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孩子也要有技巧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批评孩子也要有技巧

批评孩子也要有技巧

2016-05-18

一、批评注意时间和场合

批评孩子的时间也有讲究,如果不是太大的错误,最好不要在清晨、吃饭和睡觉前进行。因为在清晨批评孩子,可能会让孩子一天的心情都受此影响,做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来;吃饭的时候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睡觉前批评孩子,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睡眠质量,甚至留下心理阴影,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

批评孩子也要注意场合,尤其忌讳在公共场所、当着孩子同学朋友的面、当着众多亲朋的面进行批评教育。因为孩子的自尊心往往很强,在这些场合批评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很没面子,自信心也受到打击,甚至会让孩子对父母心怀不满产生逆反,影响亲子之间的感情。

二、批评孩子之前要冷静

看到孩子犯错后,父母难免心烦意乱,情绪波动会比较大,很可能会在一时气极之下对孩子说出不该说的话,或者做出过激的举动,这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因此,不管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在批评孩子之前,父母一定要强迫自己先冷静下来。只有冷静后,才能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才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才能帮助孩子找出犯错的原因和改正错误的方法。

三、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孩子犯错误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并不是他们故意而为的,所以,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这样父母不会“判错案”,不会让孩子受冤枉和委屈,对孩子的批评会更有针对性,也让孩子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评。

四、批评孩子观点要统一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信奉的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恩威并施,认为这样的教育效果会更好。其实不然,如果父母对孩子犯错的观点不统一,就有可能导致孩子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想到的只是去寻求庇护。在得到保护后,侥幸和躲避心理使他们下次犯的错误会变本加厉。

所以,在针对批评孩子的这一方面,父母要观点一致,即使出现分歧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表露,这样才能让孩子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五、批评要与安慰相结合

孩子犯错挨批评后,心情往往会受到影响,导致情绪低落,父母也要及时地给予安慰,以免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和出现逆反情绪。这种安慰可以是语言上的,也可以是肢体上的,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还是爱自己的,对自己改正错误充满了信心。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与“批评孩子也要有技巧”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批评孩子也要有技巧”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男孩的听力不如女孩
控制孩子体重的错误观念
妈妈的语气影响孩子一生
哪些户外运动能使孩子增高?
隔代教育,你担心吗?
宝宝“把尿”知识你懂多少?
宝宝总摸自己的生殖器怎么办?
借课本教BB学拼音有无必要?
养育快乐宝宝把握10个细节
预防儿童性侵犯的错误观念
不要忽略孩子的“傻问题”
7种有效惩罚让宝宝更优秀
父母犯哪些错会让BB"变笨"
盘点全球最具争议的教育方式
多多写信给妹妹暖心解释中秋来源
父母的阻止会让孩子跟损友更近
甜馨不舍妈妈出差大哭李小璐坦言
婴儿真的无忧无虑吗
父母批评孩子应该注意什么呢?
难管教不只是孩子的问题
外国人眼中“午睡”是奇葩?
如何让宝宝了解自己的性别?
小心玩具太阳镜伤害孩子眼睛
孩子不听话?可能是大人的错
父母怎么搞定爱耍赖皮的孩子?
家长溺爱孩子10大“典型”
家长和孩子不要轻易“算帐”
幼儿园“奇葩”作业引吐槽家长“
学习德国的“善良教育”
婴儿语言训练5误区
与宝宝交流的神奇瞬间
慢跑能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
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不要让孩子过早陷入"竞争"
宝宝入园哭闹多久?
如何让宝宝成为"万人迷"
做到这7点,才能算是称职的父母
孩子智力的八次飞跃有哪些?
孩子到底能不能“一心二用”?
美国父母育儿五原则
妈妈,请别来打扰我!
强化早教孩子会变“笨”
教育孩子千万别大声打骂
性早熟造成孩子哪些伤害?
美好人生,规划先行
笑是宝宝智慧感情发展的标志
你不知道的“惩罚”教育
别让早期教育成为心理虐待
“幼小衔接”要上学前班?
揭露五个育儿“伪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