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付幼儿常见情绪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如何对付幼儿常见情绪

如何对付幼儿常见情绪

2016-05-26

3大幼儿常见情绪处理法

焦虑

在幼儿情绪的发展过程中,焦虑问题相当常见。在幼儿5个月至1岁期间,就开始出现“陌生人焦虑”现象,到了1~2岁则出现与主要照顾者的“分离焦虑”现象,只要一眼看不见父母,就会开始哭闹,并且感到不安,这都是正常的情绪发展现象。一般而言,在进入幼儿园1个月后,分离焦虑就会逐渐缓解,如果持续太久还未见改善,父母就需带孩子就医评估。

专家建议

造成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多半与幼儿生活环境以及亲子互动有关。一般来说,如果家长平日保护过度,凡事都帮孩子处理好,很少给他自己做的机会,就很容易造成幼儿的依赖心理过重,自然很难与父母分开。另外,亲子互动过于缺乏也是分离焦虑的原因之一。根据临床观察发现,幼儿正是因为过度渴望父母的关爱与呵护,才出现比其他同龄孩子更为严重的分离焦虑。所以,父母应特别注意幼儿的情感需求,以免加重幼儿的分离焦虑。

如果幼儿的先天气质比较细腻、敏感,那么焦虑情况也可能比较严重,建议父母不要用过于严厉的方式教导幼儿,以免加剧焦虑现象。焦虑通常有许多表现形式,例如分离焦虑、抗拒上学、特定畏惧症、社交恐惧症等,如果幼儿的焦虑情况已严重到影响与人正常互动,则建议尽快采取治疗措施。

从医学角度来看,并不建议对6岁以前幼儿实施药物治疗,心理疗法的成效反倒更为理想。具体方式可分2种,即“洪水法”和“逐步减敏法”。就“洪水法”来说,假如幼儿怕蛇,那么就让孩子一次性看见很多蛇,那么今后再看见一两只蛇的时候,他的恐惧感就会下降。不过,考虑到“洪水法”对精神的刺激较大,所以一般多采取后者,即用渐进性方式改善幼儿焦虑问题。比如幼儿有分离焦虑症,那么刚一开始入园时,父母就坐在一旁陪读,每天都逐渐拉远一点距离,直到幼儿能够自己上学为止。

耍赖

当大多数孩子刚刚表现出“耍赖”的情绪反应时,其实基本都是希望表达“反叛”的想法,并且以此获得家长注意。毕竟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都愿意得到他人的关心和注意。不过,如果幼儿长期持续以这种行为来索取他希望获得的人、事、物,那就有可能是完全不懂如何利用正面方式去达到目的。

专家建议

如果孩子一直持续利用“耍赖”这种负面方式寻求关注,那么父母首先应该自我检查一下,平时多留心亲子互动的过程,注意孩子是否出现了太多负面情绪,以至于他根本不懂得如何寻求正面渠道来表达自身需求。如果情况果真如此,家长就要及时改变对孩子行为的回馈方式,避免只对孩子的负面行为表示关注。一旦孩子出现值得鼓励的行为,要马上给予足够的正面回馈。不论是纠正还是肯定,都要尽量以简单直接的方式告知孩子,渐渐帮助孩子学到如何以正面方式获得别人关心。

当孩子出现耍赖情绪时,父母或老师不能坚持一贯的原则,反而与孩子妥协而满足他的无理要求,这更是造成幼儿长期耍赖的一大原因。父母一直没有对幼儿的耍赖行为采取有效措施,正好导致他持续使用这种方式来满足自身需要。

虽说幼儿的逻辑观念尚未完全成熟,但是他既然能够长时间地不停耍赖,那就说明他已经从单纯的回馈反应发展到自主行为阶段,也就是说他的耍赖是来自内心的自发行为,并不是主要由外因所触发。要克服幼儿长期耍赖的弊病,家长可尝试用“忽略”的方式来处理,同时避免给予任何负面关注,直到幼儿停止无理取闹行为后,才给予正面关注并继续与之沟通,这就能让幼儿逐渐明白,用耍赖的方式并不能从父母身上得到任何关注,于是耍赖情形便能慢慢改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与“如何对付幼儿常见情绪”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如何对付幼儿常见情绪”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让保姆带孩子有哪几个坏处?
婴儿车或将导致宝宝“感觉剥夺”
孩子健康睡眠的4项注意
宝宝咳嗽,妈妈要用心“听”!
家长如何做好儿童心理教育
1.5岁-2岁宝宝的情绪和社交
15个月宝宝的智力发育
正确认识孩子的“懒”
儿童养成不良习惯三大因素
早教专家答宝宝成长中的疑问
爱的传递远胜过智力开发
怎样去除宝宝的嫉妒心理
打屁股会影响孩子性健康
怎样应对黏人宝宝?
这个节日用画笔定格快乐
儿时安全感有多重要
一岁儿童绘画要点摘要
父母不应忽视的宝宝坏习惯
宝宝怕打针怎么办?
婴儿并不是真的无忧无虑
1-1.5岁宝宝的情绪和社交能
母亲性格可以影响孩子寿命
选购玩具时要注意的心理卫生要求
关注宝宝的心理饥饿
婴儿怕洗头怎么为
孩子听什么音乐比较好
如何克服宝宝怕洗澡的心理
父母要注意小孩子的心灵需要
天才儿童最易被忽视6特征
如何提高宝宝的观察能力
如何缓解孩子的怕生情绪
父母怎样控制好情绪?
兵法八善意欺骗
别让纠错阻碍孩子发展的脚步
小宝宝形体美的妙招
婴儿的享乐和现实原则
杨仲瑜:关于早教的几个观点
孩子天才由爸爸造就
宝宝爱吮手指的原因分析
林怡:别以为你会爱孩子
父母务必了解的几种儿童行为
每个孩子内心都有自己的小世界
婴儿之间也可以巧妙交流
让宝宝爱上音乐的3大妙招
宝宝观察力培养7步走
如何促进宝宝记忆力发育
宝宝的心理养护不容忽视
两岁宝宝有哪些跳跃空间
孩子愤怒是想引起你的注意
积极的心理需要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