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社交能力的方法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提高孩子社交能力的方法

提高孩子社交能力的方法

2016-05-09

一、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1、培养孩子积极主动的交往态度

交往态度直接影响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要给予孩子一个 充满爱的温暖家庭,父母孩子经常一块游戏,娱乐,在这种家 庭中生活的孩子从小就会有一种喜欢与人交往的态度,而孩子 在外遇到挫折和苦恼,也会因有这样的家庭温暖而很快愈合。 另外,很重要的是从小为孩子创设交往机会,多请小朋友到家 里作客,带孩子探亲访友,扩大接触面,让孩子有机会和各色 人等交往,并体验交往的乐趣。孩子年龄大点,可鼓励他与陌 生客人说话,敢于独自去新地方办事,并给予赞许和欣赏。

2、引导孩子掌握交往技巧和交往规则

在交往中,懂得礼貌,会合作。分享。守规则的孩子往往 受同伴欢迎,父母应从以卜凡个方面从小培养。如教育孩子多 考虑小伙伴的建议和意见,观点不一致时,要互相商量,游戏 时要遵守规划,输了不要赖,想和别人一块玩时,要有礼貌地 提出要求:我也一起玩好吗?咱俩交换玩具行吗?

3、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要交往,就要靠有效的语言沟通。儿童3-6岁及8-9岁 是语言发展重要时期,家长要多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理解 能力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让孩子多听故事,还要多讲故 事,多编故事,有意训练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另外,要多让孩 子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为孩子语言表达提供丰富的内容,一个 孤陋寡闻的人,多是一个语言贫乏的人,反之亦然。

4、教育孩子以诚待人,宽以待人

与人交友必须真心实意,否则不能长期维持友谊。对朋友 缺点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懂得“金元赤足,人无完人”,关 键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友好相处。

二、提高孩子社交能力的方法

1、培养孩子遵从社交规则

被同伴拒绝的孩子,很多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交往规则。比如他在参与团体游戏时,不懂得"轮流"规则,只想自己先玩够了;小朋友们一起商量做哪项活动时,他也不知道"协商"、"少数服从多数",一味地要求按自己的想法做。为此,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妨制订明确的交往规则,要求孩子遵从。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餐桌上,不必每一次都把孩子爱吃的东西全留给他,而是适当地分给其他家人,然后告诉他:"好东西人人都喜欢,所以大家要公平地、轮流地享用,不能够一个人独占。"久而久之,孩子在与父母交往过程中习得的社交规则,能被他逐渐内化形成巩固的能力后,再运用到和同伴的交往中。

2、教孩子具体的社交策略

父母可教孩子学习一些具体有效社交策略。例如,对于前文中提到的强制型和逃避型的孩子,父母可以直接教他们学习社交策略。比如当孩子想加入其他人的游戏时,可以教孩子友好地向人询问:"我可以参加你们的游戏吗?""我想和你们一起玩,可以吗?"或者教孩子注意观察其他小朋友。当别的小朋友在游戏过程种出现了麻烦,如搬不动东西时,可让宝宝主动上前提供帮助。如果其他小朋友表现得出色,可教孩子不妨赞美他:"你做得真好!"如果孩子害羞,父母可鼓励他先找和自己差不多的孩子一起玩,和一个人多接触几次,再慢慢去和其他孩子接触。社交策略的学习,对鼓励胆怯型的孩子勇于交友句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

3、创造具体的情景锻炼交往能力

父母还可以做的是创造一些具体活动,吸引孩子们走到一起共同活动。交往需要情景,对孩子而言,交往的最好前提是共同做某项彼此都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妈妈可以准备一些沙包,教孩子们做丢沙包的游戏,或者在家中举办小小晚会,邀请左邻右舍的小朋友一起参加。尽管孩子在幼儿园或在学校能够获得机会和同伴交往,但父母还是不妨自己再创设一些活动,观察孩子与同伴交往的特征如何,再有针对性地进行交往能力的培养。

4、引导孩子体察他人的情感变化

在同伴交往中,对他人情绪的正确感受和积极反应是交往的基础。教孩子敏感地判别他人的情感变化,是父母应当重视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通过看电视、游戏等方式,教孩子观察人的各种情绪变化是如何通过脸部表情以及肢体动作来表现的。还应注意引导孩子学会思考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会造成什么样的情感变化。可以多问问他:"如果你是别人,这时你会怎么想?是高兴还是生气呢?"

三、孩子社交能力的注意事项

1、这个年龄的宝宝,其认识特点是“自我中心”的。这种认识反映在交往活动中,主要表现为“以我为主”,总是要别人听自己的。比如,看见了别人手里的玩具,他想玩,他不会想到别人也想玩,他非要抢过来不可。这是由该年龄段儿童的认识特点决定的,谈不到品质问题。家长不必为此大惊小怪,责备孩子。但是也不能容许他发展下去,否则会养成独霸的习惯,他不能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因此,要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帮助宝宝提高认识能力,学会与同伴交往。

2、正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同伴交往是以物体为中介,而导致他们的同伴交往持续的时间很短,交往的同伴经常变换,同伴交往很不稳定。这种不稳定性,也与这个年龄段儿童情绪的不稳定性有关。比如,两个宝宝在一起玩得好好的,其中一个伸手要拿另一个的玩具,或者试图阻止对方的行动,双方的关系立即产生了障碍,交往便由此终止。但是,在成人的耐心引导下,他们可以渐渐学会分离和轮流的交往方式,出现互相喜欢的积极感情,有了某种“情感联系”,宝宝从此走上与同伴友好交往的道路。

3、根据这个年龄段宝宝进行同伴交往最主要的形式是游戏,家长也需要多学会在游戏中培养宝宝的社会沟通能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与“提高孩子社交能力的方法”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提高孩子社交能力的方法”还看
猜你喜欢
9条建议让你的孩子不再说谎
专家教你解开孩子的表情密码
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的“哭”
婴儿学步早易患近视眼
宝宝爱坐摇摇车家长用不着太担心
孩子的好性格从小咋培养
怎样看待宝宝的破坏行为?
幼儿锻炼平衡力的居家运动
孩子经常迟睡熬夜的3大危害
让宝宝养成良好睡觉习惯
必须纠正孩子的坏习惯有哪些
宝宝到时候就会出现的问题
婴儿吃手行为需要强制?
为什么宝宝左右不分?
让孩子不在吃手的小妙招
宝宝学走路,爸妈应该注意的小地
如何让孩子懂得分享呢?
学步宝宝的个性变化
如何培养宝宝的入眠好习惯
哄宝宝开怀大笑的方法
怎样帮孩子戒掉电视瘾
良好习惯,从小养成
孩子撒谎,父母该正确应对
宝宝乱扔东西
宝宝抠鼻子妈妈要喊Stop
宝宝喜欢撕纸怎么办
10种处罚孩子的招数
父母应对宝宝哭闹之道
宝宝哭不停时该怎么办
宝宝会爬后“危险”也来了
从小培养良好的文明礼貌教育
“脾气坏”的孩子长大更聪明
分清宝宝的气质与性格
应对孩子哭闹的三个误区
让宝宝吃饭告别边吃边玩
巧妙应对任性孩子的四种武器
让磨床宝宝迅速起床的小妙招
每天和宝贝一起做游戏
宝宝爱发脾气怎么办?
宝宝的表情会“说话”
惊呆!一家八口获得十一个博士学
1岁的宝宝该掌握哪些动作
必学安抚哭闹宝宝的5大妙招
宝宝学爬行,爸妈做什么?
父母6种行为阻碍孩子的成长
中国宝宝最缺运动早教
宝宝睡觉磨牙的6个原因
宝宝经常流口水怎么办?
让宝宝不吃手的妙招
“脾气坏”的孩长大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