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园后家长必须学会的技巧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孩子入园后家长必须学会的技巧

孩子入园后家长必须学会的技巧

2015-04-03

孩子进入了幼儿园,对家长来说也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一方面要帮助宝宝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另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学校老师,做好家庭教育。宝宝上了幼儿园,家长们必须学会哪些技巧呢?

1、及时鼓励孩子在幼儿园的进步

当孩子在幼儿园取得了一点进步,如学会一首歌,一支舞,学会写自己名字……父母应及时鼓励。鼓励形式可以是送他一个小礼品,在家人面前大声表扬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深刻体会到幼儿园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加深对幼儿园的情感。对不容易适应的孩子,父母应该尽量避免问他“今天在幼儿园老师对你好吗?”“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唱歌了吗?”等等,避免让孩子的记忆一直停留在不良的情绪体验中。如果孩子说不喜欢幼儿园,或者不喜欢老师,父母应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避免与他谈幼儿园的事。

2、教给孩子一定的交往技巧

在幼儿园中,有一个孩子看到一个小朋友在玩一辆漂亮的小汽车,就希望一起玩。一开始这个孩子只盯着小朋友,不说话。当他看到小朋友不理他时,就扑上去,一把推开那个小朋友,抢了小汽车……这仅显然是孩子缺乏交往技巧的表现。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应该教给孩子如何热情地邀请小朋友一起玩,如何与小朋友一起分享等待交往技巧。在家中,父母要有意识地教孩子学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大方地向别人问好等。孩子说话时,教他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当孩子想去厕所时,应该说“我想去厕所”的完整句子,而不要让他用意义含糊的习惯语代替。

3、在孩子面前正确评价老师

在培养孩子方面,父母和教师是一条战线上的“战友”,父母首先应该信任教师,才能协同教师工作。千方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指责教师。刚入园的孩子,需要对老师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父母应该帮助他们维护教师形象。所以,当孩子对父母说:“今天,我们画菠萝啦,我画得可好呢,但老师没有让我‘上墙’。”父母不应该说:“你们那个老师偏心。”明智的父母应该说:“那是因为老师认为你能够画出比这一次更好的菠萝,他等着你下一次的菠萝呢!”然后,私下里再与教师交流孩子的表现和情绪。记住,理智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维护老师的形象,而不是相反。

4、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

入园之初,父母要主动帮助老师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向老师价绍孩子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等。让老师真实地掌握孩子的特点,以便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接近孩子,使孩子对教师形成信赖、依恋的心理。幼儿入园后,父母同样应该把孩子在家里的情绪、表现告诉老师,但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这样既可以从老师那里获得指导孩子的方法,也有利于老师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消除孩子的顾虑、不安,促进孩子的成长。

父母可以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直接与教师交流孩子的情况,也可以通过联系手册,进行家园联系。此外,幼儿园各种活动,如六一儿童节、元旦,以及父母开放日,父母要积极参加,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管理方法,亲眼目睹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全面了解孩子,才能配合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使教育发挥最大效率。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与“孩子入园后家长必须学会的技巧”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孩子入园后家长必须学会的技巧”还看
隔代教育的双赢之法?
细数那些不靠谱的教育孩子方式
激励孩子成长的62句话
孩子的品质要如何培养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六字真言”
猜你喜欢
给孩子添点耐性
六招帮增强孩子自信心
父母不要忽视宝宝的自我和自尊
爱哭闹宝宝的心理解读
“恋物症”不能说断就断
缺乏耐性孩子的特征
幼儿时期的6个情感需要
宝宝缺少安全感有这些表现
美国人是怎么带孩子的?
潘多拉效应的早教启示
培养儿童心理健康,应注意十点
孩子欺软怕硬怎么办
夸奖是提升孩子自信的良言
宝宝的阅读习惯从可以竖起头起
宝宝5大人际交往难题
孩子的喜怒哀乐,家长你读懂了吗
怎样教会孩子善解人意
母爱可改变婴儿的性格和心理
宝宝的心理压力如何缓解
快速的时代,更需要“慢养”孩子
孩子哭闹到底该不该抱?
用心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
怎样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
宝宝怕生妈妈该如何应对
发展儿童同情心
妈妈太强势,影响孩子性别取向!
让爱从小充满孩子的心灵
做好六件事改善宝宝害羞
3种行为危害儿童心理发育
告诉你孩子的七个底线
婴幼儿也会精神抑郁
揭秘:宝宝爱打人的3大根源
孩子不快乐,你能读懂吗?
要孩子听话,请先处理好他的情绪
抓住儿童性教育的5个关键期
家教过严孩子易患强迫症
莫忽视孩子的成长烦恼
哪些声音给会给婴儿安全感
过分疼爱易引起宝宝心理障碍
美国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
儿童孤独症早期识别
培养自控能力,不同年龄宝宝区别
尊重宝宝创造的童话世界
孩子害怕时家长怎么做
如何让宝宝学会“不认生”
3岁前宝宝必须纠正的性格
依恋行为有利孩子心理健康
如何让胆小的儿子变胆大?
顺应婴幼儿从依恋到独立的规律
常挨打的孩子易心理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