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分情况制止宝宝的行为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要分情况制止宝宝的行为

要分情况制止宝宝的行为

2016-05-26

行为一:咬人

解析:当宝宝1岁后,出现咬人行为要制止!

宝宝4月龄左右,即将出牙时,会因牙龈肿胀等不适而啃咬玩具或最亲近的人,此时他还不明白咬人是对还是错,即便父母瞪着他说“不许咬”,也是没有用的。正确的做法是给宝宝一些蔬果片、饼干,或者是磨牙棒和牙胶,提供他更多的咀嚼机会。这样宝宝缓解了出牙的不适,也就不会咬人了。

而等宝宝1岁左右时,有时也会出现一兴奋就咬人的行为,不但咬身边的大人和一起玩耍的宝宝,也会咬自己。这其实是他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只是用错了地方。父母这时应该及时制止,明确而严肃地告诉他这是“不允许”的行为。这个年龄的宝宝已经可以理解大人的意思了。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需要搞清楚宝宝咬人的原因,是发脾气,还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能引导宝宝正确对待“咬人”这件事。

行为二:撕纸

解析:不用制止,让宝宝在撕纸中获得快乐!

当宝宝六七个月大,发现通过手的动作能改变纸的形状并发出声响时,会感到快乐,好奇心得到满足,所以会对撕纸“情有独钟”。这是一种基于好奇心理的探索行为,也是宝宝主动自发学习的表现。父母不应阻止,相反,还应鼓励这种行为。

因为撕纸对宝宝来说,不仅能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还能锻炼小肌肉,发展手部精细动作,开发智力。父母可以引导宝宝把纸撕成小块乃至纸屑,还可以慢慢地教宝宝撕出形状和轮廓。这样,撕纸就变成了充满乐趣的活动!

值得提醒的是,父母不要把有价值的资料文本或者是账单钞票等给宝宝撕,同时也要注意宝宝使用的撕纸是否卫生,以防病菌传染。

行为三:扔东西

解析:可进行适当的认知教育,不建议严厉制止!

当宝宝9月龄左右时,会对“扔东西”的游戏十分热衷。凡是能抓到的物品,都会被宝宝有意识地丢出去,还乐得“咯咯”笑。妈妈们有没有发现,不管是积木、皮球还是鞋子,每样东西掉在地上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宝宝也在观察和探索呢!所以父母不要担心这是不是宝宝攻击行为的开始,也不用着急阻止宝宝扔东西的行为。

在扔东西的过程中,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得到锻炼,对各种不同的物体也有了全新的认知。父母可以和宝宝一起玩“扔扔捡捡”的游戏,同时顺势引导培养宝宝东西扔出去还要收回来的好习惯,让他知道自己扔的东西要自己捡回来。

当然,父母还可以做一些必要的认知教育,比如告诉宝宝什么东西可以扔,什么东西不可以扔,同时也要选择耐摔的物品给宝宝玩哦!

行为四:玩弄生殖器

解析:需制止,但不要大声斥责,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转移宝宝兴趣。

当男宝宝10月龄后,常常会喜欢用手抓自己的“小鸡鸡”,有时还拉得很用力,很让人烦恼!其实,男宝宝玩生殖器是一种常见的探索行为,对他来说,“小鸡鸡”和肚脐、手指、脚趾一样都是身体的一个部位而已,但触摸生殖器会有快乐的感觉,也就会不自觉地经常玩弄了。其实女宝宝也会出现类似的行为,比如磨蹭或者是抚摸。而父母往往过分紧张,认为这是一种很羞人的坏习惯或者是性行为。

其实,父母首先应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给予有趣的玩具或者安排丰富的活动,让宝宝的双手忙起来,而无暇顾及自己的“小鸡鸡”;其次,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会对性产生好奇心,父母可以用简单易懂的语句,解答宝宝的性提问。

要注意的是,父母应当经常检查宝宝的生殖器是否卫生,有没有异样,以便消除宝宝生理上的不良刺激,也能更好地保护宝宝的生殖器。

行为五:不好好吃饭,玩食物

解析:不要严厉斥责,恰当引导,让他自己动手吃饭。

很多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吃饭都很乖,但到了1岁后却常把碗里的饭菜抓起来捏捏揉揉,搞得一塌糊涂,常让妈妈感到头痛。

其实,宝宝到了1岁左右时,会对自己动手吃饭产生兴趣,进餐时,会忍不住去抓盘里的食物,这是宝宝探索认知的一种方式,也是愉悦的体验。被允许用手熟悉这些食物,对养成宝宝不挑食的好习惯是大有裨益的。当宝宝成功地捏起一小团米饭放进嘴里时,他会充满成就感哦!这和被喂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父母应该同意宝宝用手抓食物吃。

如果怕宝宝弄脏衣服,可以给宝宝戴上围兜,即便他吃得“一塌糊涂”,父母也不要指责,以加强宝宝对吃的兴趣。

行为六:藏东西

解析:不用制止,注意收拾好家中的贵重物品!

当宝宝1岁半左右时,会爱上“藏东西”的游戏,自己的玩具、妈妈的手机、爸爸的钥匙……都被藏了起来。宝宝在藏匿物品和寻找的过程中,记忆力得到了锻炼;当找到所藏的东西时,能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增强宝宝的自信心。所以,父母应该信任并鼓励宝宝藏东西的行为,不要用“不可以”来打击他。

父母不妨陪宝宝一起玩“藏东西、找东西”的游戏,这样做不但能促进亲子关系,还可以摸清宝宝藏匿物品的规律,万一有重要的东西被藏起来了,也能很快从宝宝的“秘密基地”里寻找到。

当然,父母也要注意把贵重的或者对宝宝来说危险的小物品有意识地收好,以免宝宝看到后产生兴趣而随意触摸、藏匿,引起麻烦。

如果怕宝宝弄脏衣服,可以给宝宝戴上围兜,即便他吃得“一塌糊涂”,父母也不要指责,以加强宝宝对吃的兴趣。

行为七:爬高

解析:不要制止,但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

学步后,随着腿部力量的增强,宝宝会比学爬时更喜欢爬高。这种体能上的锻炼,有利于宝宝额叶和小脑的发育,还有助于增强宝宝对空间感的认知。所以,这时父母千万不能一味地说“No”,以免打击宝宝的自信心,挫伤积极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宝宝在玩“攀爬”游戏时,妈妈与宝宝的距离要保持在一臂之内,且要营造一个安全的活动场所,以免引发危险,如不要在窗户和阳台上搁置可以垫脚的物品、桌腿和桌角要用软垫包好、所有尖锐或易碎的“危险品”都要收起来、给地面铺上厚厚的游戏垫……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满足宝宝攀爬探索的欲望!

行为八:小气

解析:需及时干预,引导宝宝学会分享。

宝宝1岁半后,会变得很“小气”,常紧拽着自己的玩具不肯与别的小朋友分享。这是因为3岁以前的宝宝,处于“自我中心期”,还分不清“你、我、他”的不同,父母不必急于强迫宝宝“大方”,应该以引导为主,让宝宝建立起所有权的概念,再慢慢学习分享。

在这个引导的过程中,父母可以有意识地鼓励宝宝多结交朋友,多和同伴玩耍,当宝宝融入“群体”之后,独占的“小气”现象就会得到大大改善,体验到与人共享的乐趣之后,宝宝也就会自然而然地乐于与他人分享了。

现在的父母大多也是独生子女,所以要注意做出表率。父母耳濡目染的熏陶,有助于培养宝宝“乐于分享”的好习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与“要分情况制止宝宝的行为”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要分情况制止宝宝的行为”还看
猜你喜欢
培养幽默感从一岁开始
正确分析和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雨中游戏让孩子体会更多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听打击乐有助宝宝智力发育
兵法三声东击西
兵法七情感宣泄
如何让宝宝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适当看广告有助幼儿大脑发育
关爱+教育:高智商的关键
宝宝说话晚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13种游戏激发2岁以上幼儿想象
满足孩子的感官需求
如何让不懂事的孩子爱上刷牙
0-3岁宝宝注意力的培养要点
气质宝宝的培养秘诀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2岁前满足孩子对亲人的依恋
孩子说话晚是“大器晚成”吗
3个步骤让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影响孩子智力的15大因素
教育娃娃离不开一个“早”字
如何让宝宝创造力更丰富?
宝宝右脑该怎样来“充电”?
开发智力,颜色帮忙
好妈妈如何维护宝宝的自尊心
天才宝宝的明显特征
抓住黄金期,做个“唠叨妈妈”
父母要适时给宝宝合适的书
如何让宝宝的心智发育更成熟
如何选择幼儿园的兴趣班?
儿童心理健康的5个主要标志
培养情商智商俱佳的宝宝
妈妈如何提升宝宝人际智能
从体验中培养宝宝的感知力
宝宝一岁了,该教些什么?
兵法四情绪转移
宝宝为何“爱上”了看广告?
早教盛行,取决于父母的意识
娘娘孙俪谈二胎养育经等等小花个
兵法一欲擒故纵
孩子早教一定要知道木桶效应
会自己玩的孩子自理能力强
唱儿歌能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
开发宝宝身体机能的小游戏(图)
宝宝变聪明爸爸该做那些事?
学说话,爸妈不要帮倒忙
信?一岁多女孩会背诗说英文
开发孩子智力的五大秘诀
3要点开启宝宝智力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