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宝宝爱惜物品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从小培养宝宝爱惜物品

从小培养宝宝爱惜物品

2016-05-25

不破坏不浪费,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同样,爱惜物品,也是一种美德。要想使孩子具备这一良好品质,必须及早地培养。究竟如何培养呢?下面谈一些具体做法。

1.合理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

日常生活中,孩子往往在吃、喝、穿、玩等方面提出一些物质要求。孩子的要求有些合理的,有些却是不合理的。应具体分析,适时适量地给予满足。如在吃的方面,决不盲目地多给或硬塞给孩子。这样,孩子便会对每一食物都保持一定的新鲜感,孩子即使吃不了,也帮孩子收放好,下次必须待孩子把剩余的吃完后才给新的。在其它方面也是一样,从不随意的乱给、多给,这样,孩子便不会轻易把某种物品扔掉,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了。

2.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孩子由于无知或认识、控制能力较差,往往出现一些损坏物品的行为。如在桌子上乱刻,在墙上乱画,打碎玻璃,摔破饭盆,扯烂衣物,弄坏玩具等。发现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后,我们的经验是:先弄清原因。孩子若是无意的,便及时给予引导,指出其危害,提醒孩子以后注意;孩子若是有意或以此来要挟,则及时给予严厉的批评,使其认错。在孩子的不良行为面前,若不能及时地批评纠正,采取迁就、让步的态度,往往易使孩子一错再错,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3.以自身的榜样力量影响孩子

为了使孩子形成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在此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树立学习与模仿的榜样。如在看书时,要首先把手洗净擦干;翻书页时也轻柔小心;若发现有卷、撕之处,立刻展平与粘补;看完后,不乱放乱扔,及时放回书柜等。吃饭时,无论碗、筷、桌、凳都轻拿轻放,碗里不剩一粒米,捡起掉出的每一颗豆子等。

4.坚持教育巩固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培养后,孩子在认识与行为方面,便会形成一定的爱惜物品的观念与特点,但往往很不稳定。此时,若放松教育,不注意巩固提高,则很容易使其已形成的观念、行为消退。根据这一原理,在原基础上,在日常生活中,应有意采取不同的活动与形式对孩子进行练习指导。如和孩子一起擦洗桌、凳,修补玩具;父母弄脏、弄扯了孩子的小人书,要向孩子认错、道歉等。要及时发现和表扬孩子爱惜物品的行为,在不断的练习与指导过程中,孩子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便会得到不断的巩固与提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与“从小培养宝宝爱惜物品”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从小培养宝宝爱惜物品”还看
娘娘孙俪谈二胎养育经等等小花个
孩子早教一定要知道木桶效应
这些中国式早教不合理你做了多少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猜你喜欢
婴儿长牙期间各类问题详解
亲密育儿妈妈三大“阵营”
好父母的九大“岗位职责”
和你的孩子再长大一次吧
幼教也“占坑”孩子养不起
法国妈妈的智慧育儿诀窍
让其被心底深处所吸收
“拼养”,和平相处才开心
幼儿教育并非特殊教育
孩子脑袋大小跟智商有关吗
孩子犯错是否真有必要惩罚
美国儿科专家传授8个育儿技巧
最搞怪星妈小S“骗子”育儿术
教育孩子不能随便“吓唬”
日本男人也当“育儿爸爸”
“一掷千金”式育儿观念大PK
英国教给孩子10句保命金言
乌克兰父母“粗心”育儿
教育女孩子这几种方法不可取
非语言沟通的影响力胜过语言
“富三代”亲子策略
给孩子反复听一些优美的诗句
宝宝成长过程中育儿要注意几点
教育孩子最有用的十二种方法
亲子关系类型影响孩子个性
如何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孩子
好的家庭教育浓缩成五句话
新生儿肚脐发炎如何处理
培养宝宝的自然观察智能
七种教育会毁掉女孩的未来
良好的亲子教育必备八大智慧
尊重应是关心孩子的前提
新生儿脐炎可能引起新生儿败血症
婆媳育儿需要“斗法”吗?
家长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家庭教育被忽略的8个大于号
英国孩子不“坏”爸妈不爱
儿童家具新国标,你知道吗?
留洋博士的亲子手记
职场妈妈育儿有八“忌”
别做孩子的上司或奴仆
优秀妈妈的45条育儿经验
婴儿长牙过慢4大原因
孩子成长别期望“种瓜得瓜”
“焦虑时代”做自信父母
好爸爸是怎样炼成的?
别总问孩子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粗线条妈妈育儿诀:不刻意
教育男孩的十三个关键问题
必须向孩子表示自己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