子的六个关键词
让孩子一生顺风顺水的秘诀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是保护孩子健康
宝宝的学习能力
怎样正确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早期教育应注重的三事项
爱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
孩子要的不仅是温饱
怎样培养幼儿的早期情商教育
什么原因让孩子不爱吃蔬菜?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好方法
12种方法让你的孩子聪明又快乐
怎样选择宝宝的代步车呢?
“双语教育”的好处
早期教育:0—6岁是发展关键
孩子心灵健康五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