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笑容教育”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孩子需要“笑容教育”

孩子需要“笑容教育”

2015-12-18

三周岁美国孩子的微笑比同龄中国孩子多55.6%;与美国儿童相比,中国儿童发生内向孤僻、焦虑和社交问题的比例分别高出92%、1.3%和138%。父母不应填充孩子的全部生活,即使是婴儿,也需要一定的独处空间。

美国心理学专家琳达卡姆拉斯在2004年8月召开的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指出,三周岁美国孩子的微笑要比同龄的中国孩子多55.6%。

她发表的《中美儿童发展》报告成为本届大会首批学术报告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个,众多听众甚至挤满了报告厅的过道。

卡姆拉斯的结论来自对40多例中美儿童笑容的记录、比较和分析,以及对两国儿童心理及性格差异的深入研究。《父母必读》杂志副主编徐凡说,当今中国的城市家庭大多为三口之家,独生子女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然而,父母的溺爱和过度关注往往造成子女缺乏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不知如何去关注、帮助和爱护周围的伙伴。

他们对自身也缺乏足够的认知,容易产生对他人和社会的失望感。徐凡认为:童年时的心理缺陷或情感残疾往往会影响一生的发展,而要弥补则需付出很大代价。

美国河郡学院心理学与教育学教授卡萝尔亨青格的研究表明,与美国儿童相比,中国儿童发生内向孤僻、焦虑和社交问题的比例分别高出92%、1.3%和138%。父母不应填充孩子的全部生活,即使是婴儿,也需要一定的独处空间。徐凡说。

在中国,与生活上的大包大揽相伴随的往往是父母对孩子的高期待值和高标准要求。卡姆拉斯指出,中国父母在易发怒程度上要比美国父母高出26%,在严厉程度上则要超出52.2%。

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王欣指出:中国父母往往把太多的期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抵触和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

亨青格教授呼吁:中国父母应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去选择自己的生活,而不要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

国际心理学研究证明:通过语言、表情等方式经常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对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至关重要。不要一味对孩子进行批评、责骂和说教,而应多给他们一些笑容。孟昭兰教授说。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与“孩子需要“笑容教育””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孩子需要“笑容教育””还看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除了分数我们应让孩子拥有什么?
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
小测试教你发现宝宝8大潜能
猜你喜欢
教育孩子避免6种错误态度
心智发育需要“特殊养分”
如何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夸奖宝宝绝对避免的三误区
聪明妈妈的4个育儿故事
未来宝宝长相预测与遗传与多大关
生活小事折射的育儿大问题
"带坏"BB的父母10大坏习惯
宝宝摔倒的5种心态
教育孩子哪些禁语要注意?
幼儿敏感期的教养四重点
好家长的“十大习惯”
孩子最大三个天性您了解吗
如何做孩子各阶段挫折教育
"虎妈"后"猫爸"再引热议
女儿嫁错了人,可能因为爸爸
BB聪明过人父母必做九事
孩子快乐性格10招培养
"冷暴力"家庭容易生弱智儿
呵护创造力小妙招
面对宝宝任性该如何处理
不同性格的宝宝的教育方法
聪明父母绝不能犯五大禁忌
让宝宝“爱”上打招呼
10种不负责任的教育方法
让BB用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
怎么样帮宝宝克服夜间惊恐
天性不同教养不同
从出生开始养育快乐宝宝
对付“磨人”宝宝四方法
请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
父母必知:亲子交流禁语
警惕!毁掉BB心理健康6因素
宝宝的幸福来自妈妈的表扬
过度挖掘可能把孩子教傻
8个不得不玩的亲子数学启蒙游戏
孩子犯错,家长怎么应对?
不要在孩子面前争论4件事
春节拜年这样教BB不失礼!
抓住BB"天性"教育事半功倍
地震过后,如何教育孩子?
应对淘气宝宝的四妙招
孩子胆小,错在父母
不要让孩子成为“两面派”
育儿成本都是“冤枉钱”吗
3岁宝宝教育是个槛
因材施教英语不好也能教BB
有心父母留给孩子五大投资
妈妈应了解孩子的“成长危机”
帮孩子找适合的五类朋友