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安全感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如何给孩子安全感

如何给孩子安全感

2016-05-18

安全感是儿童生存的基本需求。有安全感的孩子情绪稳定,性格坚定平和,遇事不会惊慌失措,能较好地融入与同学的交往关系,能现实、理智地处理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则表现为情绪波动大、胆小怕事、社会回避、自闭、性格孤僻、承受挫折的能力弱等人格倾向。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一个人的安全感,与生命早期和“母体”的关系密切相关,也与幼年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关爱和保护有关。

原因一:缺乏交流和信任

孩子总是有个愿望,是能够和自己的爸爸妈妈总是在一起,有很多的快乐的时光,但是,很多时刻,孩子的这个小小心愿也没办法达成。父母总是有做不完的工作,这个愿望就遥不可及了。

父母有的时候总是担心孩子会不会因为一件小事变得失去了信心,不能克服种种的挑战,担心孩子会误入歧途,总是不相信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信任感,没有了安全感。所以,父母要相信孩子,给孩子快乐的时光。

原因二:所定目标太遥远

如果父母总是过分的操劳孩子的事情,会对孩子造成不成比例的压力,如果父母给孩子定的目标太过遥远,那么孩子就会受到无谓的压力,让他们无法承受,进而孩子就没有了安全感。

原因三:教育方式有问题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的父母总是太过宽待孩子,认为和孩子是好朋友,反而是父母的教育没有了分寸,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这时,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很好欺负,变得无法无天,反而更没有了安全感。所以说,父母应该适当的给孩子一些威严,让他们变得更有责任感。

原因四:父母情绪的影响

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如果父母因“个性因素”或婚姻关系冲突,导致情绪不稳定,或者焦虑、烦躁、恐惧等负性情绪太多,会直接导致孩子的安全感缺乏。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孩子在面对父母的不良情绪和家庭矛盾时,都有强烈的无助感和恐惧。因此,父母应尽力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以便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平和的家庭情感空间。

原因五:家庭的经济状况

心理学研究证实,孩子的安全感还与他所感受到的家庭经济状况有隐形的联系。也就是说,安全感与家庭经济状况方面的“暗示”有关。在一些家庭,尽管实际的经济状况较差,但在孩子面前,父母很少显示或不显示对经济的焦虑、压力或担忧,孩子便有良好的安全感。反之,即使一些实际经济状况良好的家庭,如果父母总是习惯于在孩子面前夸张地显示关于经济状况的焦虑,同样会给孩子强烈的“不安全”暗示,以致影响孩子成人以后的安全感。

原因六:早期的成长经历

孩子在生命的第一年,是否得到母亲稳定而有规律的照顾,决定了他对这个世界的基本信任,这种基于对母体的信任所发展出来的安全感,会直接影响人的一生。所以,母亲应尽可能有规律地悉心照料孩子。简单地将孩子交给别人喂养、过早分离,都是一种极其草率的做法。

如何保护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强烈地依恋父母或其它养育者,这种依恋是在婴儿与父母或养育者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过程中形成的。儿童要求的不仅是父母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更要求父母为孩子的心理安全提供保障。当儿童探索外部世界时,依恋会使他有一种安全感。当儿童的依恋对象存在时,儿童通常可以不理会父母同陌生人玩。但当他感受到危险时,则会立刻向父母或其它依恋对象求助,父母应对儿童的哭、笑、发声等信号敏感,并作出恰当的、积极的反应;要指导儿童的时候用热情的语气和温和的要求;在适当的时候用肯定的语气支持儿童的行为,这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和长期的效应。

仅仅满足儿童的物质需要是不够的。他们需要亲情,需要心理安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另一种情景。父母大发脾气,以惩罚恐吓儿童,大声斥责,把孩子推推拉拉,甚至施以体罚。有些父母认为,这样对儿童进行教育,是为了不把孩子惯坏。事实上,当父母这样做的时候,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恐惧和痛苦,并未达到应有的目的。此时,儿童所感觉的恐惧是失去父母之爱的恐惧。

父母在保护孩子内心的安全感时,可以这样做:

第一、和谐的家庭气氛

当孩子经常处于父母言语不合或是肢体冲突的不安环境中时,孩子会有恐惧的猜测,爸爸妈妈是不是因为我不乖才吵架?他们是不是不爱我了?他们会不会离开我?由于孩子对大人们的争吵无能为力,因此只能躲在角落里暗自哭泣,或是独自生自己的闷气,后者会把这股怨气累积在心中,长大后心中将会有扭曲的价值观。因此,拥有一个安康快乐的生长环境,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充分的亲情陪伴

现在有许多俗称的“假日父母”,即父母平常都将孩子托付给保姆或是长辈照顾,自己则因为工作应酬而很少陪伴孩子,甚至不接孩子回家,孩子难得与父母见上一面。而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妈妈就像是玩伴一样重要。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将很难养成良好且规律的生活习惯,安全感自然也就无从建立或培养了。

第三、找出不安的原因

有些大自然或外在环境上的灾害可能使孩子感到不安,比如说地震、天空中的闪电等,这就是有些孩子对大自然感到恐慌的原因,或者是过大的声响、突然的惊吓等,都有可能成为孩子不安的来源。这时父母可以寻求心理治疗师或其他音乐、艺术的治疗,协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第四、借助游戏的帮助

父母可以陪伴孩子参与活动,或是通过游戏中的肢体接触,这都有助于建立安全感,父母平时可以多花点心思,设计一些简单的家事、游戏,或DIY手工劳作等,让孩子从做中学,同时也让亲子情感升温,沟通更加顺畅!

第五、容许孩子的哭泣

有时一些小小的挫折就可能让孩子感到很委屈或孤立无援,比如生病、争宠,或是被隔壁小孩子抢走一颗糖果等,这时孩子哭泣只是想要吸引大人的注意力,来寻求一些安慰。不过有些父母却以训斥的方式不准孩子哭泣,此举是不可取的,因为适当的哭泣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可以及时排除负面情绪,协助建立安全感。

造成孩子没有安全感的因素主要是家庭原因,亲子关系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学习的一条道路,所以,父母应该更加关注孩子,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安全感,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面对以后的人生。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与“如何给孩子安全感”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如何给孩子安全感”还看
婴儿过早教育易患自闭症
孩子爱动≠多动症
关于二胎,父母如何公平对待两个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需警惕
文静宝宝≠没有多动症是真的吗?
猜你喜欢
拒绝孩子别说“不”,说“可以”
孩子不和你说心里话?你需要这6
适合0-2岁宝宝玩益智小游戏推
关于性教育该这样对孩子说
幸福家庭都相似:宠爱妈妈+尊重
这3类玩具有助于大脑成长
家长这样做,才能培养内心强大的
没有原则的父母,才会总是满足孩
抱歉,我就是你们说的那种妈妈
21种躺着跟孩子玩的游戏,赶紧
好父母,绝对禁止这18点
给宝宝进行特长教育,切记避开3
这12种小游戏,让孩子彻底爱上
这些绘本,让隔代教育更融洽!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夫妻关系和睦
看完这篇文章,给孩子报兴趣班再
姥姥VS奶奶,谁更应该看孩子?
教育孩子,父母要以“身”作则
普通家庭的孩子,有必要砸钱上兴
10个小游戏促进宝宝大脑发育
下雪天!把握让孩子变聪明的好机
爱孩子,要学会尊重孩子
“低声教育”胜过吼孩子,必看!
怎么为宝宝选择适合的书籍?
孩子虽小,安全教育不可少
宝宝如何早教0到1岁宝宝早教训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说:老师不喜欢
拒绝孩子可以,但只会说「不」是
一定要坚持亲子阅读,好处多多!
哄娃神器:15个益智小游戏
小、中、大班亲子游戏大全
家长这样做,宝宝认字超高效!
培养宝宝仪式感,从过生日开始
“熊孩子”不是宠溺出来的
被惯大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玩具也致命?这些玩具别给娃玩!
一哭就抱会惯坏孩子?抱抱又何妨
爱孩子,陪伴是最好的礼物!
比起打骂,这种暴力更伤孩子的心
语言能力培养:对话比说话更有效
家庭教育中必知之宝宝的小秘密
怎么培养孩子画画的天赋?避开这
手把手教你10个在家都能玩的蒙
这么遛娃,比环游世界还长见识
8个小游戏,提高宝宝精细动作!
陪娃很花时间?它决定孩子的幸福
亲子共读有很多争议?你是哪一派
为了孩子,你得离TA“远”点
培养注意力的10种小游戏
学了这5招,防止宝宝幼儿园被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