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妈九错,中国父母育儿教育常犯错误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十妈九错,中国父母育儿教育常犯错误

十妈九错,中国父母育儿教育常犯错误

2016-01-20

老一辈的传统教育方式摆在当今家庭里是否合适?宝宝又是否过早的接受知识教育?妈妈又是否经常质疑孩子的能力?这些常见的教育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去了解。

1、过于注重知识早教,与幼儿用感官探索世界的天性相悖

实际上,年幼的宝宝会以关怀、爱护、抚摸、亲吻为形式的情感教育和亲情教育为主。宝宝喜欢通过肢体的触碰去探索这个世界。大部分中国妈妈却更希望自己的宝宝赢在起跑线,各种教育机构就抓着家长们的心理。打着早教的招牌,开设各种培训班。

绘画、舞蹈、奥数这类培训班已经普遍在早教行业。但更有报道说,有部分机构居然有贵族式的培训班。让孩子过早的接触成人的生活方式对孩子是百害而无一利。再者玩是孩子的天性,过多的培训班占据着孩子的课余生活,让孩子过上机械般的生活。日后出现新鲜事物也难以引起孩子的兴趣,创新方面也自然空缺了一块。也让孩子失去了童真的本性。

2、不相信孩子的能力,管束和代劳太多

不少家长都会感叹外国的孩子自理能力强,小小年纪就试着拿起汤匙自己进食,并且鞋子是自己穿的书包也是自己背的。但是妈妈们还是坚持着传统的那一套。不论是喂食还是衣食住行都一手为孩子包办。

就拿喂食来讲,进食是每个人的天生的本能。七八个月大的孩子就可以自己吃饭了,当孩子刚开始接触时,会把汤匙拿在手中摆弄,或者把食物送到鼻子、面部上。直接翻到碗都是会发生的,妈妈并不需要太紧张。只要适当的做一些辅助的引导动作即可。在宝宝幼儿时期尽量可以让他多触摸多动手,这非常有利于宝宝日后的动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

3、生存焦虑引发的急功近利,干扰了孩子从容的成长

现在的家长都处于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中,不免会因此产生焦虑也影响了育儿观,恨不得孩子在早期就体现出智慧超凡的倾向。对于孩子晚熟耿耿于怀,显示非常着急。其实孩子的开化有早有晚,而且有阶段性的,拔苗助长只会影响到孩子成长。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本应该是在3岁以后进行,孩子上小学之前的知识技能教育,应该注重过程学会了什么,而一味去追求拿到什么样的好成绩,培养孩子出于兴趣和成就感的求知欲,一种从容、乐观面对事物的态度,对孩子的成长历程很重要。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与“十妈九错,中国父母育儿教育常犯错误”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十妈九错,中国父母育儿教育常犯错误”还看
娘娘孙俪谈二胎养育经等等小花个
孩子早教一定要知道木桶效应
这些中国式早教不合理你做了多少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猜你喜欢
破译BB常见行为之“人来疯”
近两成儿童有心理行为问题
怎么让“小气”宝宝变大方?
让宝宝不再和父母唱反调
六招让宝宝不再“害羞”
爸妈太溺爱孩子易低能
孩子犯错不该“没关系”
父母教孩子说话的错误方法
从宝宝行为看天赋
按摩有助控制孩子行为
妈妈如何跟幼儿交朋友
小宝宝哭闹抱与不抱有讲究
投掷游戏改善宝宝怕生
面对没有耐心孩子的全攻略
帮助宝宝戒掉“手指棒棒糖”
假装游戏促进宝宝心灵发育
如何让孩子面对大人的“不”
淘气的男孩好调皮的女孩巧
男宝爱摸妈妈的咪咪怎办?
小孩子的屁股为何打不得?
为什么“小病包儿”脾气大?
如何“修理”爱动手的宝宝
顽皮妈妈与宝宝斗智斗勇
解决宝宝踢被子8妙招
如何让宝宝注意力持久一些
怎么办,我家宝宝怕理发
五招轻松训练宝宝的专注力
孩子为什么爱看广告
孩子粘人源于缺乏安全感
依恋:孩子心理发育的“营养剂”
如何训练宝宝的主动创造意识
正确看待两岁孩子的占有欲
对付“哭闹大王”妈妈妙招
爬行,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胜任
孩子的重复罗嗦预示着什么?(图
如何帮助宝宝面对恐惧?
三招让宝贝不怕生
防止宝宝脾气失控的锦囊妙计
培养孩子健康生活的好情绪
如何让孩子在生活中行为得体
女儿“叛逆期”爸妈各显神通
宝宝为啥比同龄孩子说话晚?
别让圣诞老人吓到孩子
孩子毛手毛脚的毛病怎么改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孩子“一心二用”不是错
家长教育宝宝讲礼貌的策略
解读孩子敏感期的四大行为
培养孩子“自助入睡”好习惯
帮孩子合理宣泄情绪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