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做“不听话”的小朋友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让孩子做“不听话”的小朋友

让孩子做“不听话”的小朋友

2015-12-18

很多家长来幼儿园接孩子,喜欢问老师孩子今天听话吗,赞扬别人家的孩子是说你家孩子真听话,批评自家孩子则是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在很多家长看来,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孩子听话多好,多省心,一点也不会惹麻烦。

听话就是好孩子,不听话就是坏孩子!我从来不要求我女儿周周听话,我也从来不用听话二字来褒扬她。相反,我害怕她太听话。自从她会说话以来,是我听她的话,而不是她听我的话。她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由她决定,吃什么、穿什么、喝什么,到哪儿去玩、和谁玩、怎么玩,完全由她自己做主。她喜欢说不,我喜欢说好。在很多人眼里,她不那么听话,但是她绝对讲理,不会胡搅蛮缠、撒泼耍赖。她有主见,有个性,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

听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味着无条件服从、不发出不同的声音、不能有不合规矩的行为。听话就是一副精神枷锁,牢牢地套住了孩子!我身边很多按照听话标准带养出来的孩子,他们温顺乖巧,让家长省心,但是他们不能自主、盲从、怯懦、谨小慎微。我不为他们的听话而欢喜,相反,我为他们的听话感到惋惜。

我5岁的小侄女晓晓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一次,周周模仿电视节目中穿着裙子跳舞的姐姐,把裤腿挽至膝盖。晓晓也学样把裤腿挽了起来。我看见了笑着说:晓晓也是学跳舞的姐姐吧?真漂亮,奶奶快来看呀。晓晓突然脸色一变,慌忙把裤腿放了下来。我想她可能是担心奶奶看了会生气,因为在很多成人看来,大冬天卷起裤腿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我问她:你是担心奶奶看见了不高兴吗?她点点头。我说: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把裤腿卷起来。但是任凭我怎么说,她再也不肯卷起裤腿来学跳舞的姐姐了。就算奶奶不在场,她仍然不能自主,成人的规矩已经控制了她,她已经被大人奴役了,她当不了自己的主人。

还有一件让我最为心痛的事。晓晓拿到了一个玩具,周周看见了也想玩。那时周周还只有两岁多,还未建立先拿者先玩、后来者等待的规则意识,她试图去抢晓晓手中的玩具。两人争夺起来,周周夺不过,大哭。晓晓看见周周哭了,连忙把玩具递给周周,怯怯地走开了。我一直在旁边观察,希望她们能自己商量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看到这种情形,我不得不介入。我走过去对周周说:这个玩具是谁先拿到的?周周边哭边说:晓晓先拿到的。我说:那你觉得应该谁先玩?周周哭着说:我就是要先玩。我从周周手里拿过玩具,递给晓晓说:这是你先拿到的,就应该你先玩。晓晓不敢接,只是怯怯地看着周周,好像是在担心周周不高兴。我把玩具放在桌子上,微笑着对晓晓说:你玩吧,本来就应该你先玩,不用管周周,这件事是她不对。说完,我转身带着周周到卧室和她单独谈话,强调规则并安抚其情绪。待到我出来,我发现晓晓仍然坐在沙发上发呆,那个玩具放在桌子上没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心里难受极了,我把晓晓搂在怀里,问:你怎么不玩呢?晓晓默不做声。我说:你是看到周周哭了,怕她不高兴吗?晓晓点点头。

在强势的大人或不讲理的小孩侵犯自己权益的时候,晓晓的反应是忍气吞声和违心地屈从。晓晓的父母则认为这是孩子听话,他们不觉得孩子有什么不对劲。其实这是多么不正常啊!她怯懦、压抑、谨小慎微,甚至有些战战兢兢,时时刻刻看他人脸色行事。她已经失去自我,完全受制于人。这就是典型的听话标准下成长起来的孩子。

周周则是在自由平等的氛围中成长的孩子,遇到同样的事情,她的反应跟晓晓截然不同。譬如碰到别人阻止她或者要求她做什么,如果她不愿意,她会勇敢地说不如果别人试图说服她,她会坚决拒绝,并说请不要强迫我。有几次,周周吃完一碗饭后,外婆还想让她多吃点,欲再给她盛。周周说不想吃了。外婆劝说:再吃点吧,吃多点长得高。周周看着外婆认真地说:外婆,请不要强迫我。外婆就不好意思再勉强她了。周周完全不必担心对方不高兴,也不必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她能够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按自己的意愿说话和行事。

所有听话的孩子都是被成人长期压制而练成的!家长们喜欢利用权威压服孩子,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从家长口中蹦出:听话,不许看某某多听话,就你这么淘气!叫你怎样就怎样!你应该这样家长们还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头上,比如给孩子买衣服,家长总是挑自己喜欢的颜色和款式,不管孩子喜不喜欢;教孩子学这样、学那样,不顾孩子有没有兴趣;教育孩子的口头禅就是听话乖一点,一定要孩子屈从于自己才是好孩子。有的家长甚至担心,如果从小不管严一点,让孩子听话一点,孩子长大后就管不住了。

学校也喜欢把孩子打造得听话点。现行的传统教育就总是在身体和意志上控制孩子,不给孩子自由。我曾经在一所宣传个性化教育的国际幼儿园参观,看到这样一幕:小朋友刚起床,围坐在桌子边准备吃午点。生活老师端上一盘梨子,小朋友们伸手欲拿,班主任老师严肃地呵斥:老师请你们吃了没有?小朋友们见状,伸到半路的手赶紧缩了回来,老老实实坐在桌子边等候。过了一会儿,这位老师可能觉得时机成熟了,下了指令,小朋友请吃!待老师下令,小朋友方才伸手拿起梨子吃了起来。

类似的情节我不陌生,曾经在别的幼儿园目睹过无数次。在那里,小朋友做什么事情都必须经过老师的允许,否则就会被制止和呵斥。老师请你们吃了没有的潜台词就是老师没请,你们就不能吃,这句话可以延伸成老师没允许,你们就不能做。体现的是老师的教育观,即凡事都要经过老师允许,否则就是不对的。这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控制。这样的老师几乎遍及每一个幼儿园,这样类似的言论随处都可以听到。

过于听话顺从的孩子心理是不健康的,长期的压抑会导致人格的缺陷。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太过顺从,听话的孩子往往压抑了太多的内心需求。这种压抑会导致两个极端,一是在压抑和沉默中爆发,某一天遇到导火索,就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二是在长期的压抑中丧失了个性,只知道逆来顺受,彻底成为一个没有思想和灵魂、任人摆布的傀儡。

经常有老实听话的孩子杀人的新闻见诸报端。我们的教育培养出这样的孩子真是一个悲剧,这是失败的教育!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孩子?听话?顺从?不惹事?不少学校和家长评判一个孩子是不是好孩子,标准就是:听话+成绩好。

当然,有人可能会认为,上面的例子是比较极端的,我的孩子绝对不会那样。但是那些极端例子的家长一开始是否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呢?倘若他们一开始就料到是这样的结局,他们还会要求孩子一味地听话吗?

更多的是生活当中的听话的成人。我的一个表妹,小时候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什么事情都听父母的,是亲戚们交口称赞的好孩子。长大后由父母挑选了一个男朋友,尽管表妹很不愿意,但不敢违抗父母之命,勉强跟这个人结了婚。生了孩子后,老公好赌成性,经常打她。表妹不堪毒打,逃回娘家。可是,婆家不准她看孩子,她经常一年多才见孩子一次。因此,她每日在对孩子的思念中煎熬,痛苦不堪。表妹的婚姻不幸,深层原因就是她没有独立的人格和个性。连婚姻大事都不能自己做主,还有什么能自己做主呢?一个没有独立个性、不能主宰自己的人是可悲的,小时被父母控制,长大被别人控制,无论怎样都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

有家长可能会感到疑惑,不要孩子听话,那孩子岂不是会无法无天?

我在这里所说的不要孩子听话,指的是家长不要利用自身的权威压制孩子,强迫孩子听话。如果家长理解了孩子,其要求和孩子的内心需求一致的时候,孩子是非常乐意顺从的。曾经有很多朋友羡慕我,问我为什么周周这么听话懂事,讲得清(注:方言,讲道理讲得通)。他们口里的听话实际上就是我所说的讲理。我说,没什么秘诀,就是我尽量去理解她,倾听她内心的声音。我先听她的话,然后才是她听我的话。实际上,这种听话,是孩子听他自己的话。

孩子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个性的不同。听话不等于好孩子,不听话也不等于坏孩子。我们可以要求孩子讲理,而不应该要求孩子一味地听话。孩子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获得身体和意志上的自由的权利。作为父母,我们不应该要求孩子言听计从。过于听话等于盲从,孩子将失去自己的个性,失去独立的思考,今天被父母主宰,明天被别人主宰。

中国文化的劣根性之一就是奴性。一个没有自由意志、不能独立自主的人是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的,只能被人奴役。一个被奴役的人是不会幸福的,一个被奴役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教育孩子,首要的就是尊重孩子,让孩子独立自主。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从小就在孩子的心灵中播撒自由、独立的种子。这样做的意义从小处讲,是播种孩子幸福的人生;往大处讲,是种下了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希望。

重点提示:

在强势的大人或不讲理的小孩侵犯自己权益的时候,孩子的反应往往是忍气吞声和违心地屈从。所有听话的孩子都是被成人长期压制而练成的!

过于听话顺从的孩子心理是不健康的,长期的压抑会导致人格的缺陷。教育的核心就是建构健康的人格,而不是学多少知识,考了多少高分。

有时候,我们可以不要孩子听话。不要孩子听话指的是家长不要利用自身的权威压制孩子,强迫孩子听话。

选载自周令瑜《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与“让孩子做“不听话”的小朋友”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让孩子做“不听话”的小朋友”还看
父母巧调教,早教不“烧钱”
幼儿翻书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婴儿早教的四种常用方法
初生儿的“瞌睡早教”可行吗?
不要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猜你喜欢
抓好孩子的零岁教育
“不要碰”事关礼貌
把孩子给爸爸照看是最佳选择
宝宝爬行的作用
怎样与固执的孩子沟通
自由的早教让孩子轻松成长
教育,不能让“情感”走开
迎接孩子的一岁
家长对发烧的11个误解
怎样安排孩子的大小便训练
宝宝发烧了怎么办?
学习八种愉快的家庭教育方式
培养逻辑思维塑造天才宝宝
让早期阅读有成效的6原则
令人惊讶的新生儿原始反射
“古代”家长VS“现代”孩子
父母要懂得教育布白艺术
早期阅读,从胎教开始
学会给不到2岁的宝宝讲道理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三件礼物
测试轻松鉴别宝宝“对眼儿”
85后父母的草根育儿经
7月13日:降临人间
为何宝宝需要光线充足的房间
聪明父母惩罚孩子的学问
父母需掌握哪些教育智慧?
冬季不宜给小宝宝穿开裆裤
做好家长的四十条建议
呵护小宝宝眼睛的五大行动
1-3岁宝宝各阶段发育特点
照料新生儿20个贴心做法
宝宝洗手除菌最好选择肥皂
3要点助你选择家庭早教套装
孩子感冒急需个性化护理
给孩子选塑料拼图别太鲜艳
父母应更加重视生活式早教
一岁半前BB能力和猩猩差不多
教你治疗宝宝脱水的小妙招
盘点《家有儿女》中的教子误区
警惕“幼儿教育少了阳刚气”
四游戏帮助孩子提升平衡力
宝宝转奶的原则和方法
姜片煮水给孩子泡脚治鼻塞
孩子的教育首先从母亲开始
如何判断宝贝体重是否达标?
0~2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
凡事都要“从娃娃抓起”?
0-1岁宝宝亲子早教游戏指导
一岁半前上亲子班等于白上
给父母一张关于BB成长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