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没有礼貌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为什么孩子没有礼貌

为什么孩子没有礼貌

2016-05-24

原因一:与环境有关

宝宝不懂礼貌、说脏话与环境有关。脏话在宝宝眼里,并不是脏话,甚至觉得好听。即便他们知道不好听,也没有意识到说脏话是不文明、不礼貌的。

原因二:家长管教不严。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有着责无旁贷的教育责任。孩子从呱呱坠地,眼前面对的就是人生的一张白纸,如何走好每一步,需要父母精心进行引导。但中国父母多数关注的只是孩子的健康和成绩,对于那些最基本的与人友好,关心他人,自己的事自己做,见到他人主动打招呼,见到长辈主动问好等朴素的道德准则,从不向孩子提起,甚至放纵孩子的错误。孩子是无辜的,父母没有尽到自己的教育职责。对于道德准则父母不但要自己做到,而且要反复教育、教导孩子熟记于心,因为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同时,作为父母还要教育孩子学会明辨是非,分清对错,不能信奉“树大自然直”的古训,这其实是一件错误的事情,也是一种失职和逃避。

原因三:家长没做好引导。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明确告诉孩子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不能眼睛光盯着孩子学习的进步,应认识到培养孩子成人更重要。要从日常生活中加强孩子热爱他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有责任感,不歧视弱势群体的教育。家长要引导孩子明辨是非,爱憎分明,见到长辈、老师主动问好;把关心他人当作每一个社会人的责任和美德。

原因四:社会的责任。

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熏陶和影响,特别是对于年龄小、未懂世事的孩子影响更大,作为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承担起教育、引导孩子成人的责任。因为我们都是家长或会成为家长,不能抱有“不是我的孩子,与我无关”的想法。孩子是看着成人的一举一动长大的,大人的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只要我们举止文明,讲究公德,关心他人,爱护公物,孩子也会变得有修养。全社会联起手来,为了孩子的未来让我们共同担当,把教育孩子当作一件重要的大事,尽其所能,从自身做起。

孩子没有礼貌的表现及解决方法

孩子没礼貌行为一:遇见长辈不打招呼。

不少孩子碰到邻居或者父母的朋友时,要么低下头爱答不理,要么躲到妈妈身后。这种情况若偶尔出现,可能是因为当时孩子把注意力放在了别的地方,有的孩子则是针对特定人物和场合。父母应该从孩子的表现去观察,了解他们不主动打招呼的原因。但若是不分场合的普遍性习惯,那就需要特别注意了。

改善方法:年纪越小的孩子,遇见不太熟悉的人,第一反应往往是警戒与退缩,这是自我保护的自然反应。这时,父母可以通过“宝贝,这是住在隔壁的李妈妈”等介绍开始,将孩子自然地拉入大人的社交圈,千万不要动不动就用“怎么不叫人?没礼貌!”这种口气来责备孩子。平时在路上碰到熟人时,可以多提醒孩子:“你看那是谁?”孩子可能就会主动跑去打招呼。台北市金华国中校长黄景生还提醒,打招呼不见得都得说“叔叔阿姨好”,碰上天性害羞的孩子,一个微笑、点头或招手,都是礼貌的回应。还有一种情况: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因为不喜欢一个人而不愿主动打招呼,尤其是冲孩子发过火、表情严厉的人。这时父母应多与孩子沟通,消除他们的恐惧感。

孩子没礼貌行为二:与人交谈不直视对方。

一些孩子跟大人说话时,眼睛总是盯着地板,或者玩手里的玩具,回答大人的问话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看起来很没有礼貌。其实,在孩子眼里,比他们高大的成人,尤其是不熟悉的人,是一种令人生畏的生物。如果孩子天性害羞,这样的要求会更困难。

改善方法:不要期待害羞的孩子转性成为外向活泼的人,学习一些技巧能够帮助他们降低人际焦虑感。如果孩子害羞,可以用这样的话来引导他:“你低头不看阿姨,阿姨不知道你在跟她说话。”当孩子有所改变时,父母要立刻做出回应:“你刚刚说话时看着阿姨,很棒!”很可能你提醒十次只能成功一次,但要有耐心,看见孩子进步,就要立刻给他鼓励。另外,父母跟孩子说话时,可以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慢慢培养,就会形成习惯。

孩子没礼貌行为三:接电话没礼貌,或者打扰别人打电话。

电话铃声一响,大多数小孩子就会兴奋地抢着接,但刚一拿起又转身跑了,如果不让他接电话,他又哭个不停;你正在接电话,孩子突然大喊大叫,或者制造麻烦打断你的谈话。对小宝宝来说,电话是个新鲜玩意儿,他们好奇又好动,所以喜欢抢着接电话。可是,当他们跟一个看不到、摸不着的声音说话时,他们又会感到害怕。

改善方法:父母可以通过游戏,教孩子基本的电话用语:“请问你找谁?”“谢谢,再见!”“你等等,我去叫妈妈”……建议7岁以下的孩子接电话时,大人最好在场,因为他们可能无法正确传递信息。当孩子大一点了,可以在电话旁放好纸笔,让他们自己记录来电者的信息。

孩子没礼貌行为四:吃饭“捣乱”。

你可能遇到过这样的状况:带孩子参加宴会,孩子老爱玩刀叉、碗碟或者餐桌中间的转盘,影响别人吃饭;几个人一起吃饭,孩子喜欢独霸自己爱吃的菜,不让其他人吃。这时,父母不要批评或打骂孩子。小孩子很容易被稀有事物吸引,在他们眼里,转盘或许就像新玩具般有趣。至于看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就拼命拿,可能因为平时家里人都习惯先满足孩子的需求,所以他们在公众场合时,就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改善方法:带小孩子参加宴请,特别是好动的孩子,父母应该多想想创意,让孩子心甘情愿坐下来好好吃饭。比如,孩子喜欢玩餐桌的转盘,父母可以在上菜前和他们一起旋转,并告诉他:“有人夹菜时不能转。”自己夹菜时,请孩子帮忙转,分配任务给他,以提升他在用餐过程中的成就感。对喜欢霸占食物的小朋友,可以采取“一次只夹一勺菜”的方法,因为孩子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的食量,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吃多少。还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数数饭桌上共有多少人,算算每个人能吃多少,以培养他们不浪费、考虑他人感受的品德。

孩子没礼貌行为五:爱插嘴。

不少父母反映,他们只要和朋友说话,孩子总是插嘴:“你们在说什么?”“妈妈,别忘了给我买饼干”……要求特别多。孩子喜欢插嘴是因为好奇大人的谈话内容,或者因为突然想到一件事,必须马上和别人分享。有时也是一种不满情绪的发泄,比如,父母在路上遇到熟人聊了起来,而忽略了孩子,他可能就会用插嘴来表示不满。

改善方法:插嘴看似小事,却会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当孩子想插嘴时,可以跟他说:“我知道你想说话,但必须等我们说完了你再说。”然后尽快结束你和朋友之间的话题。如果他等你们说完了之后接着说,要记得鼓励他:“谢谢你愿意等。”等待是一种能力,需要培养。从一分钟开始,慢慢拉长等待时间。如果几个孩子在一起七嘴八舌,就要制订规则:一人说一次,一次三分钟,让孩子独享一段不会被打断的发言。

孩子没礼貌行为六:说脏话。

两三岁的孩子喜欢模仿,孩子出现说脏话的情况,父母首先要反省是否也有类似的习惯。另外,有的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孩子非常任性,一旦和别人意见有分歧,他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骂人。

改善方法:有时孩子骂人为的是能得到大人的注意,当他骂人时,你可以装作没听见,而当他使用了文明语言时,哪怕只有一个字,你一定要表扬他。如果孩子说脏话成习惯,要告诉他这样做会让别人讨厌,没有人喜欢他,没有朋友,他会慢慢改变。作为父母,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别说脏话,为孩子创造干净的语言环境。

孩子没礼貌行为七:顶嘴。

“你烦不烦啊!”“你凭什么……”“我不愿意……”这些都是孩子回击父母的常用语言,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说话的语气充满了挑战和攻击,还总是唱反调,这是这个阶段的孩子维护自尊的一种方式,需要正确引导。

改善方法:父母最好少唠叨,以行动取代,比如孩子玩电脑时间到了,不要只在一旁唠叨不停,可以直接去关掉电脑;善用客观的资讯,孩子听到的声音不能只来自父母,他需要通过其他信息综合判断;帮助孩子分析行为后果。当你已经尽力成为一个不唠叨的父母后,孩子依然顶嘴,那就找个时间和孩子聊聊,找到症结,但谈话时不要翻旧账,不要否定孩子,不要对孩子说类似于“你翅膀硬了,不需要爸妈了!”之类的话。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与“为什么孩子没有礼貌”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为什么孩子没有礼貌”还看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除了分数我们应让孩子拥有什么?
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
小测试教你发现宝宝8大潜能
猜你喜欢
家长必看!“爱”可能毁了孩子的
家长要接受孩子说不(下)
“懂”和“不懂”的区别(下)
男孩调皮不爱学习怎么办?
美国家庭教育的12个法则
溺爱会让孩子变得无情
婴儿早期教育专家有妙招
“80后”妈妈育儿方式大不同
别急着帮助孩子
父母总是挑错会挫伤孩子
两个“坏孩子”的启示(上)
日本孩子防诱拐训练
5个育儿“伪真理”(上)
远离八种行为不做失败家长
请给宝宝一种简单的生活
荷兰夫妇育儿经
警惕对孩子的“情绪暴力”
“懂”和“不懂”的区别(上)
你是否步入教育孩子的歧途
让你的宝贝舒适又开心
5个育儿“伪真理”(下)
“丢女教育”不可取
日本的“魔鬼”式儿童教育
多看1.5行,智力更领先
13个教育难题,13个怎么办(
宝宝精力过剩妈妈有六招
向比尔盖茨学习“坏孩子思维”
一个国际家庭的早教经
怎样解决宝宝认生的问题
儿童的七种天性之六:合群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喜欢叹息?
于丹:训孩子不如尊重孩子
一句话的力量有多大?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应答者
教育孩子是门“艺术科学”
外国父母培养领袖儿童的秘诀
儿童的七种天性之二:模仿
蒙特梭利和公文教育哪个适合你的
儿童的七种天性之七:赞扬
13个教育难题,13个怎么办(
养育出色宝贝儿的四大策略
家长必看:教育孩子的六种错误态
创造性早期教育从经典入手
两个“坏孩子”的启示(下)
华人家庭教育的十大误区
玩耍,培养宝宝社交能力
加拿大的早教体验之旅
谨防“挫折教育”步入误区
早教到底要多早
调皮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