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宝宝应当注意的6个错误规矩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教育宝宝应当注意的6个错误规矩

教育宝宝应当注意的6个错误规矩

2016-04-28

错误1.承诺不能兑现

妈妈们经常抱怨宝宝不听话,实际情况却是妈妈们自己对宝宝承诺的不能兑现。

这种现象其实到处可见,比如妈妈们请宝宝收玩具,如果宝宝不听,家长总是发发牢骚后就只好自己收。再比如孩子说好在小朋友家只玩半个小时,到时宝宝一闹,妈妈们多半又会妥协,再多玩半小时。

在吃饭问题上,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妈妈们总是怕饿着宝宝。像“再不来就不给你吃”这样的话通常只为吓唬宝宝。既然什么时候想吃都有的吃,既然妈妈从来都是“说到做不到”,宝宝当然会对妈妈的话充耳不闻。

错误2.父母控制不住情绪

经常看到父母们指责宝宝“你怎么就不能安静一会儿听故事?像你这样,长大肯定不会好好学习!”“怎么不叫人?你这孩子就是坏脾气!”或是干脆一巴掌下去,什么话都没有。这样的举动其实只发泄了父母们的情绪,宝宝往往委屈万分地嚎啕大哭,全然不知道妈妈为什么生气。

错误3.姑息放纵,破坏给宝宝立规矩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宝宝喜欢吃糖,家长虽然也觉得应该适当控制,宝宝一闹,就一块又一块地给。宝宝喜欢看动画片,家长就一次次心软,总是延长时间,直到一整部动画片一个半小时全部放完。很多时候,不是宝宝不遵守规定,而是父母破坏给宝宝立规矩。

错误4.处理问题简单粗暴

常听妈妈们发出这样的抱怨,不就一个小脏瓶子吗?丢就丢了,至于哭成这样吗!或者是,这玩具不好玩,妈妈给你买那个!结果宝宝闹,大人怨。其实宝宝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妈妈们应该多从宝宝的角度考虑问题。

错误5.没有及时指正孩子的错误

在饭店里或者电影院里,经常能听到父母们气急败坏地抱怨:“在家说得好好的,可一到外面就发疯。下次再不带你出来了!”可实际情况呢?下次还是会带出来,而宝宝还是会继续不守规矩。宝宝根本没有时间概念,所以绝对不会因为顾忌“下次”,而在“这次”收敛一下。

错误6:妈妈的反应助长宝宝的错误

宝宝有许多不良习惯其实是大人无意中养成的。比如说觉得好玩,就怂恿小宝宝打人,或者让小宝宝叫大人的名字,而不是礼貌的称呼。像园园这样的年龄,通常并不理解“脏话”是什么意思,她只觉得,只要说这3个字,妈妈就会笑,就会特别注意自己。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与“教育宝宝应当注意的6个错误规矩”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教育宝宝应当注意的6个错误规矩”还看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除了分数我们应让孩子拥有什么?
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
小测试教你发现宝宝8大潜能
猜你喜欢
错过黄金阶段宝宝难成大器
规划早教平凡中见真知
孩子“虚度光阴”是一种罪恶吗?
中日韩宝宝才艺教育大不同
小心兴趣班认孩子没了兴趣
宝宝不专注妈妈别心急
别把孩子的任性当成“个性”
新生儿具有5大神奇“本领”
王雅明: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
王雅明:真正的蒙氏幼儿园是怎么
宝宝经常听音乐容貌将会变美
别用孩子弥补自己的人生缺憾
谁给“神童”后天扫平路
千方百计的“奶嘴”告别式
早教不能于识字背诗
婴儿智力启蒙来源哪里?
5大育儿“伪真理”,你用过么?
教育:为什么不能打孩子
童车里的宝宝难“长大”
父母要真正走入孩子心里
淘气男孩是好的,调皮女孩是巧的
孩子会遇到这3个“压力期”
早教的3大误区,你知道吗?
生气是宝宝专属的情感生活
独立性的教育,告别伺候孩子
现有的早教班存在3个误区
孩子该先学拼音?还是汉字?
孩子最大的三个天性,您了解吗?
外国孩子的“吃苦”教育
惊讶!6个月的宝宝开始学外语?
零岁教育:潜意识的作用
12句不该跟孩子说的话
鉴定宝宝智力的五方法
养“儿”育“女”一样吗?
别对孩子说“我们买不起”
蒙台梭利的教育经历
兴趣班为何竟成了“负累班”
宝宝也爱面子,请别揭“老底”
幼儿园发展需不需要男教师?
不要这样教宝宝“分享”!
别担心!宝宝兴趣多变很正常
孩子,宠或者不宠
14个月宝宝爱咬东西怎么办?
过度挖掘可能把孩子教傻
“十字经”助父母树立威信!
早教“软肋”:仅4%父亲参加教
教育孩子应采用“三无原则”
早教的期望与焦虑
家长请给孩子一些选择权利
警惕“独二代”的教育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